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以冲突,你关心的五个问题都在这里!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相关阅读:

评论 | 巴以战火升级,美国不能拉偏架

自4月中旬进入穆斯林斋月以来,巴以冲突不断升级,现在则达到了数年来最激烈程度。

这场由新旧紧张局势引发的对抗,已造成76人死亡、约600人受伤。

一名在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冲突中受伤的巴勒斯坦示威者被送医救治。(来源:新华社)

一名在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冲突中受伤的巴勒斯坦示威者被送医救治。(来源:新华社)

这场数年来最激烈的冲突,原因是什么?谁是幕后推手?接下来事态会如何发展?

问: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答:三个原因导致今年冲突尤为激烈。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叙利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晋分析指出:

一是因为以色列去年进行疫情管控,巴以双方民众较少产生摩擦。今年,随着以色列疫苗接种率的上升,5月10日的“耶路撒冷日”有大量以色列民众上街庆祝活动,给巴以民众之间的冲突埋下隐患;

民众抗议以色列袭击。(来源:新华社)

民众抗议以色列袭击。(来源:新华社)

二是因为巴勒斯坦即将在今年年中展开3个大选,包括巴勒斯坦总统大选、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即议会)选举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最高权力机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选举。今年4月,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曾表示,由于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不能自由投票,选举不能举行。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状况随之成为了舆论关注的中心。

行人站在以色列拉马特甘一处内塔尼亚胡(左)与拉皮德的海报前。(来源:新华社)

行人站在以色列拉马特甘一处内塔尼亚胡(左)与拉皮德的海报前。(来源:新华社)

三是因为谢赫·杰拉地区的归属问题,近期受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民众高度关注。谢赫·杰拉地区归属权案不仅涉及简单的产权归属,也象征了东耶路撒冷地区归属权的历史合法性,即谁拥有这片土地,谁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谁才是东耶路撒冷的主人。

5月12日,以色列炮兵在以色列南部城市斯代罗特向加沙地带目标射击。(来源:新华社)

5月12日,以色列炮兵在以色列南部城市斯代罗特向加沙地带目标射击。(来源:新华社)

上述因素的叠加造成了今年的巴以冲突进一步激化,也让这一问题的后续处理变得更加麻烦。

以色列向加沙地带发动空袭

以色列向加沙地带发动空袭

问:谁拥有耶路撒冷地区的归属权?

答:一个来得早,一个住得长,都觉得自己是“合法主人”。

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巴以冲突,一直是中东地区的焦点。

淹没在浓烟中的平民。

淹没在浓烟中的平民。

本次流血冲突的核心区域——位于路撒冷老城的圣殿山(穆斯林称其为“尊贵禁地”),这块只有0.135平方公里的地方,是长期以来两国之间的“高敏”地带。

5月10日,以色列警察在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附近执行任务。(来源:新华社)

5月10日,以色列警察在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附近执行任务。(来源:新华社)

耶路撒冷都被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尊为圣地。公元前十世纪,犹太国王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造第一圣殿,存放圣物。但当犹太国被罗马人驱逐,阿拉伯人来到这里后,则在圣殿的原址上建起了清真寺。

在圣殿的原址上建起的清真寺。

在圣殿的原址上建起的清真寺。

故事就此一直发展,大家都觉得从历史上看自己应该是这块地区的“主人”。各自的“论据”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认为自己祖先在这里生活的时间更早,一个认为自己在这里生活的时间更长。

1947年,在英美的“推波助澜”下,联合国通过了“181号决议”,在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正式建国。次日,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发生了大规模冲突,战争结束后,西耶路撒冷由以色列国占领,东耶路撒冷(包括老城和西岸)被外约旦(今约旦)占领。

但这样的“版图”在1967年就被打破,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战胜约旦,全面占领了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区以及约旦河西岸地区。按照约以两国达成的协议,圣殿山的管辖权仍归约旦,但治安权实际则由以色列警方控制。

1980年,以色列通过国内法将耶路撒冷确立为自己“永远和不可分割的首都”,1988年,巴勒斯坦国也定都耶路撒冷。

问:冲突双方各自诉求是什么?

一方表示要捍卫土地,另一方要让敌人付出代价。

加沙遭空袭后倒塌的房屋。

加沙遭空袭后倒塌的房屋。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成员伊扎特·里什克(Izzat al-Rishq)11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哈马斯决定坚定而果断地回应犹太复国主义的侵略,并应对占领者在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和谢赫·贾拉居民区附近的恐怖主义行为,应对针对加沙地带平民的恐怖和野蛮轰炸,捍卫我们的土地,捍卫耶路撒冷,捍卫我们的地区,捍卫我们合法抵抗权利。

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拦截一枚从加沙走廊发射的火箭。

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拦截一枚从加沙走廊发射的火箭。

里什克表示,“除非敌人停止在加沙地带轰炸平民,并停止其在被占领耶路撒冷市和受祝福的阿克萨清真寺的定居点计划和犹太化计划,否则敌人将继续受到抵抗运动的连续打击,我们对他们发出的永久信息就是:你们回来,我们就回来。”

空袭下逃难的平民。

空袭下逃难的平民。

另一方面,据巴勒斯坦知情消息人士透露称,以色列拒绝了联合国关于立即停火的提议。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11日表示,要让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付出“沉重代价”。内塔尼亚胡称,“我们消灭了包括高级领导人在内的数十名领导人,并摧毁了恐怖分子使用的建筑物和塔楼,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

5月11日,火箭从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发射。

5月11日,火箭从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发射。

以色列国防部长本尼·甘茨表示,在加沙地带有许多目标,“这仅仅是开始”,并指出,加沙地带的抵抗力量“已经受到严重破坏,由于决定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他们将继续受到破坏”。

问:内塔尼亚胡是否会借机翻盘?

答:冲突升级给内塔尼亚胡提供了机会。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中东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楚楚表示,近期巴以冲突持续升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冲突双方均有将冲突扩大化的意愿。

巴勒斯坦方面,即将开启一系列选举活动。在2006年巴勒斯坦的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强硬派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曾击败立场更为温和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此次巴以冲突中,哈马斯试图通过采取对以色列强硬的立场,换取选民的支持,从而为即将到来的选举造势。

巴勒斯坦抗议者高举国旗。

巴勒斯坦抗议者高举国旗。

以色列方面,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试图通过加强对巴勒斯坦军事打击、在犹太人定居点上拒绝让步等强硬表态,增强自身在未来以色列政坛政治博弈中的筹码。

空袭下坐在街道上的孩子。

空袭下坐在街道上的孩子。

前段时间,内塔尼亚胡刚刚经历了组阁失败,原本他的竞争对手、以色列中左翼政党首领拉皮德即将着手尝试组阁。如果拉皮德成功组阁,以色列很可能会进入“后内塔尼亚胡时代”。

不过,最近巴以冲突升级,实际上给了内塔尼亚胡一个翻盘的机会。所以,一向在巴以问题上以立场强硬著称的内塔尼亚胡试图将巴以冲突扩大化,武装打击数名哈马斯的高层领导人,从而彰显自身维护以色列安全的决心,争取以色列民众与更多政治派别的支持。

5月9日,内塔尼亚胡参加内阁特殊会议。

5月9日,内塔尼亚胡参加内阁特殊会议。

问:美国是否推波助澜?

答:美国的中东政策激化了矛盾。

张楚楚认为,相较于前几届政府,特朗普执政时期采取一味偏袒以色列的外交政策,甚至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并且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实际上为以色列领土野心的膨胀、巴勒斯坦人与犹太人矛盾的激化埋下了隐患。

美国总统拜登。

美国总统拜登。

拜登上台后,试图改变原先特朗普的中东政策,引发以色列的强烈不满。因此,以色列在巴以问题上步步紧逼,也有绑架美国之意,试图迫使美国要么放任以色列在犹太人定居点、东耶路撒冷归属权等问题上的强硬态度,要么向以色列许诺有利条件换取和平谈判。由此看来,上届美国政府强行推行单边外交政策致使当前美国政府陷入进退两难的被动境地

【记者】泠汐 邹非序 冯颖妍 张茵

【制图】邹非序

【策划】丁晓然 胡素青 古嘉莹

【统筹】胡良光

编辑 古嘉莹
校对 居伟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