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卷风袭击武汉,多名亲历者讲述惊险过程(多图)

南方都市报
+ 订阅

龙卷风罕见袭击武汉引发关注。

回顾 ↓↓

突发!武汉、苏州多人遇难

塔吊弯折工人宿舍夷为平地有车辆来回清障

昨天(5月16日),南都记者探访湖北武汉蔡甸区受灾严重的千子山大道工业园区一带。狂风过后,有厂房建筑表面的金属像撕碎的布条一样翻飞,建设中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塔吊拦腰弯折,部分工地的工人生活区几乎被夷为平地。

5月14日20时39分,武汉市蔡甸区奓山片区、武汉经开区军山片区突发EF2级龙卷风,据当地政府15日下午通报,截至15日中午12时,现场搜救工作基本结束,8人在这次事故中遇难,受伤人员230人,多处房屋受损。

5月16日,南都记者在千子山大道附近的工业园区,见到了手持长木杆在水塘和草丛寻找个人物品的素洁一家。

5月14日的傍晚,天阴沉且格外的黑,闪电划穿暗夜,雨还没有来。素洁向南都记者表示:“我们想到晚上肯定会下雨,但是没想到有风。龙卷风一般不是发生在沿海地带吗?”

这块工地上的一百来号工人的周末已经开始。据介绍,工人们分批下班,有四点、五点的,最晚六点半。“这边离市区很远,附近有没有什么娱乐的场所,他们一般就是下班之后吃完饭就回去休息了,或者打点小牌。”

来自河南信阳的素洁家7口人运营着这片生活区里一个崭新的小卖部。今年五一开始,他们开始把设备和行李搬来。项目方说工期至少一年半,家人盘算着,这意味小卖部的生意至少可以做到明年,素洁的姑姑已经把秋衣都一并带来了,做好了长住的准备。

5月14日,开店后一直没回过家的素洁恰好想回家一趟,“我们那晚7点19分走的,是走得最早的一次,正常可能是9点、10点。”这让她与丈夫躲过一劫。但她的妈妈和姑姑仍看管着小卖部,姑父在小卖部里面的床上休息,而姥姥在对面活动板房的房间里。

风雨交加,愈演愈烈,生活区突然断电。

当晚20时40分许,在市区刚吃了两口饭的素洁收到家人消息,连忙往回赶,到的时候已经差不多9点半了。狂风过后,大雨还在下。

进入工业园区的路上,连片树木的枝杈叶片被风折断,层层叠叠横在马路中间,路口的救护车响着笛声,却一度无法通行。素洁看到光着膀子的园区工人背着受伤的工友穿行在暴雨和树枝中,有的将伤者安置在担架上慢慢地挪出树丛,也有较轻微的伤者自己走出,带出里面还有人被困的消息。

事发时,素洁的妈妈和姑姑抱在一起试图抵御狂风,还是重重摔倒,姑姑的腿摔青了。姥姥住在板房一楼,得以及时跑出,手和后脑勺受了伤,情况还算稳定,而当时二楼的许多工人就没那么幸运了——这片板房全部被风卷走。她的姑父被风中乱飞的杂物和建材刮出6道伤口,当晚去协和西院看急诊,如今仍在住院。

后来,素洁爬上道路一侧的墓园,绕道另一侧才艰难回到生活区,在小卖部原址周边的草丛和水塘里试图找回自己和家人的物品。当晚顺利逃出的工人们则在排队登记后统一安排了住宿。

5月16日,南都记者环顾这片一百多名工人曾经居住的区域。作为住所的两层活动板房,板房前晾衣服的小房子,澡堂、卫生间、小卖部以及旁边的饭堂、甚至两个水泥盥洗长台的其中一个,全都不知所终,只有地面的沟渠还能显示出曾经的空间划分。

数十米开外的园区道路,倒塌树木已经被清理至道路两边,路上时常可见装满了破碎枝条或扭曲金属框架的车辆通行。

遭龙卷风袭击的村庄:掠过之处山林树木被“剃头

昨天(5月16日),南都记者还探访了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新集村,村民指出一片被薅秃的山林,认为是龙卷风来时的路。狂风掀飞了300多座房屋的瓦片顶,造成多处倒塌。16日,村内仍有大批工作人员和车辆聚集抢修电力。

说起龙卷风来时的轨迹,几名新集村村民把南都记者带向村子的边缘,指向一片山坡,上面树木丛生,十分紧凑,中间却有一个明显的缺口——至少有几十棵坡顶的树被薅去绝大部分树叶甚至枝干,秃了。

村民称,这是龙卷风所掠过之地,山被“剃了头”。与这片山头隔着一个鱼塘的新集村这端,一名10组村民的房子像是被斜着掰开了三分之一。

再有几十米开外,有一栋看似两层的平顶楼房,45岁的梁平向南都记者表示,那是他家,原本的第三层和砖瓦顶已经不翼而飞。

梁平回忆,5月14日晚8点钟左右,天空不断出现闪电,他当时在村里跟其他人聊天,大家抬头看天气不对,赶紧各回各家。

约半小时后,风来了。梁平原本在二楼,“突然大风来了,我去拉窗户,窗户拉不住,玻璃都破了”,风呼呼地灌进来,他看到家旁边的大树直接折断被刮到十几米开外,旁边的电线杆折断后悬在半空,未断裂的电线负担着它的重量,将梁平家的墙体磨出深深的划痕。失去遮盖后直接暴露在风雨中的楼梯口,放任雨水像小瀑布般流下。

梁平赶紧往楼下跑,“完全不敢做任何处理,相当危险。”最猛烈的风力持续了大约五分钟左右,如果时间再长,梁平觉得,自己的房子大概会彻底破碎。他一晚上没有睡,等风力渐小,他把新买的床搬到楼下,二楼已经一片狼藉。

5月16日,梁平向南都记者介绍,“这(房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过了几十年的房子了,墙是用石硝做的,有空心,不是水泥结构的,现在泡水之后就散了、垮了”,他和家人不敢再住。大风过后是持续的阴雨天气,他用塑料膜和三色帆布覆盖住残缺的第三层,希望少漏点水。

梁平说,现在有维修和重建几个选择,应该会有补贴。看到村子里因房屋倒塌造成的伤亡,他认为还是要重新搭建一个有坚固架构的房屋,心里才踏实。

75岁的10组刘姓村民向南都记者表示,她的孩子都在外打工,事发时家里只有她与丈夫两个老人相互依靠。风过后一看,屋顶的瓦被吹走了80%,所幸墙还在。现在,作为组长的丈夫留守村里,她住在受灾区域之外的安置宾馆。他们生产队的玉米地中,绿油油的玉米秆一片倾倒,“没得了没得了。”

16日的新集村内仍有大批电力抢修人员和车辆聚集,修复断落的电线与倒塌的路灯、电线杆。南都记者从现场的供电企业相关负责人处获悉,蔡甸区因龙卷风灾害及雷雨暴天气影响,累计造成4.2万户用户停电。截至16日15时,停电用户恢复率98.7%。

5月16日,声音沙哑的新集村村支书梁述革向南都记者表示,已有六七十名受灾村民接受安置,统计出的瓦面受损的房屋有309处。目前村民们在将屋内剩余的物品搬出,后续有的想维修,有的想拆掉重建,他们正在配合统计。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报道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林子沛 实习生 周灵茜 发自湖北武汉

*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