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图书馆馆长梅成安:创新让一座基层图书馆“活”起来

南方+ 记者

如果你问珠海斗门人,晚上去哪看书,很多人或许会推荐一间老字号电影院。这是斗门区图书馆的一间分馆,尝鲜“图书馆+电影”的复合形态”,近2万册藏书、2台自助借还书机,同步电影院营业时间,为喜欢夜读的人们创造了一个好去处。

此番“跨界”是“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能人”、斗门区图书馆馆长梅成安推动基层文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又一创新。当新冠疫情袭来,文化和电影行业陷入沉寂,如何摸索多样化的模式,以获得更大生存空间,成了盘旋在梅成安心头的困扰,也催生了他把图书馆和影院在新趋势下合体求变的念头。

事实上,“求变创新”是梅成安多年来带领斗门区图书馆发展的活力源泉。斗门区是珠海市农村最密集、农业人口最多的地区。如何在农业地区最大限度发挥图书资源效能,是许多基层图书馆馆长们思考的一道难题。阅读推广、“掌上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办证免押金、“人脸识别”借阅、双休日午间不闭馆......从2012年算起,在斗门区图书馆工作的八年多里,他干下了不少“吃螃蟹”之举。

资料图。

资料图。

上任次年,梅成安即着手整体规划图书馆新馆,引进了省流动馆,建设了二代身份证借阅服务系统,使得斗门区图书馆成为全省首家采用“一卡通”便民系统的流动馆;基于对读者的信任,斗门区图书馆又于2016年成为珠海首家办证免收押金的公共图书馆。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的“神经末梢”,斗门区图书馆早已开始实行双休日午间不闭馆、每周开放时间达66小时的工作模式。“斗图+”微信小程序、“人脸识别”借书服务等相继推出,办证借阅流程大幅压缩。

去年12月31日,“图书馆+电影”的复合形态——斗门图书馆诚丰分馆于面世。当图书馆搬进电影院,文化空间再度热闹了起来。同月内,作为广东省首批文旅融合“粤书吧”试点,斗门旧街和虾山大院的“粤书吧”也建成开放,公共图书阅读也被引入了旅游业。

“我们将图书馆搬进了市民熟悉的民宿、景区和电影院,公共阅读空间离市民又近了一步。”在梅成安的身上,一种对基层文化理想的坚守,如藤蔓延伸。

【记者】胡钰衎

【视频】钱文攀 斗宣

编辑 叶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