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敏:发挥改革开放优势,探索创新效益分享新机制|“十四五”专家访谈

南方经济智库
+ 订阅

近年来,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强省”列在紧随“总体要求”后的第一章,提出促进创新链条有机融合和全面贯通,增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东莞松山湖。孙俊杰 摄

东莞松山湖。孙俊杰 摄

近年来,北京大学前科技开发部部长、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教授陈东敏,深度参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松山湖科学城的建设,对广东创新发展有着切身体会。“广东科研创新的总体态势很好,接连成立、建设了多批省级实验室,科研经费投入也排在中国前列。” 陈东敏建议,广东要借助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改革经验,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组合各方创新资源和比较优势,锻造贯穿全产业流程的创新链。

▍破解创新主体难,让科研成果加速跑进市场 

南方日报:《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件,“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左右。您如何看待这一目标?

陈东敏:广东经济发展到今天,产业升级转型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源头创新。近年来,广东接连成立、建设了多批省级实验室,包括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佛山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还有我担任常务副主任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通过吸纳国内国际人才和研究项目,加强广东的源头创新。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人员在做实验。孙俊杰 摄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人员在做实验。孙俊杰 摄

广东科研创新的总体态势很好,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总数与上海相当,仅次于北京,科研项目资金总额也排在各省份前列,但和国际上科研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广东的研发投入强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特别是省内不同区域发展存在不均衡,粤东粤西粤北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今后可以结合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创新项目。

南方日报:基础研究薄弱、转化能力不强、人才资源不足是制约广东科技创新的“痛点”。《规划纲要》提出,争取在前沿新材料、生命科学、纳米制造、网络安全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建设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这些研究往往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应如何推进?

深圳前海石墨烯研究院产品展厅。 肖雄 郜曈 摄

深圳前海石墨烯研究院产品展厅。 肖雄 郜曈 摄

陈东敏:这些都是目前认为比较有机会实现市场化应用的前沿领域,但从投入到出成果仍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久,广东现在开始布局,是谋长远的做法。

现在的关键,一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通创新链、产业链和金融链,把实验室成果真正推向市场。二是要破解创新主体的难题。创新成果转化做产品、做商品、做公司,到底是谁来做?现在很多政策鼓励科学家去创业,但科学家往往都是做前端研究,对产业化过程中的工程、管理、制造等环节并不擅长。

我们现在迫切需要摸清科研成果转化的规律,比如如何搭建创新转化团队,各成员如何分工,分别需要怎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检验标准是能否让创新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让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率更高。

佛山隆深机器人的智能生产线。戴嘉信 摄

佛山隆深机器人的智能生产线。戴嘉信 摄

南方日报:《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您认为,这样的“广东路径”应包含哪些内容?

陈东敏:今年我国在创新领域有一个提法,就是“揭榜挂帅”,提出一些重大问题,组织团队把这个问题攻下来。

过去很多时候,是先有科研方向,大家切分为不同模块分别研究,但是分头研究的成果往往最后无法组合形成真正有用的解决方案,导致技术链、创新链无法连贯。要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必须在核心技术、核心材料、核心工业软件等方面实现国产替代,这就需要开展系统性的科研攻关

还要认识到,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要交给企业,才能实现最高效率,关键是统筹资源,将产业创新的下游纳入到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比如,松山湖实验室就在探索建设联合工程中心,最大的特点是大家不再围绕申请研究课题转,而是各方共同制定工程任务书,协同研究将创新型产品快速带到市场,这样可以让科学家专心投身科技研发,让产业各方在后续环节降低制造成本,从而形成较为理想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在这过程中,我们还在探索用更灵活、更有激励作用的方式来鼓励科学家、工程师一起做转化,让创新成本在企业可接受范围内,同时也能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工程人员的积极性。

▍破解科研人才难,让城市配套跟上生活需求 

南方日报:在人才方面,《规划纲要》提出,制定战略性产业集群关键核心技术引才目录,精准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推动优化完善大湾区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您认为吸引创新人才的关键是什么?

陈东敏:科学家需要一个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最关键的就是实验设施,能够去实施想做的研究方向,这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当然,机构或企业还要有经费保障,在整体研究能力上要有竞争性。

现在,越来越多的实验室落在东莞、佛山、珠海、惠州等城市,它们要跟北上广深等所谓一线城市进行竞争,必须下更大力气完善住房、教育、医疗等城市功能,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创新能走多远,关键是培育、引进多少青年科学家,他们才是未来创新的主力军,这个群体的收入相对比较高,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只靠提供住房是不够的。

珠海高新区紧抓经济社会发展中体制机制创新,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城。关铭荣 摄

珠海高新区紧抓经济社会发展中体制机制创新,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城。关铭荣 摄

南方日报:除了大力引进全球人才之外,加强人才培育是破解人才短板的另一重要途径。广东“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着力建设一批原始创新能力强的高峰学科,力争产出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原创性成果。

陈东敏:这种做法是对的,不可能所有人才都是从外面引进来。

一方面,人才不仅是科研创新人才,还包括科研管理人才,我们往往重技术轻管理,这对整个创新体系是不利的。此外,人文艺术人才也很重要,都要同步发展,才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另一方面,整个教育行业要尽快跟上我国发展的实际需求。比如,现在很多企业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但是找不到合适的工程人员进行技术开发,相关领域毕业生也无法“招之能用”,应该推动开展更多人才短期培训,快速提升知识结构和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新的工作需求。

破解创新带动难,让创新链重塑产业链 

南方日报: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这也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全国居首,但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在广州、深圳等少数城市。您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陈东敏:创新不可能是“撒胡椒面”,而一定是基于产业链布局。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在市场端发现需求,推动创新,就能带动后面的供应链企业跟进,从而形成创新聚集的态势。

对于更多城市来说,政府推动产业和创新发展,一定要融入更大的供应链、产业链系统,形成产业集群或工业体系,发挥比较优势,就不会出现同质化、恶性竞争

南方日报:我们注意到随着技术创新的加速,对城市发展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新兴领域要看得懂、把得准,才能把握发展机会。

陈东敏:建议有实力的城市,可以从一开始就奔着整个产业链做布局。过去很多城市都在建设产业园区,但是园区内部没有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关系。

一个有韧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上下游企业、中小企业跟龙头企业都有稳定的协作关系。产业链要生存,关键是最终产品要好,比如汽车走向新能源、无人驾驶,就需要零部件公司提供很多创新产品。再比如,台积电一家企业可以在全球开设十几个工厂,关键就是公司的技术创新人才可以通过整体调配,有效解决各厂的技术问题,这就是统筹的力量。

【记者】王彪 实习生 林广豪
【海报】麦瑜瑜 邱洪添
【策划/统筹】黄应来 吴哲
【出品】南方经济智库


编辑 甘韵矶
校对 罗健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