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协和小学
老校名片
学校:广州市协和小学
创办时间:1911年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39号
校训:尔识真理,真理释尔
“妈妈,我想对你说……”5月8日,广州市协和小学的“天卷朗读亭”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学生们准备了写给妈妈的信,纷纷捧起麦克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献上节日祝福。这是协和小学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开展的一次德育活动,旨在引导孩子们用行动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恩和爱。
广州市协和小学是广州市教育局属下唯一一所直属小学,也是广州市最早的省一级学校,其前身为美国碧卢夫人1911年在西关创办的“慈爱保姆传习所”。经过110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协和小学已形成以“和”为核心的协和文化,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
“多年来,协和小学注重‘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在新时代,如何创新、拓展‘和’文化,力求和而不同,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命题。”协和小学校长孔祥明表示,当下协和小学正全力建构新时代的“和雅”文化,致力于校园景观、课程文化、制度等方面的提升与完善。
继承并发扬“和”文化
1911年9月,美国碧卢夫人和她的几位朋友到达广州,在广州市南关(现北京南路和天字码头一带)创办幼稚园,亲任校长,培育幼童,开创我国华南幼儿教育近代化的先河。12月5日,幼稚园正式开学上课,标志协和学校诞生,协和小学即源于此。
1911年在南关初建的学校。
“自协和小学创办之初,‘和’文化就是我们校园文化的根基。”孔祥明说。当时,幼教领域教材稀缺,协和师生自创自编了“协和幼稚园歌集”,融合外国的曲谱,配上广东方言的歌词教学。在提高学生知识素养的同时,这一时期的协和还充分重视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如举行学生排球比赛等。
迁址、易名、改制……虽历经沧桑,协和小学始终秉承以“和”为核心的协和文化,牢记“尔识真理,真理释尔”的校训,致力于“协力和衷,作育英才”的办学目标,以“协作和谐,至真至善”为校风,发扬“协力同心,和衷共济”的协和精神。
1911—1932年的6位校长。
“有了一代代协和人的不懈耕耘,‘协和之树’才能硕果累累。”孔祥明介绍,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协和小学培养出许多对广东甚至对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英才。
一双张开的大手,承托着精神奕奕的少年;他右手紧握书本,左手托起钥匙,挺胸凝视前方,身边是地球与腾飞的鸽子……这是一座屹立在协和小学主教学楼前的雕塑,寓意着少年人在师长的教导与培育下,从小立志,放眼世界,打开知识大门,创造美好未来。
这座雕塑出自我国当代著名雕塑大师、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协和小学1936届学生潘鹤之手,耸立于广州海珠广场中央的解放像和深圳地标性雕塑《开荒牛》等都是这位“协和人”的作品。
此外,现代著名漫画家廖冰兄、著名吹管演奏家伍国忠、香港演员夏雨等都曾在协和小学就读。
“外显于温文尔雅,内涵于和而不同,植根于脚踏实地,致力于探求真理,胸怀于家国责任,放眼于世界未来。”孔祥明表示,这是协和小学对新一代协和学生的期望和要求。
做多学科融合的实践者和引领者
去年1月2日,协和小学举办“基于现象的学科融合教学”穗毕两地远程交流活动,一节名为《乌鸦喝水》的一年级融合课令人印象深刻。
“在现实中,乌鸦能像寓言故事所说,用投石子的办法喝到水吗?”课堂伊始,语文老师洪佳妮老师向同学们抛出一个问题;其后,科学老师蔡茹萍启发学生以实验的方式一探究竟;音乐老师沈湄则让学生结合乐谱自编乌鸦喝水的歌曲;在美术老师周燕的带领下,同学们还创作出一幅幅手掌拓印乌鸦的作品。
打造独具协和特色和优势的课程文化是该校建构新时代“和雅”文化的重点之一。其中,“和合”“雅正”课程是该校持续探索和实践的两大课程体系。
“我们正在打造‘和合’课程中基于现象的多学科融合课程,这个课程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内容,通过主题学习,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引导学生融合并掌握不同类别的知识与能力,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素养的效果。”孔祥明说。
此外,协和小学还在多学科融合的探索过程中加入丰富的课本剧元素,创编了《龟兔赛跑》《皇帝的新装》《蜗牛与黄鹂鸟》等语文、英语、音乐学科课本剧。
2019年,该校语文、音乐、科学老师联合组织学生编演《蝴蝶变形记》,以蝴蝶的一生为脉络,融入颇具文学性、趣味性的故事情节和台词,配上原创歌舞和自制服装道具,一举获夺得广州市家庭创新电视大赛金奖。
“到芬兰交流学习‘现象教学’后,我开始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如何在我们本土得到实践和推广。”随后,孔祥明带领协和小学教师整理各年级语文课本里包含的科学现象,初步确定了每个各学段的现象教学多学科融合主题活动。
去年下半年,协和小学牵头成立贵州、安徽、四川、陕西、广东、香港五省市十六校“跨区域多学科融合教育校际联盟”,进一步加大帮扶与合作力度,促进区域和校际间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共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协和小学还是广州教育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学校,承担了多项港澳台和国际的交流任务,与中国香港、马来西亚、英国、美国、德国、芬兰等地的师生友好交流,开拓视野,增进友谊;还和匈牙利禅武国际联盟、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推进“硬件+软件”的校园改造
“走过西增路,行人们会看到一个仿古的大牌坊,朱红色的墙、青色的瓦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成为了环市西路最美的一道风景。这就是我们学校的新大门。”协和小学六年一班学生霍睿乔在其作文《校园新貌》中写道。
2018年,广州市启动中小学校园功能微改造项目,助力历史名校焕发全新活力。自那时起,协和小学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开始了“老校换新颜”。通过美化建筑外立面、重建校门、新建风雨连廊和完善教学设备等工程,三年下来,该校总体改造及新建面积约达5000平方米,学校原有的围墙残旧、入口狭窄、雨天进出不便等问题也得到解决。
孔祥明认为,微改造也是打造文化景观、凸显校园文化、激发内部活力的好机会。近年,学校为每栋主体楼宇命名,如和正楼、和雅楼;打造文化景点,如桃李园、励志园;设置主题长廊,如百年校史长廊、智慧阅读长廊……
如今,协和小学拥有全市一流的创客教室、网络教室、心理咨询室等,校内教学区、运动区分布合理,科学室、卫生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功能场室配备齐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场所。
“除校园设施等硬件的改造和完善外,协和小学还看重制度优化升级和教师队伍建设。”孔祥明表示,科研是撬动教师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力助推器,学校鼓励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参与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目前,协和小学有特级教师2人,名校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人,教育家培养对象1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省市百千万骨干培养对象、市骨干教师多人,师资力量雄厚;重视对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多次举行学科融合的各类型教师培训,搭建教师成长、交流平台。
2021秋季学期,协和小学计划扩招3个班,为所在区域提供更多优质学位。
“一百多年前,碧卢夫人创办协和,为中国幼儿教育近代化添上了精彩的一笔。”孔祥明说,“作为百年名校,协和小学一直勇担社会责任,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就是要办成‘家门口的好学校’,推动广州基础教育往高位均衡发展。”
校长专访
广州市协和小学校长孔祥明:
用现代价值诠释百年校训
激励协和向前发展
广州市协和小学校长孔祥明。
南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协和小学有哪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孔祥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而且以德育为先,把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有机融合。协和小学把德育活动上升为课程,用课程的目标、实施路径和评价机制来辅助德育活动的开展。例如,我们将学生开笔礼的日期定在孔子诞辰纪念日,为学生春游等社会实践活动设置德育课程主题等。同时,我们对学生的德育进行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礼仪、道德品质、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发展。
南方+:当下,您如何解读已传承百年的协和校训“尔识真理,真理释尔”?
孔祥明:协和创校之初,“尔识真理,真理释尔”的校训带有教会背景和传统思想的烙印。当下,协和也一直在探索它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如何用现代的价值取向解读这一标志性的文化表达,让它更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真理是永恒的,对真理的探究也是永恒的。在我看来,协和所强调的和谐、协作精神、和衷共济等一系列目标和理念也是一种需持续追求的“真理”。若切实理解了协和办学的思路和定位,并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追求其实现,协和师生也能更清晰地看到未来的路,这一定程度上诠释了“真理释尔”。
协和一路发展到现在,是对百年校训传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南方+:协和小学如何用好、创新办学特色,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
孔祥明: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等,一直是广州基础教育办学的示范性优质窗口学校。
“德育”“书香”“科技”是学校原有的三大特色,我们要做的是以“和雅”文化为底色,提升、擦亮已有的特色,同时发展新的特色。相应地,我们为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搭建了“智慧校园”平台,推进教育信息化,保持办学特色与时俱进。
●往期回顾
百年老校新活力①|百年执信,这里有读书声、呐喊声、欢笑声和歌声
【记者】钟哲
【实习生】潘宛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