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教育 教研风采】同课异构展正道风彩 集体教研促高效课堂

九江华光中学
+ 订阅

为提升我校历史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培养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5月14日,初夏时节,风清气正,华光中学历史科组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此次教研活动由八年级809班卢俊培老师和801班党朝宏老师,就八年级下册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展开“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华光中学历史教研组长吕桂枝老师以及全体历史教师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

两位老师立足学生“主场”,精心设计教学。从复习“一国两制、港澳回归”入手,自然导入本课学习。开场选用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材料,从地理、血缘、文化、历史和国际法方面,让学生感受“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共识。

党老师的课堂

通过朗读于右任的《望大陆》,深深感受老一辈台湾同胞浓浓的思乡之情,读出了两岸同胞希望早日实现统一的共同夙愿。精心设计“归纳不同时期对台政策”“促进统一的有利因素”小组合作活动,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充分让学生做好主场的“主讲”。

卢老师的课堂

在“两岸一家亲——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一环,注重历史时序结构严谨,制作“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大事年表”,培养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意识,增强归纳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海峡两岸交往的事实,培养“两岸一家亲”的家国情怀,唤醒共同维护两岸良好局面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担当。

课后科组全体老师进行了评课,两位老师各自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过程处理以及课堂中的不足,作了详细、诚恳的说明。大家积极发言,对这两节课给予充分的肯定。

评课环节

吕桂枝老师指出,我们的教研要体现集体的力量,我们的课堂要展示“六环”模式的精彩。我们要关注课堂环节的设置、材料解读细节的处理,以及如何强调教学重点、如何促进学生自主互助。在今后的集体备课中,不仅需要兴趣鸯然的星光、脚踏实地的践行,还需要精益求精的反思总结、锲而不舍的坚持。只有这样,我们的教研活动才真实有效,我们的课堂才能实现“是精神盛宴,回味无穷。是天籁汇聚,余音绕梁。是心灵碰撞,千心共振”这样的理想境界。

扫码关注 青春正当时

撰稿 | 党朝宏

摄影 | 历史教研组

审稿 | 区展鉴

编辑 | 吴金凤

审核 | 关小玲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