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外好课堂
创新互动,启发探究
精心打造深外好课堂
深圳教育先行示范,始于示范校的建设,而示范校建设,始于示范课堂的建设。深外(集团)认真把握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机遇,积极承担先行示范的使命与责任。
为响应深外好课堂建设,切实打造“启发·互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深外好课堂,活跃学校教学氛围,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促进青年教师磨练教学内功,树立爱岗敬业思想,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让更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提升深外教学质量,展示深外课堂独特魅力。
4月6日至7日,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龙华高中部举行了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深外龙华高中部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圆满落下了帷幕。
此次比赛,共有32名青年教师登台赛课,他们为我们带来了32节精品课,充分展现了深外好课堂的独特魅力。经评委组公平公正地评选,最后评选出特等奖八名,一等奖八名,二等奖十六名。
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结果
文科组特等奖
刘谢舟、刘小青
谢雁天、孙晓曼
理科组特等奖
曾晓丹、温培娴
周波、许茂锋
文科组一等奖
张钰婉、安云翔
秦思、鞠思成
理科组一等奖
杨怀林、陈佳悦
谭炼钊、李家欣
文科组二等奖
杨璐、徐雯倩
郑昌路、王靖雯
郑昭玥、李江江
胡若清、李林
理科组二等奖
高艳、班华
宋娇、程然然
马爽、张聪聪
王健博乐、王荣乾
总结表彰,向上生长
2021年5月9日下午,深外(集团)龙华高中部在聚智厅举行了隆重的总结表彰会。
会议由龙华高中部办公室副主任李栋主持,获奖代表刘谢舟老师作了发言,语文科组长项敏和数学科组长苏永潮对比赛进行了点评,教务处主任王成立对本次比赛做了总结,罗来金校长和龙华高中部执行校长石凤祥为获奖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
项敏老师发言
苏永潮老师发言
教务处总结
罗来金校长特别赞赏了青年教师的敢闯敢拼精神,并鼓励青年教师要努力向上生长,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力争尽快成长为深外教坛新秀!
专心备课,日臻完善
本次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分为文科组、理科组两个赛组,共有13个学科教师经选拔推荐参加比赛,由校内部分高级教师、科组组长、备课组组长等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们组成评委团,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个项目评分。
为确保公平公正,评委团每半日进行集中研讨点评后进行评分。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需充分遵循系统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
本次比赛,各参赛选手充分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创新设计,手写完成参赛课的教学设计。其间他们还多次打磨推敲,增删更新,使自己教学设计日臻完善。
亮点频现,互动精彩
龙华高中部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亮点频现,互动精彩纷呈。
亮点1
创设课堂情境,
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践行良好生态课堂。
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事,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
刘谢舟老师讲授《丹柯》时,为文本营造了一个“高尔基作品影视化”的整体情境,创设了“演员试镜”“修改剧本”“内心独白”“电影影评”等情境环节,激发学生走进文本、深入研读文本的兴趣。
谢雁天老师的《人“声”哲学——伴奏织体》音乐课用尤克里里弹奏学生喜欢的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三种不同的弹奏方式让学生感受三种伴奏织体的音响效果,在轻松快乐地情境中带领学生畅游音乐世界。
秦思老师的《祝福》设置侦探探案的情境,让学生化身为侦探,积极探求小说主人公祥林嫂的死因,从而深入挖掘出小说的主旨。
周波老师讲授《重力势能》从雷神锤的重力势能出发,到校卡从空中下落的情境再到物体沿着斜面和曲面下落的情境,又利用橡皮泥玻璃棒等物品构建实物模型教学生学会建模分析情境,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新知。
李家欣老师用最近“新疆棉花”话题作为《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课程的引入,时事新闻和课堂相结合大大提升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同时提高地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创设丰富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觉地投入课堂并牢固掌握知识点,完成学习目标。
亮点2
营造自主探究氛围,
注重互动合作,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主动探究学习。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首要目标。在本次优质课比赛课堂上,青年教师们更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增加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学习,把更多的时间教给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讨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孙晓曼老师在讲授《骑桶者》时,通过提前布置预习作业的方式,让学生熟读文本并提出疑问,师生互动探究,注重生成,因势而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对虚构艺术深入探究的基础上,多层次多角度解读出小说的主题。
曾晓丹老师的《澳大利亚火灾之谜》从国际热点问题出发,以澳大利亚火灾之谜为主题,将情境教学、问题解决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融为一体。
在联合国小记者的角色扮演中,充分调动学生兴趣,进行合作探究,在复杂情境下借助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学习方法,并顺势引导学生通过森林火灾反思人地关系,树立当代青少年在全球命运共同体下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亮点3
传承深外团队精神,
高度重视团队建设,
用心打磨,反复推敲,精益求精。
教师的团队建设应注重实效,这团队的灵魂与核心。深外向来非常重视团队建设,倡导团队精神。
当前的教育改革的攻坚战已不是个人力量所能为之的,自然也不是一两个教育的理论家或教育家所能之事,而是需要动员一切的力量,共同解决教育改革中不断出现的各项问题,提升教育改革的实效,多学科教师共同协作,多角度教育浸润,形成更大教育合力,为学生构架更立体式的成才立交桥。
在这次的比赛中,学科内部、学科之间积极探讨,通力合作,每一位参赛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明确的教学目标,灵活创造设计,经过反复推敲,精心打磨,多次修改,使得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更加完善。
赛后,老师们还认真手写课后反思,总结得失,为自己的教学研究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材料,也为其他老师的学习共享提供了方便,他们用行动充分体现了我校优秀的团队精神,值得点赞。
教师的团队精神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教育教学和科研战斗力的体现,积极探索教师的团队精神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深外(集团)在不断打造品牌、提升质量的过程中,将继续发扬这种团队精神,以教师团队建设为抓手,鼓励学科内部、学科之间开展良性竞争,相互争鸣,允许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联合,努力创造深外教育教学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深外好课堂的五条标准
(一)好课堂要有明确的育人性和方向感;
(二)好课堂要有充分的自主性和互动感;
(三)好课堂要有鲜明的现代性和开放感;
(四)好课堂要有清晰的衔接性和系统感;
(五)好课堂要有饱满的生成性和获得感。
深外好课堂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而长期的工程。深外好课堂不只是在优质课比赛中,更在深外每天的常规课堂里。
春去夏犹清,风雨育桃李,深外教师将秉承深外精益求精之风范,努力以罗来金校长在2020年秋季开学报告中所提出的“深外好课堂的五条标准”为指导,积极践行新课标的相关要求,认真上好每堂课,用心教好每个学生,助力每一位深外学子扬帆启航,努力在深外这片沃土上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做有温度的教育,做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