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10个“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为弘扬南丁格尔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树立典型,激发抗疫精神,营造尊医重卫社会风尚,现选登广州市增城区部分护理工作者和护理集体的先进事迹。
增城区护理集体代表:
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 提高技术和服务能力
重症医学科救治的往往是全院最危重的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要求都很高。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全科护理人员大专学历达到100%,其中本科学历占80%以上,分别为6名护理管理者和3名危重症专科护士。一直以来,该科护理团队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近年来,科室引进了纤维支气管镜、俯卧位通气、血浆置换术、血液灌流、人工肝、经鼻腔肠管置入等新技术,并在增城区首次开展CRRT技术,至今成功救治1000余人次。对于血容量低、血压不稳定患者,除心率、CVP和有创动脉压监测外,团队还开展了PICCO监测。同时规范了联合上级医院ECMD团队开展ECMD救治转运病人的管理,这些技术的开展标志着重症医学科在疑难危重救治技术上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服务能力方面,在病区走廊设立家属留言许愿墙,关注、关心、关爱病人,了解患者家属心情,让家属在许愿墙写下对病人的祝福、祈祷、关怀;营造温馨护理环境,为患者制作生日贺卡、爱心卡,撰写ICU日记,帮助患者和家属缓解恐惧、焦虑和抑郁;开展延续护理,对转科/出院患者进行随访,为患者提供专业性的健康指导。
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 铿锵玫瑰守卫“第一道”防线
门急诊护理团队,是护理队伍中的“急先锋”“全能战士”。他们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以娴熟的护理知识,准确而又快速地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预检分诊,为最危险、最需要优先抢救的病人留下宝贵的生命“绿色通道”。
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护理团队由17名女性组成,平均年龄33岁,肩负着守卫“第一道”防线的重任:“120”院前急救、转运、院内急救及上转下收的病人转运工作等。
多年来,急诊护理组与医生配合默契,在无数次抢救中出色完成任务,确保生命绿色通道畅通无阻。2020年完成基层医院全年就诊量28万多人次,120出车614人次及院内抢救50人次。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区构筑起疫情防控网络。在此期间,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全体护理人员积极参与中心的每一项疫情防控工作。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科室独自承担了中心大门预检分诊及发热护理,同时还参与全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包括组建社区疫情三人小组、驻守隔离酒店、机场接机、核酸采样及新冠疫苗接种等。她们中,有的刚休完产假回来尚在哺乳期,有的家里小孩病了也顾不上,有的上完一天班又直接到集中隔离场所支援疫情防控。即便是连续6个月无休地开展疫情防控高强度工作,她们依然利用下班休息时间操练急救技能,在全年护理急救技术考核中获得全优的成绩。
增城区护理工作者代表:
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思微:信任消除了防护服带来的不适感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刘思微被安排到区委党校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彼时,区委党校被改造为集中观察场所,由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医务人员入驻。“说实话,我没有恐惧感,更不会退缩。”刘思微说,这是一种荣幸,更是责任和挑战。
一个非医疗机构的场所,短时间内要组建一个临时观察场所,无疑是困难重重。投入使用前期恰逢春节,清洁人员未能及时培训上岗,刘思微与同事身兼数职,清洁整理卫生、更换观察区被单、送餐、日常环境消毒、体温监测及问诊、医疗垃圾整理等。
疫情最紧张的时候,人员严重不足,刘思微在集中观察场所工作的同时参与机场境外人员的转运工作,最长时间达10个小时。不久,酒店隔离场所成为新冠疫情防控中一道重要的防线。刘思微毫不犹豫地踏上酒店隔离观察场所疫情防控的道路。
其间,曾有一位3岁观察儿童在傍晚时发烧,儿童的妈妈不同意就医,并要驻点医务人员协助购买清热解毒及退烧药物自行服药观察。得知情况后,刘思微穿上了防护服进入观察区,以一位母亲的身份与她沟通。在刘思微的努力劝说下,家长同意去医院就医。到达定点医院时已是夜间10时,刘思微担心夜间候医等待检验结果时间长,便将食物和水送去隔离观察室。儿童的妈妈焦虑情绪中流露出感动,半弓着腰接过食物并对她说:“太感谢你了,你辛苦了”。刘思微说,那一刻,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信任,让她忘却了防护服带来的不适感。
省水电医院王丽燕:24小时“On Call” 坚守抗疫一线
“‘非典’时我还年轻,和上次相比,这次底气更足了。” 作为省水电医院急诊科护士长,一名有着29年从业经历的“老护士”,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王丽燕再次挺身而出,带领护理团队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
急诊科作为第一道防控关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省水电医院被列为增城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后,医院指定发热门诊由急诊科负责管理,王丽燕是发热门诊护理负责人。从发热门诊的改建完善、物资配备、流程制度建设、出入口的管理,到制定分诊流程、护理流程以及人员培训等,各项工作千头万绪,王丽燕总是事无巨细,主动担当作为,严格督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除了发热门诊,急诊科作为全天开诊的前沿阵地,前来就诊的患者人员构成复杂和可能存在有隐秘感染性人员。王丽燕24小时On Call,带头及时修订工作制度流程、院感流程16项,把制度承诺从墙上“请”下来落实到护理工作中,督导急诊预检分诊不得有任何松懈,前瞻部署,以“全员覆盖”为目标,让全部来急诊就诊人员预检分诊时“三必查,一询问”,切实守好医院第一道防线。
2020年10月,医院需要改建发热门诊及重建妇女儿童院区发热门诊,王丽燕倾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从图纸设计探讨,到施工过程参与,再到建成后的布置投入使用,她每天都会来到现场,确保改建及重建期间发热门诊如期投入使用。
“哪里需要,我就往哪里去。”这是王丽燕的座右铭。她说,未来仍任重道远,将坚守初心、使命,把战“疫”经历转化为强大工作动力,努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南方医院增城分院邓秋花:将全部精力倾注于护理事业
自2004年进入南方医院以来,邓秋花一直保持着务实、执着、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护理事业上。
“她简直就是一个工作狂,和她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工作效率提高了许多,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高,护患关系融洽和谐。”与邓秋花搭档过的护士林玉英如是评价她。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作为南方医院的“老呼吸人”,邓秋花经历过“非典”,H7N9的暴发流行,累积了许多丰富的“作战”经验。眼看着感染内科护士长罗小琴为了筹备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忙得脚不沾地,她毫不犹豫地主动上前帮忙,出谋划策,帮助整理病区,培训考核支援人员等。
当原来的发热门诊护理小组长生病需退下一线休息时,邓秋花主动替班,持续关注病情发展动态,担负起责任人职责,靠前指挥,加强调度,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加强督导检查,及时现场解决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就这样,从年三十到年初十,整整十多天,邓秋花基本上都待在医院,尽心尽责。
在工作中,邓秋花还不断创新,将新技术应用到临床。如在院内首推PICC置管技术以及EKG的定位技术,减轻患者的穿刺痛苦。在病区工作中积极推行肺康复、八段锦健康操,促使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顺畅呼吸。通过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理念,就医患者满意度提高,获得医护患者的高度赞誉。
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卢梅娟:护理行业的“达人”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护理分会常委,广州市慢病管理委员会常委,广东省护理学会身心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常委,这些职务足以说明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卢梅娟过硬的护理本领,她称得上是护理行业的“达人”。
2019年底,已在广州工作15年的卢梅娟入职开业不足一年的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她来到后,立即承担医院护理部的全面工作,包括理顺工作流程、建章立制、制订《护理规章制度》《绩效分配方案》,完成护理人员招聘,承担护理进修人员统筹带教等。
在国际医疗部,面对年轻的90后护理队伍,卢梅娟带领分管的5位护士长,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整套护理工作制度、规范、流程、指引和常规。如何才能尽快地带领好这个队伍?通过现场跟班,她明白早交班才是重要的沟通时机,是前一天患者病情、治疗和护理工作最适合的概况和评价,同时能下一步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卢梅娟通过学习过的5W2H方法,教导年轻的队伍分析为何做、谁做、对谁做、什么时候做、在哪里做、做什么、如何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通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培养出善于思考的护理团队。此外,她还利用MiniCEX模式对新护士展开教学培训;组织护士开展品管圈活动;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历讨论;组织护士进行英语学习;落实急危重症应急演练,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强化护士素质培养,倡导全科护士树立“常常去安慰,总是去帮助病人”的护理理念。开科以来实现病人零投诉。几个月的时间,病区获得锦旗十几面,团队奖项5个,病人满意度高达99%。
区妇幼保健院姚洁贞:愿护理一生 不忘初心
自进入护理行业以来,区妇幼保健院的姚洁贞已经工作了20多年。“愿护理一生,不忘初心”是她的座右铭。
2016年,增城区迎来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出生小高峰。区妇幼保健院作为当时全区分娩量最多的医院,约占全区的40%。为应对小高峰,正值孕期上班的儿保科护士姚洁贞,即便怀孕9个多月,即将面临生产,她仍坚守在岗位上。“人手不够,虽然有些辛苦,平常工作中,遇到过来检查、生产的孕妇、家属都比较体谅,有时候帮小朋友抽血,家长就会说,不要碰到阿姨的肚子,阿姨肚子里面还有一个小宝宝,或者有时候人太多,打针照顾不到,他们也会说慢慢来,不要着急,小心一点,这些话听起来让她心里特别温暖。”
时间来到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姚洁贞加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她身穿白色防护服,带着护目镜,冲在前线进行咽拭子采集。有时面对需要做咽拭子的宝宝,戴着两层手套,把拭子伸进患儿咽峡部,于两侧扁桃体及咽后壁旋转擦拭不是件容易的事。姚洁贞说,每一步操作都比平日困难,担心会碰到宝宝娇嫩的喉咙。万一刺激到宝宝产生咳嗽,护士感染的风险成倍增加。
当增城区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后,姚洁贞被安排到疫苗接种工作岗位。她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做好疫苗管理工作。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熟练掌握专科知识及技能操作,为加快推进全民接种贡献自己一分力量。
区中医医院姚翠萍:党徽闪耀守初心 服务患者见真情
姚翠萍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护理专业,至今从事护理工作8年。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姚翠萍积极服从组织安排,取消春节休假,签下请愿书,主动回到工作岗位。当时,她被安排到发热门诊负责预检分诊。即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她仍义无反顾穿着厚厚的隔离衣,带着N95口罩和防护面屏为发热患者进行优质专业的护理。作为一名高度近视需要长期戴眼镜的人,她经常被雾气和汗水朦胧双眼,但是她克服困难,尽心尽力护理患者,得到了患者的称赞和认可。虽然疫情防控工作辛苦,但她产生了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
工作中,姚翠萍秉持共产党员的初心,始终坚守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急诊科急救护士,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120”出车、危重病人的处理或者醉酒患者的吵吵嚷嚷。她深知,在这样一个岗位,如果带有个人情绪,或者不能与患者感同身受,根本体会不到患者及家属的焦急心态。因而她在日常学习中注重语言的练习,确保与患者的言语沟通清晰流畅、简明易懂,同时不断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她说,这两项工作将会贯穿整个职业生涯。
工作之余,姚翠萍还努力奉献自己,按时参加“三会一课”,做好课堂笔记,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履行党员义务。在2020年疫情期间,她积极加入增城区同心党员服务队,参与社区组织的抗疫宣传活动。
石滩镇中心卫生院廖紫萍:用所学、用真心、用仁心去服务
廖紫萍在石滩镇中心卫生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已有16年。一直以来,她以良好的医德、优质的服务和勇于吃苦耐劳、忘我工作的精神赢得了身边同事的尊敬和患者的信赖。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医院领导安排廖紫萍带领几位同事提前进驻隔离酒店,她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迅速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布局、流程、各种物品准备等,使得隔离酒店的后续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
在酒店隔离场所,除了接收来穗及入境人员,做好健康监测和采集核酸标本以外,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为了阻断隔离区无法预知的感染风险,廖紫萍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小时到岗,事无巨细地准备各种物资,全程监督,实时与污染区工作人员保持联系,严防死守各个环节,对进入污染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防护密闭性的检查。当大多数工作人员完成工作后,她还要到各个工作区域再次检查确认,不敢有丝毫懈怠。
为了提高隔离区医务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防控意识,廖紫萍定期为他们进行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学习、突发疾病急救演练、穿脱防护服、手卫生等培训。
隔离人员长期单独封闭在一个房间内,情绪难免会出现波动,她总是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给他们打电话,给予心理疏导,展现人文关怀。待人如己亲,细心真诚的付出,换来了一封封客人的感谢信。“他们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感激让我感到无比欣慰,让我瞬间感觉到一位医者的责任和荣耀。正是这些真情的流露,一次次激励并鼓舞着我用所学、用真心、用仁心去服务每一位入住人员。”
新塘医院詹桦:不忘初心 不负党员使命
詹桦,副主任护师,从事护理临床工作39年,是新塘医院综合内科护士长。虽然年近六十,但是,她曾写过这样一句话:对于护理事业,因为我热爱,所以我将毕生奉献之。她用朴实的话语,坚定的行动,践行着党员的初心使命和护理工作者的职责。
2020年1月28日,新塘医院被指定为疫情发生地来穗人员集中医学观察点。任务一下达,医院立即启动医学观察留置区的筹建。詹桦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医学观察留置区的护理负责人。病区清洁、房间布置、物资准备、团队组建、人员培训、流程制定……在詹桦的带领下,经全科医生护士和后勤、清洁、保安等人员的共同努力,不足48小时就完成了密切接触观察区建设。随即,第一批密切接触者入住。
作为第一批进入密切接触观察区的医务人员,詹桦一进留置区,马上逐一查房,挨个了解入住人员情况和他们的生活需求,及时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不安情绪。几天后,詹桦按照上级部门的紧急部署,进驻新塘医学观察隔离酒店工作。为减轻团队的工作和心理负担,詹桦带头执行各项工作,并给予同事们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疏导。她率先垂范和勇敢无畏的精神,感染着团队医务人员,并与她一样坚守岗位,认真履行医务工作者的职责。
去年3月份,为了响应政府复工复产要求,詹桦领导的护理团队在完成外派工作同时,积极投入到异地科室重建工作,并于2天后完成48张住院病床的重建,恢复综合内科收治病人业务,缓解周边群众看病难、住院治疗不便的情况。去年5月,积极建立新塘医院MMC控糖微信群,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糖尿病治疗、饮食、运动等健康教育服务,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达标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
39年的职业生涯中,每当病人需要或有突发事件发生时,詹桦都是毅然选择冲在岗位最前沿。她说,这是护理人员的使命所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