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三水区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的合作。此前,由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选派担任副院长职务的苏敏谊已经到任。经过前期的广泛调研走访,结合三水区人民医院的发展实际,她将如何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经验做法加以创新实践?为此,笔者与其进行了对话。
护士要管病人
探索实现医护一体化帮助病人康复
问:你在护理领域探索出了许多的经验,结合三水区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接下来将如何改进三水区人民医院的护理服务?
答:临床护理要建体系,夯实基础,护士要管病人。也就是说护士要从一开始就全面评估病人的状态,实行个性化护理。2008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医护一体实施早期康复计划,获得了佛山市科技进步奖。
借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做法,三水区人民医院要医护一体化,比如要和医生一起查房,共同商讨病人的下一步治疗方案,了解病人整体情况对于病人的康复治疗更有针对性,从而减少并发症等,提高早期康复效果。通过前周期诊疗,对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制定个性化扩理方案。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三水区人民医院副院长苏敏谊。三医宣供图
“当一回病人”换位思考
分享感动服务案例让医患关系更和谐
问:在医疗服务中,患者处于身体不适状态,医护人员应该如何更好地服务患者?
答:三水区人民医院要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病人对三水区人民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让更多群众用脚投票选择三水区人民医院,尤其是一些手术治疗的患者。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与病人的沟通,为患者提供有温度的服务。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一直有一个传统,新护士培训就要做一回导诊,岗前培训就是当一次病人看病取药治疗。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我们要用第三只眼睛发现问题,假如我就是病人,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照顾,这是医院保留的传统。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还会定期召开分享会,让医护进行感动服务案例分享,形成良性循环。我们很多危重症病人在没有家人陪伴的情况下进行比较长时间住院治疗,医护都会关注病人心理问题,帮助病人和家人沟通联系,给予他们鼓励和力量。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至今还保留着140年发展中许多重要印记、物品,被我们救治过的许多病人还会带着孩子、孙子来参加我们的院庆、看望我们的医护人员,这就是一种传承。
目前,我在三水区人民医院听到的病人就医服务反馈主要是医疗服务意识,沟通技巧都需要提升。有时候并不是诊疗出问题,是医生护士解释不到位。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三水区人民医院建院80周年,我们要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好传统好经验推广,将三水区人民医院打造成为三水名副其实的医疗中心,真正为病人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院长名片
苏敏谊
主任护师。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新生儿与儿科感染防控学组委员;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七届理事会儿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广东省护理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儿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护士协会高级外科分会副会长;佛山市护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执行会长);佛山市护理学会第三届儿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佛山市临床护理质控中心副主任、卫生兼职副校长。
长期从事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2018年获佛山市第三届最美天使,曾获佛山市优秀护士。2016年赴西藏墨脱帮助墨脱县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二级医院”,是林芝地区首个通过评审的二级医院,中共墨脱县委员会授予援藏“优秀人才”称号。
培育护理人才,推动护理学科发展,获广东省护理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佛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主持完成佛山市科技局项目1项、参与完成8项;主持完成佛山市卫生局课题1项、参与完成8项;副主编出版专著2部;参编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完成专利6项,主持或参与完成医院护理新技术多项。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登峰计划“患者安全与质量持续改进监控管理体系建设”项目负责人。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魏英 三宣 余德伟 三医宣
阅读更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