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免费!梁园焕新上线,等您来“寻宝”

佛山社区传媒
+ 订阅

佛山社区传媒讯(撰文/摄影 谭碧韵 通讯员/禅宣)今天(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佛山梁园对全体市民游客实行限流免费开放。经过近5年的扩建提升,梁园焕新上线!小桥流水,古韵悠然,68亩的园区处处皆是景,处处皆是“宝”。

佛山梁园是清代粤中四大名园之一,自古享誉在外。为恢复一代名园风貌,重现梁园昔日的繁荣景象,佛山市、禅城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于2016年启动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现该工程已全面进入尾声。目前佛山梁园新园部分景观,包括汾江草庐群体(榕阁、笠亭、种纸处、汾江草庐、汾江吟馆)、无怠懈斋、富荣里等建筑及其周边园林,正式对公众开放。

新园部分景观开放后,佛山梁园将与此前已开放的适安里古民居群非遗体验区和佛山古镇历史风貌展示馆形成动静结合、互为一体、各有侧重的文化综合体,向大众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工程的阶段性成果。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陈新文表示,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是禅城区在博物馆之城建设上的一个重要代表作,是禅城区文旅展示的重要平台,也是传承佛山文明,延续佛山优秀文化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盘活佛山老城历史文化街区。该片区也将打造成佛山历史文化的展示中心和佛山文化新地标。

禅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红兵表示,在新时代环境变化的挑战下,禅城区将继续积极探索博物馆发展的新方法、新模式和新方案。禅城计划在梁园周边适安里古民居群非遗体验区,注入历史故事元素,打造一批“小而精,小而美”的博物馆,同时注入非遗文创产业元素,让游客在这些小型博物馆中既能体验禅城的非遗文化,又能购买到相应的文创产品。

一直以来,佛山市、禅城区政府对梁园高度重视,从1982年起,分三次对梁园进行大型修缮提升工作。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完工后,梁园片区面积扩大至68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观赏价值。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既有对梁园本体的恢复,又有对历史记载的园林景观的重塑。

市民可通过老园区的韵桥走进新园区,漫游笠亭、种纸处、汾江草庐、汾江吟馆、无怠懈斋、富荣里等,与被誉为“梁园三宝”的奇石、秀水及名帖来一场美丽邂逅,还可到榕阁登高望远,一览岭南园林大好风光。

“很感动!很震撼!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很感谢各级政府对梁园的保护,花大力气进行文物抢救,让梁园不断提升再创辉煌。”梁园后人梁旭旋感叹道。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由中共佛山市禅城区委宣传部、佛山市禅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佛山市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系列活动为市民带来丰盛的文化大餐,包括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成果展、送红色文化流动展览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让更多市民享受禅城区“博物馆之城”的建设成果。

目前“恢复与重塑——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成果展”正在梁园刺史家庙展出,展览以梁园历次修缮成果为内容重点,对梁园保护历程进行回顾,同时介绍梁园历史源流以及文物建筑修缮要求与工艺等,向市民展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梁园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也对未来发展规划作出思考。

【相关链接】——梁园新园部分景观

(1)汾江草庐群体,包括汾江草庐、笠亭、汾江吟馆、榕阁、种纸处等。

榕阁:榕阁为水边两层楼阁建筑,为整个梁园的制高点。旁有大榕树,树荫茂密簇拥高阁,故名榕阁。梁九图常与友人到此处赏景抒怀,畅饮作诗。登阁观景效果甚佳,可览汾江草庐全貌。

笠亭:位于榕阁前,其顶部如一斗笠覆盖,可遮蔽风雨,故名为“笠亭”。梁九图才华横溢,交友甚广,闲暇时常与好友到此处赏景作画、吟诗作词。亭建于石上,周边有巨石簇拥,形成高陡姿态。在亭中休憩赏景,四面疏朗,夏日可享习习凉风。

种纸处:此处有蕉树数丛,原先为芭蕉,现种植的是旅人蕉。芭蕉叶硕大能遮阳避雨,还可作纸张,在上面题诗作画,故称此处为种纸处。

汾江草庐:临水三开间建筑,梁九图与友人乘船登岸,到草庐中避暑休憩。游人可于此处驻足休憩赏景,清饮小酌一番,更可临湖赏景,闲适惬意。

汾江吟馆:汾江吟馆为小型临水园林建筑,可于此处休憩赏景。

(2)无怠懈斋:无怠懈斋是梁园园主人之一、岭南知名诗书画家梁蔼如营造的读书觞咏之地,取名无怠懈意为告诫自己不要懈怠,表达其勤奋治学的志向。此处曲折幽翳,别有情趣。

(3)富荣里:此处有三间保留建筑,为清代沙洛铺富荣街的民居大屋,是研究佛山古建筑的样本。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