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农旅”!博罗公庄镇激发旅游新潜能

博罗发布
+ 订阅

公庄镇既有景色宜人的山林水库,也有文化久远的古村落。近年来,该镇统筹乡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好农旅文章,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来到公庄镇坝子村时,孙海宁正在稻田里忙活着。孙海宁是中国内地有名的80后影视制片人,曾担任《大山之恋》、《天使之光》、《让老公回家》等影视作品的制片人。作为公庄镇坝子村的儿媳妇,孙海宁对公庄镇原始的山水田园风光有着浓厚的情感,并于4年前租下了坝子村的这片土地,成立了山下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项目。除了把坝子村高标准种养的大米、花生油、土鸡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孙海宁还希望利用自己的影视、自媒体和集装箱建筑设计等资源优势打造艺术与自然相结合的乡村旅游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带领村民们走上“新农人”的流量经济道路。

据悉,坝子村是一个纯农业自然村,村民主要以种、养农产品为主,民风淳朴,是发展自然生态建设项目和文旅经济的天然土壤。该村党总支书记骆海宏告诉记者,接下来,该村将通过流转村内土地,与农业企业进一步合作,带动村民增收。

在松园围村村民骆国辉的家中,他正在给今年的新茶过筛。今年58岁的骆国辉是该村的茶农之一,也曾是贫困户。妻子和一对子女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残疾,全家的负担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尽管他勤勤恳恳地工作务农,家里的情况也并未得到改善。2016年,他在村里的帮助下购置了一台炒茶设备,不仅炒茶的效率得到了提高,他还利用炒茶设备帮助其他村民加工,补贴家用。“现在一年差不多能收入一万多块钱,最起码孩子读书了我也轻松点,我也可以多耕一些地。”骆国辉说道。

据悉,一直以来,松园围村都以种茶为主,村民们家家户户都或多或少种植了茶叶。该村党总支书记骆志明介绍,为了整合村里的茶叶资源,打造松园围村的茶叶品牌,该村正在打造一个30亩的茶园,并将统一标准把控村内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品质,带动村民们增收致富。

公庄镇位于博罗东北部,地处半山区,四面环山,素有“小天府”之称。广河高速、武深高速两条高速路以及正在建设的惠龙高速路均在该镇设置了出入口。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也让公庄镇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该镇农业农村办主任魏国华告诉记者,目前,该镇正在挖掘镇内的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及饮食文化等特色资源,并推出系列旅游线路,以“旅游+农业”的方式搞活乡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探索一条“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