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东莞启动残疾人普特融合教育事业

南方+ 记者

5月12日,东莞市残联举行“学前融合教育推广支持计划”项目启动仪式。据悉,东莞市学前融合教育推广支持计划项目,被纳入2021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项目,是东莞市残联“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具体举措。

省残联副理事长陈海龙,东莞市政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黄福泉,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陈伟贤,市残联领导班子成员等300人参加本次启动仪式。

仪式前,来自全国特殊教育届两位大咖——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的邓猛教授和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省特殊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黄志红博士分别以《校园融合倡导与融合文化建立》和《学前融合教育:精准支持,高质量发展》主题向大家介绍了融合教育的起源与发展、融合教育的重要性,旨在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融合教育观,认识到融合教育对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乃至普通教育都是有积极影响的。

仪式上,陈海龙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办好特殊教育”,国家连续出台《残疾人教育条例》和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广东省也印发了相关文件大力推动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

东莞市政府将“学前融合教育”纳入十件民生实事,将带动提升东莞持证残疾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有力拓宽残疾人受教育的渠道,更好地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同时,将融合教育提前到学前阶段,既开创了全省推动残疾人普特融合教育事业发展的先河,也有利于残疾人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主流社会。

“希望东莞市抓住机会,敢闯敢试,逐步积累扩展试点的实践经验,大胆构建学前融合教育支持和保障体系,争做全省学前融合教育的领头羊。”陈海龙说道。

仪式现场,陈海龙、黄福泉、邓猛、黄志红等嘉宾领导一同为东莞市“学前融合教育推广支持计划”项目进行亮灯,并为33所试点幼儿园授予“学前融合教育推广园”铭牌。

陈伟贤表示,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东莞市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保障,市残联积极配合教育部门探索具有东莞特色的特殊教育支持体系,提升公办特殊教育机构的服务力量,同时,培育发展民办残疾人康复教育机构,助力为残疾儿童打造集康复、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资源平台。

据悉,“学前融合教育推广支持计划”被纳入2021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该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为全市幼儿园培养融合教育种子教师1200名、培育发展33所融合教育推广园、培养100名融合教育推广导师,保证三年内,每年有100名特殊儿童在幼儿园随班就读,将有利于让更多人参与到融合教育事业中来,有利于支撑东莞市融合教育向纵深发展,保障东莞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助推东莞市完善特殊教育体系的建设。

陈伟贤表示,市残联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创新残疾人服务模式,深入开展“我为残疾人办实事”活动,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撰文】陈琬莹

【通讯员】陈旭培

编辑 毛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