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监所管理大队三中队(顺德区强制隔离戒毒所)建于1994年,负责管理戒毒所及拘留所工作,也是2021年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候选对象。
科学精准防控疫情
疫情发生后,该队立即组建3个临时党支部抗疫先锋队,全所80多名党员主动递交请战书,形成了监所抗疫坚强战“疫”堡垒,坚持以疫情防控为主线,围绕监所安全的总体目标,以“四最”措施筑牢监所疫情防控“防火墙”。
一是以最大力度排查风险隐患。对新收拘(收戒)人员在原有的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血清检测,入所轨迹排查由15日延长至30日;对拘留时间在7日以上的被拘留人员,出所前再次进行核酸检测,真正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切实筑牢监所防疫的铜墙铁壁。
二是以最硬管理落实隔离措施。对有境外、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或冷链冻品、进口货物等从业人员以及与前述人员密切接触人员,该队实行单独隔离关押,并在收拘后第7天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所有在拘戒毒人员出拘室必须佩带口罩,出拘所穿着防护服;暂停家属会见、存钱送物,并做好事先通知、政策解释工作;紧抓上级推进全民接种新冠疫苗工作契机,积极联系疾控部门到所为被监管人员接种新冠疫苗。
三是以最高标准提供支撑保障。强化测温,严格落实医疗工作制度,加强日常医疗巡诊,在所人员每日2次体温检测;强化消毒,由专人负责每天的消毒工作,对重点区域全方位进行消毒,不留死角;强化伙食,适当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被拘留人吃饱、吃热、吃卫生。
四是以最实措施加强宣传教育。结合“拘学同步”组织在拘戒毒人员收看《新闻联播》,观看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片,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疫情,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化解
疫情以来,该队以维护社会稳定为要务,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矛盾纠纷化解,积极与法院、综治、村居等部门建立矛盾纠纷化解“3+N”联动机制。
一是树理念、扩内涵。坚持从“助力拘所安全、推进形象树立、促进作风建设”三个方面入手,立足教育矫治、着眼社会和谐、依法调解疏导、就地调处化解。始终将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融入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内部挖潜、健全工作制度、强化工作保障、全面推进深化,达到“保稳定、促安全、增和谐”的目的。
二是建专班、强队伍。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心理教育知识培训,案例分析点评会,提高民警矛盾化解能力。积极与法院、综治、村居等部门建立矛盾纠纷化解“3+N”联动机制,聘请社区干部、法院工作人员等作为调解员化解社会矛盾,夯实社会调解队伍基础。
三是搭平台、凝战法。在司法拘留矛盾化解室和社会矛盾化解室的基础上,用好已挂牌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室”,深度开展社会矛盾化解。梳理和汇总近几年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中成功做法,总结提炼出一套矛盾化解工作法供民警学习。2020年以来,该队共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410余宗,极力邀请多方联动构建矛盾化解平台,形成整体联动、多方参与的矛盾化解工作格局。
扎实开展戒毒人员康复教育工作
为加强监管安全,维护监所稳定秩序,该队立足实际,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戒毒人员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确保医疗诊治到位。加强管教、医务、后勤岗位的沟通协作,联合开展日常巡诊工作,做好疾病摸排,对体弱多病、“三高”和艾滋病等重点病患戒毒人员落实跟踪诊治,及时互通病情,强化应对防范。
二是确保教育康复到位。充分运用电教系统,定时播放季节性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提高戒毒人员自我保健意识。强化入室教育管理,常态开展检查评比,增强戒毒人员自我防范自觉。充分利用每日室外活动时间,组织戒毒人员参加形式多样的康复锻炼活动,不断增强戒毒人员体魄。
三是确保安全检查到位。以每周安全大检查为抓手,扎实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坚持全覆盖、不留死角,做到违禁物品“清零”、管理漏洞“清零”,并加强对基建设施和安保设备的检查维护,保障各类设备装置正常运行,确保监所“零事故”。
四是积极探索文化、艺术与戒毒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书画班、音乐班、表演班等,用艺术的力量去关爱和帮助戒毒学员。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