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日,来东莞茶山赴一场“千年旅约”

南方+ 记者

文化是一个地方根深而韵绵的历史积淀,它既映衬出当地鲜明的人文脉理,又承接了当下国内风行的文旅需求。人们在旅行中感知异地人文风情,怀抱自然风光,把远方和梦书写在人生诗歌的转场。

2021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东莞市茶山镇依托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围绕民俗文化、特色美食、文旅惠民等主题,策划了一系列精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吸引广大游客来茶山赴一场“千年旅约”。

茶山文韵长

茶山是东莞深厚文脉的重要一支,是莞邑大地上山环水绕的遗世古镇,建史距今逾1500年之久。时人临东江支流寒溪河沿岸修宅,背抵起伏的山脚成村,大小风貌原始而民风鲜郁的古村落善存至今,宋代立村的宗族村落南社、独具岭南生态风情的低调古村牛过蓢、渗透红色基因的寒溪水村、景色奇丽壮观的上元稻田公园,都是茶山子民世代萦绕心头的乡情之源,也是茶山不可多得的文旅资源,吸引外来旅人竞赴之。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在南社戏台举行粤剧演出。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在南社戏台举行粤剧演出。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在南社戏台举行粤剧演出。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在南社戏台举行粤剧演出。

近年来,在国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广东省推出“历史文化游径”的背景下,东莞各镇对古村改造和非遗文旅的开发尤为重视,以茶山为首的“东莞岭南古村落”频繁出现在人们视野。5月19日,正逢“中国旅游日”,茶山镇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为推动当地文旅融合发展,当日在南社明清古村落,围绕民俗文化、特色美食、文旅惠民等主题,策划并推出了系列的亮点活动。

亮点活动主要从五大主题展开,其中“文旅推介 多彩茶山”版块通过在现场设立茶山旅游线路推荐及茶山旅游的介绍展板,向游客进行集中推介,大小散布在南社明清古村落景区内的“网红打卡点”醒目而精美,既方便人们拍照,又把多彩茶山的无尽魅力传播开来。与此同时,红墙碧瓦的南社戏台上已经传来了悦耳的旋律,寒溪水本土社团“农光曲艺社”的艺术家们轮番上阵,把原创小粤剧、折子戏、对唱、原创红歌唱出别样韵味。

“乡情绵长 诗画茶山”版块则采用诗歌、摄影、绘画等方式集中展示茶山主要景点的风光与人文内涵,现场展出的画作中,选取南社、牛过蓢、上元稻田、寒溪水村等地的绘画作品,与诗相配,为游客带来一场古村旧巷里的艺术熏陶之旅。而在“相约美丽 印象茶山”部分,则通过“我对茶山表白”的视频短片录制,和汉服穿越游古村的两个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汉服服装秀队伍在四小园、24巷和为食巷等地点进行的游园拍摄,吸引了不少人群,场面一时热闹非凡。

“5.19”汉服与摄影的体验活动。

“5.19”汉服与摄影的体验活动。

5月19日当天,“文产荟萃 乐购茶山”活动带动了一批优秀的当地文旅企业入驻,现场设置的独立摊位成排立在河涌沿岸,它们各自在推出产品展销的同时,也通过推出优惠活动、派发宣传资料,让市民游客对茶山旅游品牌有了深入认知。茶山镇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莞府腊味、华美食品、圣心糕点、茶园商场、玩乐童话等多家文旅相关企业进行名优产品展销,游客在游玩景点的同时,还能一品产自茶山的华夫饼、圣心香粽、腊味等美味特产。

“文产荟萃 乐购茶山”活动,一批当地文旅企业展示产品。

“文产荟萃 乐购茶山”活动,一批当地文旅企业展示产品。

“文产荟萃 乐购茶山”活动,一批当地文旅企业展示产品。

“文产荟萃 乐购茶山”活动,一批当地文旅企业展示产品。

企业之外,当地的南社人家餐厅、主题民宿等也分别针对“5·19旅游日”推出了系列优惠活动,其中茶山南社民宿的8折入住、隐香古苑的9折住宿,都汇聚了不少人气。

而在最后的“扩大宣传 美誉茶山”版块,则是依托融媒体的宣传与推广,把当日的活动盛况和茶山的文旅特色,通过图文、视频报道的形式同步在各大宣传平台发布,为更多潜在客源能够足不出户了解茶山提供便利。

游客参观南社古村。

游客参观南社古村。

游客参观南社古村

南社游迹深

南社是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典型岭南宗族村落,谢氏始祖谢尚仁在宋代南迁时沿水立村,迄今已传至28代。在11万平方米的村寨面积内,尤以祠堂多、进士多、长寿老人多的“三多”闻名。现存的32间祠堂、600余间古民居皆保留着明清的岭南派建筑风格,人们沿河慢行,一面闻流水淙淙、鸟语清风,一面观绿瓦红墙、曲桥成影,站在石板台阶上轻扣一把金色门环,便恍若推开了一扇时光静滞的穿越之门,旧时宅第内的朴素日常似乎依稀可见。

5月19日活动当日,细致的旅行路线与景观介绍经展板呈现在南社沿线,谢氏大宗祠、百岁坊、谢遇奇家庙、资政第等建筑化身打卡地标,以浓郁的在场感,带游客领略一番岭南建筑中西融合的文化价值,与贯穿古今的艺术魅力。亭台楼阁之间,俯拾皆是的砂石墙、斗拱、石雕、木雕,无不代表着旧时工匠精细的工艺传统,亦化身为当今人们研究古代农业聚落文化的样本范例。

建筑的传承离不开人文的延续,正如物质文化遗产总与非遗相辅相成。如果说茶园游会是茶山的庙宇古村在今天依然引人神往的精神凝存,那么忠孝文化与“九大簋”等民俗和饮食传统,则是南社的特色村落与氏族文明得以百年不灭的文脉根基。文进士为自勉修建的书院资政第、武进士因功绩而御赐的谢遇奇家庙,激励着谢氏后代人文兴盛,为食巷的特色小吃、古韵与现代并存的主题民宿、古戏台上的粤剧专场、汉服与摄影的体验活动,则捕获着外来游客神驰的心。

岁月如穿镇的流水带走了故人旧事,络绎的来者各自在旅途里抚摸先朝的痕迹,身处这时光回溯般的南社古村,作家、诗人曾海津作诗云,“分不清是明清还是魏晋,一帧方外的古画,皴染了多姿的意象”。这是此次5.19系列活动中“诗画茶山”的其中一篇,简练回韵的现代诗、色彩鲜丽的水彩创作,是文艺创作者们感怀茶山,用情思的笔绘写茶山风情的艺术成品。

【记者】龚名扬

【通讯员】郑友晴

编辑 于羽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