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年员工几乎零交通事故发生、5年来员工交通事故下降超过90%......在三水,有两家交通安全示范企业,它们分别是辛格林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下简称“辛格林电梯公司”)和佛山科勒有限公司(下简称“科勒公司”)。
为何两家公司都能做到员工交通事故不断降低?5月12日,佛山日报记者来到两家公司,探寻企业守护员工出行安全的秘诀。
辛格林电梯:将交通安全融入企业文化当中
要穿反光衣门卫才能放行,要用酒精检测仪检验是否有酒驾,骑电动自行车一定要戴头盔......这不是交通警察查车现场,而是员工每天进企业必经的程序。这家交通安全规则堪比交警的企业,就是辛格林电梯。
辛格林电梯公司门卫对员工进行酒精测试。/佛山日报记者郑泽聪摄
辛格林电梯公司采购部经理杨锦杰介绍,目前公司大概有250人,大概有30人使用电动车。“交通安全却事关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杨锦杰说,交通安全早已融入到公司企业文化当中。
例如,一旦员工有酒驾等行为,公司将拒绝该员工上班。同时,交通规定也与员工的绩效工资挂钩。如果员工违反相关的安全规定,他们的工资将会受到影响。平时,公司还会开展交通安全培训,倡导员工文明出行。
除此之外,辛格林电梯公司还专门为员工打造反光衣。“这些反光衣既可以成为员工的挡风衣,也提醒他们要注意交通。”杨锦杰告诉记者,该公司还在交通安全方面上投入专门资金,为培养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提供保障。每年,这项专项资金都会根据原有基础上加20%—30%的投入。
“刚开始有些不适应,现在感觉非常实用。”对于该公司的交通安全规定,正准备下班骑行电动自行车离开的员工院先生表示,刚开始确实觉得穿反光衣有些小别扭。但看到其他同事也穿着反光衣后,如今他也深知交通安全的重要性。“现在不穿反光衣反而有些不自在。”他笑道。
在辛格林电梯公司的努力下,员工交通事故大幅度降低。“5年前,我们一年有3到4起交通事故。到了去年,基本上事故为零。”杨锦杰说。
科勒公司:每年向员工家属写信提醒交通安全
“每年我们都会给家属写一封信寄给员工家属,提醒家属也要注意交通安全。”科勒公司安全行政部经理吴卫斌介绍,公司通过寄信的方式既可以提升员工家属的交通安全意识,也可以通过家里人加强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
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面,这家企业同样不玩虚的。吴卫斌说,平时会请发生交通意外的员工过来向其他员工现身说法,展示交通事故对家庭的影响和伤害。这一做法让员工在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同时,也记住这些真实发生在身边的血的教训。
同时,公司还会安排相关人员在下午4时站在公司前方道路的隔离带,做好对员工的交通安全监督工作。如果有员工违反规定从隔离带跨过来,公司将会对相关员工进行处罚。为了增强员工交通意识,公司每年都会请交警部门到公司进行交通安全培训。
针对全区涉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问题,该公司也有一套自选动作。吴卫斌说,为了避免员工骑电动车时与货车发生意外,公司专门开设北门让员工出入,避开货车行驶路段。
正是科勒公司始终把确保交通安全放在首位,公司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因为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也大大减少。据统计,2017年,科勒公司共发生12起交通事故;2020年,科勒公司发生交通事故3起,今年至今只发生1起交通事故。
来源:佛山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