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景区巡礼”⑮东江湾公园:紧邻市区匍匐在东江西岸的市民游憩健身胜地

南方+ 记者

走在东江湾公园的沙洲栈道上,江面清风拂面,视野宽阔,江岸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穿过栈道,“东江源”文化广场、“东江源”艺术剧场、东江历史文化广场、地域文化林、“东江缘”主题广场依次展现······

近日,河源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养护一所所长何怀钢向记者介绍,东江湾公园位于河源市区东江西路东侧滨江绿地,南起胜利大桥,北至东源交界处。公园配套完善,规划有3个公共停车场,可以提供170个标准停车位。

何怀钢说,公园内设有为市民、游客提供的欣赏江景、亲水的栈道与平台;长700多米的沙洲栈道,保留沙洲现有的内河道,能够让市民轻松亲水娱乐。此外,公园内设有茶室、公厕、驿站等配套设施,还设置了老年康体区、儿童游乐区、体育运动区、自行车练习道等场所,极大满足市民们日常休闲游憩及旅游观光的需要。公园以绿道串联城乡绿色资源,与公交、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相衔接,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游憩健身、绿色出行的场所。

据介绍,东江湾公园一期项目荣获2017年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该项目位于河源市区东江西路东侧滨江绿地,南起胜利大桥,北至黄沙河,用地面积24.7万平方米。项目分成3个景观界面,包括绿林活力界面、休闲活动界面和亲水生态空间,同时叠加一条文化旅游轴,串联公园的主要景点。一期项目绿化面积达到80%以上,香樟、秋枫、木棉等乔木以及勒杜鹃、桂花、小叶紫薇等灌木非常多,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

记者获悉,一期项目设有“东江源”文化广场、“东江源”艺术剧场、东江历史文化广场、地域文化林、“东江缘”主题广场。

其中,“东江源”文化广场设计两面钢制曲面景墙,用于展示东江由来的地理信息,对游客进行科普宣传。“东江源”艺术剧场,设置在“东江源”文化广场一侧,作为入口景观序列的展开面,成为城市连接东江的第一条通廊,也是为市民提供公共活动场所的剧场。东江历史文化广场,通过在规划的景观通廊上陈列刻有东江历史相关诗词的大型石条,打造文化景观轴线,提升市民对东江历史文化的认知度。地域文化林,在公园另一条次级景观通廊上,结合局部放大平台,设置文化节点,通过提取客家代表姓氏及其家训,进一步提升河源人的家乡自豪感。“东江缘”主题广场,以东江流经地为原型创作大型地雕,曲线寓意东江干流流经河源、惠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地,以此强化市民、游客对东江的情感。

东江湾公园二期项目长约1.8公里,占地面积9.5万平方米。该项目利用现有草坡,增设台阶坐凳,在每条台阶表面镶嵌东江及其支流(河源区域)相关信息,形成别具特色的露台舞台。场地配套了多种类型的健身器材及较大面积的硬质广场,满足中老年人对锻炼场地的需求,休息廊架及围合式的坐凳布置,提供了休憩、交流的场所。该项目定位准确、功能齐全,集公共绿化、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重要旅游景点、标志性的休闲场所,有助于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文化形象,增强城市综合实力。

何怀钢说,在建设过程中,东江湾公园引入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排水系统使用生态水草截水沟,雨水和冲刷园内道路的污水经过此地后,得到沉淀和净化后流入东江;公园内的广场、小路、绿道、停车场等区域面层铺装,均采用透水自然石、透水沥青、透水砖、植草砖等透水材料,极大地提高了雨水滞留的调蓄作用。

【策划/统筹】江伟良 蒋才虎 黄丽静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黄敏立 通讯员 黄赟 刘晓波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