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次发现新冠病毒
巴西突变株
据中国疾控中心官网发布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中披露,4月30日广东从两例境外输入病例中首次发现新冠病毒巴西突变株,这是广东继报告发现501Y.V1英国突变株、501Y.V2南非突变株和B.1.525尼日利亚突变株后,第四次检测到国际主流的新冠病毒突变株。
中国疾控中心官网文章截图
4月15日,一名62岁男性和一名58岁女性(系夫妻关系)从加拿大乘飞机抵达广州,在进行鼻拭子检测后转运至隔离酒店。两位患者的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并于4月16日被救护车送往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隔离治疗,28名密切接触者均已接受集中隔离和医学观察。
4月21日,广东省疾控中心收到样本后进行病毒分离和基因测序分析。4月30日,测序分析结论显示,这2个病毒基因组属于谱系P.1, 20J/501Y.V3,即2020年底首次在日本报告发现的巴西突变株。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英国突变株、南非突变株、巴西突变株列为高度关注的病毒变种,并每周通报突变株监测情况。截至5月4日,共有142个国家报告发现英国突变株、97个国家报告发现南非突变株、56个国家报告发现巴西突变株。
来源:广州日报
广东医保三大目录
首次实现全省统一
广东有了全省统一的医保药品、诊疗项目、医用耗材目录!
随着8月15日起广东正式实施全省统一的、准入法管理的诊疗项目、医用耗材目录,“体外膜肺支持”、心理治疗、治未病项目、脑瘫与自闭症儿童等患者的康复训练等备受社会关注的几大方面纳入医保支付。
脑瘫、自闭症儿童等患者28个相关项目
纳入医保支付
广东立足患者综合考量,将更多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其中,备受社会关注的包括四大方面。
1.
促进中医药发展,诊疗项目目录共收录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132项,明确中医辨证论治的支付标准,明确将经络穴位平衡治疗、中医经络检测等11个治未病项目纳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
2.
进一步满足脑瘫、自闭症儿童等患者治疗、康复需求,明确将康复综合评定、平衡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等28个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
3.
医保部门与医疗机构谈判确定后,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4.
统一提高普通病房床位费的医保支付标准,普通病房床位费收费标准统一按照各地级以上市普通病房A级双人病房床位费的收费标准。
规范统一全省医保三大目录支付范围
近日,省医保局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诊疗项目目录(2021年)》和《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医用耗材目录(2021年)》,将于8月15日正式实施。
自此,广东省实施全省统一的医保药品、诊疗项目、医用耗材目录,进一步规范统一全省医保三大目录支付范围,方便参保人享有公平便捷的医药服务。这也是本省自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来,第一次出台全省统一的、实施准入法管理的诊疗项目、医用耗材目录。
精细化 以准入法管理两大目录
此前,广东熟悉的医保目录,严格意义上只有医保药品目录是全省统一的,其余两大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用耗材目录未能如药品目录一样。
广东加强医保精细化管理,制定准入法管理的目录,按照保基本和临床价值高、经济性评价优良的原则,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确定医保基金不支付范围与部分支付范围,制订了全省统一的以准入法管理的诊疗项目、医用耗材目录。
新冠“体外膜肺支持”纳入医保支付
记者了解到,广东科学研判精准施策,保持医用耗材目录稳定性。
首先是坚持医用耗材目录的稳定性。综合考虑监管和临床匹配需求,保持目录的稳定性,我省以国家医保医用耗材库中医保医用耗材的一级分类(学科、品类)、二级分类(用途、品目)和三级分类(部位、功能、品种)作为医用耗材目录的分类依据。
其次是全力支持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将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所需的医用耗材“体外膜肺支持”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来源:广州日报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温馨提醒
我院专科门诊、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中心)、住院部等已全面恢复诊疗服务,为减少人群聚集、做好疫情防控,医院推行非急诊病人全预约,先预约后看病。请来院就医的市民朋友按预约提醒分时段就医,到院后如实申报健康信息,并主动出示身份证与粤康码,以便快速配合完成流调及预检分诊工作,节约就医时间,同时要全程戴口罩,科学防控,安全就医。
主编:曾 宁
编辑:钟一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