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字数:2020 阅读时间:4min
在喝酒这件事上,千万不要硬着头皮充好汉,不同人的酒量有很大差距,这不是人的意志所能掌控的,而是跟肝脏分解功能的强弱有关。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酒后乱性为什么不可信。
▼
(IC photo/ 图)
一千多年前,在紫石街上的王婆屋里,但凡有一粒花生米,西门庆也不敢趁着“醉意”调戏打虎英雄的嫂子。只不过大官人未曾料到的是,自己蹲下身来在金莲的小脚上稍微一试探,她便就坡下驴了。于是乎,干柴烈火的俩人,在王婆后屋上演了一出酒后乱性的大戏。
看过水浒的都知道,那瓶酒,是王婆子刻意准备的。那问题就来了,拴不住心猿意马的西门大官人究竟是真的喝高了?还是虚借酒意实则在清醒的状态下胡来呢?
这事儿恐怕是个男人都说不清楚,也不愿说清楚。
喝醉之后到底谁办谁
自古说,“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酒和性极易勾连在一块儿,尤其从历代史书中不难窥见,很多穷奢极欲的统治者,总喜欢借酒后乱性。所以,从古人的角度看,酒后乱性是会发生的。
但这里有个关键的问题,古今之酒的度数和类型是不一样的。由于酿造工艺和提纯度的原因,宋代之前的酒,度数普遍较低,稍微喝点根本喝不高,更不要说喝醉。所以,潘金莲和西门庆哪怕酒过三巡,依旧十分清醒,同时也有十八碗的武松和斗酒诗百篇的李白。
随着酒精度数的不断提高,相比之下,现代人喝醉酒想搞事情,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今市面上的白酒,男人喝多之后会影响到勃起和硬度,在酒精的刺激下,血管和肌肉组织会变得松弛,喝醉的情况下,男人根本会毫无反应。
因此,现代意义上的酒后乱性,多数人普遍认为,是在真喝假醉的情况下,借酒发挥。若是真喝醉甚至断片了,不要说控制自己的行动,多数人连意识都不清楚。
不过,现实中总会有例外出现。关于喝醉后是否会勃起,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法院2019年不公开审理的一起猥亵案,则提供了反面的例证。
被告人侯某与原告潘某在一次聚会中喝酒,潘某喝得意识模糊,同性恋侯某将其送回宾馆,趁潘某昏睡之际,用一些手段让潘某有性反应后对其实施了猥亵,过程中潘某醒来将侯某推开,之后潘某报警……
这个案例说明了一点,喝醉失去了意识,但在外力的作用下,生殖器官亦有可能出现感觉,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与对方发生关系。从这个角度看,喝酒仍是男女之间的“牵线搭桥之物”,是否会产生自己想要的效果却因人而异。酒是人性的媒介,一旦喝过量,就不是你控制它,而是它反过来控制你了。
(IC photo / 图)
喝酒之后大脑怎么了
很多喜欢逛酒吧的人,第二天醒来却对于夜里发生过什么全然不知,因为他们的大脑容易因酒醉而暂时失灵。
美国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武德沃德认为,大脑的前额叶皮质负责决策,正常情况下,它负责权衡个体做每件事时的风险和好处,还会阻止个体做出具有潜在风险的行为。在喝酒的情况下,前额叶皮质中的神经元无法发挥原先的作用,让个体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至于说喝醉之后失忆,美国专家怀特博士表示,大脑中的海马体负责记忆,而酒精会让海马体暂时性失灵。一项调查显示,66%以上的人,酒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失忆。只要血液中的酒精成分超过0.15%,就会让饮酒者失去记忆。
此外,相对于男性,女性酒后失忆的可能性更大。这是由于女性体内脂肪含量比男性高,而酒精不容易进入脂肪而更容易进入血液,从而导致女性酒后更容易丧失记忆。
正因为如此,酒吧和夜场里活动着很多不怀好意的“捡尸人”。所谓捡尸,就是跟喝的烂醉的女性发生关系,有些人甚至在女性的饮品中下药。这种行为已经涉嫌犯罪,但女性往往喝得烂醉如泥,事后记忆不全,最终取证困难而不了了之。
所以,在喝酒这件事上,千万不要硬着头皮充好汉,不同人的酒量有很大差距,这不是人的意志所能掌控的,而是跟肝脏分解功能的强弱有关。
不能喝的人,推杯换盏间几口下去就面红耳赤,有的人还会出现头晕、心跳加快等不适症状。能喝的人,稍微喝点不会有任何变化,喝多了才会出现相应的醉酒症状。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不同人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情况不一。
不管是哪种酒,都含有酒精,也就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内,主要由肝脏来代谢。而肝脏内有两种生物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它可以将乙醇分解成为乙醛。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它将乙醛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而决定一个人酒量的,就是乙醛脱氢酶。
一个酒量小的人,由于乙醛脱氢酶分解功能较差,乙醛在体内积累,影响到末梢血管,使人面红耳赤,进一步还会影响肾上腺素的分泌,使人稍微喝点就会脸红、心跳、头晕。相反,酒量大的人,恰恰乙醛脱氢酶功能强大,能够尽快让乙醛分解,使身体不会出现显著变化。
除了生理因素之外,古今中外关于喝酒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混着喝更容易喝醉。
北宋的《清异录》中说,“酒不可杂饮,饮之,虽善酒者亦醉”。而在德国,人们也认为,先喝红酒再喝啤酒,能让人烂醉如泥。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在2007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在伏特加中加入气泡水,更容易让人迅速醉倒。原因在于,包含气泡的饮品,不管是酒类还是饮料,它会刺激胃肠蠕动,加快血液循环和吸收,从而使得酒精更快进入人体。换言之,是气泡而非混在一起的酒在真正发挥速醉的作用。
看来,酒场善饮还得讲究技巧。不过话又说回来,再能喝,酒精对人体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尤其对肝脏影响甚大。奉劝那些借酒弄性的人,为了健康,还是省点机巧吧。
▼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