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测也能买保险?“航天险”了解下|财经知多D

南方+ 记者

今天,国家航天局发布了激动人心的好消息,称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国家航天局还表示,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这意味着,我们很快就能看见来自火星的实景大片了。

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探测任务面临行星际空间环境、火星稀薄大气、火面地形地貌的诸多挑战,有网友不禁要问,那能买保险吗?确定能,而且保障额度巨高,基本以“亿元”为计量单位,这类保障产品统称“航天保险”(Space Insurance),今天,财经知多D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人保提供保障

航天保险是指保险人对火箭、航天飞机、运载火箭等各种航天器在制造、发射和在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给予保险赔付的一种保险。此次火星探测任务则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保财险”)提供一揽子的航天保险保障。

5月15日,人保财险宣布,已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下称“探月中心”)在京签署合作协议,成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独家保险合作伙伴”,并为此次火星探测任务提供独家保险保障和风险管理服务

航天领域风险大,保险公司不敢轻易涉足这块业务,人保财险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1985年签署了国内第一张航天险保单开始,已服务我国航天事业36年,累计承保卫星近150颗。近年来,独家承保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重要载荷,同时首席承保过“风云”“海洋”“资源”“高分”四大系列对地观测卫星,连续13年首席承保中国卫通星群在轨保险、首席承保白俄一号、老挝一号、阿尔及利亚一号等出口卫星航天保险业务。

除了政府投资的航天项目外,近年来人保财险也活跃在民营航天项目中。2017年6月,由珠海市欧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发射的全国首个民营卫星“珠海一号”也由人保财险提供航天保险保障。

按阶段划分,“胖五”“祝融号”均可保障

航天保险有多种分类,可以根据保障的对象,分为卫星、火箭或者其他运载工具等航天项目中使用到的工具的保险。

比如此次火星探测任务,有“胖五”昵称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驶向太空,“天问一号”则搭载了火星轨道和可移动探测仪——“祝融号”火星车,那不管是“胖五”“天问一号”“祝融号”都是可以“买保险”的。

而且,航天保险通常按照项目进展划分,比如发射前卫星及火箭保险、卫星发射保险、卫星运行寿命保险、卫星经营者收入损失保险、卫星及发射责任保险等。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相关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2020年12月21日摄)。 新华社发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相关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2020年12月21日摄)。 新华社发

为什么要分得这么细?因为航天项目往往是一个持续时间长的庞大的科技工程项目,需要精细划分,而且不同阶段的保障需求也不一样,发射前的保险保额,则根据制造成本来定;发射过程中的保险保额,则与航天工具的价值和发射费用挂钩;顺利着陆或者在轨后,则以工作效能为依据确定保险金额。

航天器材昂贵,保费要花多少钱?

但不管怎样,这保险费用一定不低。航天活动耗资巨大,航天器材制造和发射的成本昂贵,而保险费率与保障金额正相关。有业内人士指出,正常情况下费率会高于其他的财产保险或工程保险的费率,约10%内,也就是一个百亿元的项目,保费约10亿元。当然,保险费率也受研发单位的可靠性、卫星及火箭的性能等各种因素影响。

有一个小知识点是,就像车主给爱车买“三责险”一样,按照国际规定,任何国家发射卫星都强制购买“三责险”,也就是在其发射过程及发射后,如果造成正在飞行的飞机上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或者着陆对地面上的第三者造成伤亡和损失,都应得到保障。

由于航空活动属于前沿科技,正所谓“一百次的失败换来一次成功”,因此,承保的保险公司不仅不是“躺赚”,而是面临着爆炸、运行失常、意外故障导致发射失败、脱轨等巨额赔偿风险,也往往通过“再保险”进行风险稀释和转移,让项目的保障具备可持续性。

2020年7月23日,搭载着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在人们的注目下飞向高空。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李细华 姚志豪 摄

2020年7月23日,搭载着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在人们的注目下飞向高空。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李细华 姚志豪 摄

正如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刘永德所说,航天保险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建设航天强国的稳定器和助推器。学完今天的知识点,你是不是也知道了,人类追求探索星辰大海的背后,离不开保险力量的保驾护航。

展望“十四五”,除了火星探测之外,国家航天局还将牵头实施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测工程等一批战略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我们期待在航天保险的坚强护航下,中国航天事业跨越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记者】张艳

编辑 甘甘
校对 黄买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