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婷婷:“我在患者眼里,看到自己的成长”

医聊所
+ 订阅

赖婷婷是中山市三乡医院普外科的一名护士。相对于从业超过10年的资深护士来说,2017年入职的赖婷婷或许护龄尚小,但却获得了不少患者好评。

“我是一个年轻的护士,从懵懵懂懂的实习护士到不断跟班学习,再到独立收治患者。护士这份工作给我了非常大的职业成就感,从无到有,一步步建立我与患者的信任。我在患者眼里,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赖婷婷说。

赖婷婷(右一)

赖婷婷(右一)

抢救、守护烧伤患者

在普外科,赖婷婷日常接触最多的患者是烧伤患者。每当遇到烧伤患者入院,普外科几乎成了半个“急诊科”。“因为烧伤患者往往非常紧急,需要抢救、急救。”赖婷婷说。

上岗之初,赖婷婷曾遇到一个因煤气爆炸而重度烧伤患者。从患者入院前,全院的护理人员就被告知全员戒备。因为烧伤往往是突发意外,在120救护车抵达前,无法全面获悉患者的数量及严重程度。担心人数太多,医院只能提前戒备。

当天,一个几乎全身烧焦的小伙子被送入院。为了抢救,几乎全院出动,多学科抢救。“患者全身烧焦,我无法找到血管打针,也无法正常量血压。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我必须完成我的任务,压力非常大。”赖婷婷回忆,但从抽血打针再到气管插管,赖婷婷还是顺利配合医生完成了任务。

而在普外科住院部,让赖婷婷最上心的群体也是烧伤患者。

赖婷婷说,烧伤患者往往恢复周期长,在烧伤后一周出现水肿,烧伤脸部的患者眼睛肿得看不清人脸,每一次护理只能听见护士的声音。“我们能做的是多一些体贴和关怀。问他扎针疼不疼,嘱咐他们多吃高蛋白食品补充能量。”赖婷婷说,水肿过了后,伤口会开始结痂、脱落,由于不同体质的身体,留疤情况各不相同,烧伤的患者往往非常焦虑,每次查房,他们雷打不动地问:“护士啊,我这会留疤吗?”

患者伤口结痂脱皮需要3-4天,非常痒。看到患者伤口发痒,赖婷婷会给他们涂点烧伤膏,缓解搔痒。

为了减少留疤的可能,赖婷婷和同事常常千叮咛万嘱咐,“别挠伤口,多喝牛奶,尽量别走出烧伤病房,病房里消毒杀菌,可减少感染,降低留疤的可能性。”

看见患者康复顺利,赖婷婷常常感到满足、欣慰。

一个停不下来的陀螺

一上班,赖婷婷就像一个停不下来的陀螺。每天早上7:30到岗,给病人进行晨间护理、清理患者的床头柜,与上一班的同事完成交接班后,又马上跟着护士长、组长查房了解病人情况。

从9:00开始,由于需要输液的患者非常多,打针输液,手脚不停歇,赖婷婷要一直忙到12点多。中午空出30分钟吃饭后,又马上需要接收新病患入院。

作为普外科住院部的护士,赖婷婷经常忙前忙后没有按时吃饭。在值班室的患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许多患者都是些叔叔阿姨,他们看我就像看自己孩子似的。他们会悄悄把小点心、小饮料放到护士站,体恤我们、关心我们。”赖婷婷说。

“我喜欢这份职业,虽然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但家人也支持我。”赖婷婷说,“小时候生病住院,护士给了我温暖,现在长大了,轮到我给大家传递温暖了。”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曾艳春

【通讯员】陈立群

编辑 李姗恒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