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护 安心度夏——小学生夏季养生手册
立夏已至,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小朋友生长迅速。但夏季也是细菌、病毒生长繁殖的高发期,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能量消耗大,营养物质随汗液丢失多,很多孩子会出现身体不适,如消瘦、食欲不振、昏昏欲睡等,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疾病,损害健康。
夏季保健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这个时候如果能够遵循大自然的规律,顺时调养,就能够借助天地万物的能量,让身体保持健康活力,安心度夏。
日常生活方面
1、适时增减衣服。教育孩子在空调房时适当增加衣物,室外活动及中午减少衣物,衣服尽量宽松、透气、吸汗,户外活动时可使用汗巾等。
2、保证手部卫生。夏季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注意手部卫生是阻断肠道疾病的有效方法。另外指甲缝也是各种细菌、病毒、虫卵常聚集的地方,要勤洗手、勤剪指甲。
3、适当出汗,勤洗勤换。夏季出汗能助长阳气,促进气血运行,但不能过量,防止身体水电解质紊乱。注意出汗较多时,不宜马上进入空调房、喝冷饮、立刻洗澡。出汗过后要叮嘱孩子勤洗澡,勤换洗衣物。
4、保证室内空气流通。特别是使用空调时,要定时开门开窗通风。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5、经常锻炼,增强儿童体质。每天12:00-14:00是阳光最充足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孩子在烈日下外出运动;在孩子们平时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尽量选择阴凉的场所,并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中暑。
6、注意防晒。白天带孩子出门,需做好防晒工作,给孩子戴上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等;长时间在外时,家长还需要备好防暑药品等。
饮食起居方面
饮食起居方面
1、少食冰冷的食物。夏季不宜给孩子食用过多的冰冷食物,尤其是冷饮、冰淇淋等。儿童的肠胃较弱,牙齿也在发育期,吃过冷的食物会刺激牙齿和胃粘膜,从而影响儿童牙齿的发育,造成儿童内分泌紊乱,出现腹胀、腹痛、呕吐、消化不良等现象。
2、谨慎食用成品熟食。夏季蚊虫苍蝇较多,细菌容易繁殖,尽量少吃直接买来的熟食,若食用熟食时可先高温加热。
3、少吃剩饭剩菜。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剩菜剩饭保存不当,细菌类的生物便开始滋生,容易造成食物中毒。长期吃剩菜剩饭还会影响儿童的食欲;而且剩菜大部分营养素已丢失,长期食用还会造成营养不良。
4、调整饮食,增酸减苦,健脾祛湿。夏日心火旺,苦味入心,要少吃。增加酸味食物,如酸梅汤、乌梅三豆饮等;还要多吃清淡平和、甘凉生津、清热利湿的食物,少吃或不吃甜腻油炸食物。
5、瓜果蔬菜注意清洗。夏季蚊虫较多,各种瓜果蔬菜也开始上市,表面容易附着虫卵等,没有清洗或清洗不干净时,吃后容易患上肠道蛔虫症等疾病。
6、多喝白开水。气温高,儿童的排汗量是正常气温的3倍,大量的汗液排出会导致体内血容量下降。
7、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夏季日照时间长,晚间的睡眠时间相对少,适当增加孩子的午休,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免疫力,还可以促进儿童的食欲。
预防夏季疾病
1、预防中暑。夏季气温高,人体排汗量多,不能及时补充水分、盐分,或在烈日下照射时间太长容易中暑。
2、预防腹泻。腹泻是夏季时儿童的高发病,严重时影响儿童的营养吸收和健康,防止儿童发生腹泻,饮食要定时定量有规律,注意餐具、食品和个人卫生等。
3、预防过敏。夏季也是儿童容易过敏的季节,儿童抵抗力低下,对较多的过敏原没有抵抗力,很多儿童对花粉、粉尘过敏,在外出时尽量不要去鲜花密集的地方。
4、防止肠道传染病。炎热的夏天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及肝炎等各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这些传染病都是经过食物传播的,所以特别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饭菜和瓜果,不贪吃冷饮冷食,不生吃水产品,饭前便后要洗手,把好病从口入关。
吃对做对,调养好身体,不仅能帮助孩子安心度夏,也能为健康度过秋冬打下坚实的基础。孩子的健康,是家校共同的希望。让我们携手共护,助力孩子们安心度夏!
-END-
撰稿:易秀盈
编辑:刘 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