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圩镇位于郁南县西北部,西与广西龙圩区广平镇、大坡镇接壤,总面积166.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万人,下辖22个村(社区)、151条自然村。
“桂圩”因曾经是两广地区最大的肉桂交易市场而得名,素有“肉桂之乡”“荔乡”“粮仓”的美誉,是著名的郁南“四一八”武装起义策源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老区镇,有着悠久的红色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红色,象征着激情,悠悠桂河,赓续流淌着革命先辈的红色血脉;古色,焕发出生机,千年古樟,承载和见证着乡村振兴的美丽蝶变;绿色,孕育着希望,十万亩桂林,谱写叙说着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奋斗故事。
去年以来,该镇围绕“红色文旅,桂美桂圩”的目标定位,全面实施“美丽圩镇”创建行动。对标《云浮市美丽圩镇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和《云浮市美丽圩镇“10个一创建方案”(试行)》要求,举全镇之力,以“六个注重”的工作举措加速推进美丽圩镇建设,进一步促进圩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不断优化提升圩镇人居环境和发展水平,开启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新篇章。
注重规划先行,描绘美丽圩镇“新画卷”
该镇结合云浮市美丽圩镇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指引要求,从去年9月开始,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实地进驻,立足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际,深度挖掘本地红色历史人文和乡土特色,高标准编制美丽圩镇创建专项规划。
一是扩大圩镇规模,圩镇面积扩大至3倍,达3.1平方公里,充分发挥龙岗村的旅游配套功能提升辐射到圩镇及周边村群众,空间布局更多元化,圩镇功能辐射更广。
二是完善功能分区,以X473线圩镇段为发展主轴,桂河碧道为景观轴,划分红色文旅片区、田园综合体片区、桂河碧道景观公园片区、农贸市场商业片区、桂城大街特色风情街区和居民生活区等多片区,优化完善区域功能,打造“两轴多片区”的城镇空间结构。
三是制定项目规划,将涵盖了主街风貌、景观节点、民生设施、环境卫生、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道路交通规划等七大类共40多项建设项目规划,按长远目标与当下短板,兼顾历史文化与群众需求,以着力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为方向,明确圩镇项目建设时序,使美丽圩镇建设提速增效。
注重文旅融合,畅游红色旅游“精品线”
该镇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基因薪火相传。龙岗村是“三罗”革命第一村,获评为全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十大魅力古树乡村,建成了红色党员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和全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正在申报3A旅游景区。
通过引入红溪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驻经营,桂圩镇巧妙发掘本地特色元素,将红色文化资源、教育阵地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有机融合,开发一系列集研学体验和游玩的红色旅游产品,累计吸引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和省内外游客50多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超5000万元。特别是今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参与体验的人数实现跨越式增长,正逐渐成长为全市具有鲜明特色红色教育品牌。
目前桂圩镇正计划以龙岗村为起点,将本镇9个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其他有文旅价值的单位串点成线,致力打造一条集红色教育、红色体验、红色研学、悠闲观光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注重产业支撑,实现三产融合“富裕梦”
该镇充分发挥本地优质农业资源禀赋,奏响产业优先的“三部曲”。一是擦亮老牌产业,桂圩肉桂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上乘,全镇种植面积达10多万亩,年产值近2亿元,将肉桂产业作为强镇富民兴村的主导产业,目前已成为桂圩镇“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项目;成立肉桂种植、收购加工等合作社13家,郁南县庆财香料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的香料及桂油,正是以肉桂为原料经精深加工而成的产品;规划打造肉桂展示馆,肉桂主题公园、肉桂科普园,30亩肉桂产业基地、300亩优质肉桂育苗基地、3000亩肉桂种植示范基地“一馆两园三基地”肉桂产业项目。
二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镇完成土地流转8500多亩,大力推广香荔、蜜丝枣、百香果、香蕉等示范种植和肉鸡、蛋鹌鹑等现代家禽养殖,培养蔬菜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规模经营发展,温氏家禽高效生态养殖小区、顺诚畜牧蛋鹌鹑养殖、鹌鹑种苗孵化基地等一批养殖项目带动群众和村集体稳定增收,一二三产业融合成效明显。
三是开拓新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红溪谷电商服务站在疫情影响下另辟蹊径,利用直播带货等多种网络销售模式,示范带动本地特产农副产品销售60多种,累计创销1600多万元,农产品销售增收100多万元,村集体年均增收35万元,辐射带动本地村民和贫困户就业达1200多人次,在全省农村电商比赛中荣获银奖,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和港澳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
注重功能完善,唱响城乡融合“协奏曲”
该镇共投入3000多万元,持续补齐道路交通、农贸市场、污水收集等民生短板,配强教育、医疗、养老、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对圩镇主街道铺设柏油路面、排水和线路管网,完成“三线”改造4000多米,增设停车位和交通标识,完善道路功能;农贸市场实施外立面及内部改造,实现“颜值”“内涵”双提升;建成示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省二级综合文化站、图书馆、文化馆分馆、文明实践站和新建4座高标准圩镇旅游公厕、18个垃圾分类收集点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龙头山森林公园、桂河碧道、农业公园等休闲设施;圩镇人居环境短板逐项补齐,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和城镇品位持续提升。
注重文明创建,提升美丽圩镇“新颜值”
该镇持续开展圩镇环境“三大革命”,开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和组建镇行政综合执法办双管齐下整治“六乱”行为,成立七个工作专班,在市场秩序整治、垃圾污水治理、圩镇绿化美化、基础设施提升、农贸市场改造、三线管网整治、平安法治治理等方面发力集中治理,组建一支12人的城市综合执法监管队伍对“六乱”进行日常巡查维护,达到干净整洁、平安有序标准。通过出台《桂圩镇风貌管控规定(试行)》《桂圩镇居民公约》《桂圩镇推行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共建共管共治的制度,持续维护“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文明圩镇容貌。
通过广泛开展集中宣传、签名承诺、志愿参与等活动,圩镇群众思想变通了、人心变齐了、路变宽了、景变美了,商户和住户群众变身志愿服务宣传员、监督员、调解员,积极参与圩镇建设的各个环节,大大凝聚了智慧和合力。
同时,该镇对入圩镇主路口、牌坊街、桂城大街、桂河碧道等重要节点实施绿化美化亮化提升,对商户人行道、招牌广告、建筑立面进行特色化风貌改造,重点打造牌坊街红色文旅主题墙、肉桂主题雕塑和肉桂产业展示馆等观光打卡点,让红色文明圩镇的高颜值越擦越靓,名气越传越响。
注重党建引领,激活微网格治理“神经末梢”
该镇坚持“一统揽、两作用”,充分发挥镇党委统揽,头雁带党员和党员带群众的引领作用,用党的指挥棒指挥美丽圩镇建设全过程。
全镇党员干部主动请缨作战,列出美丽圩镇建设作战图,细化100多项工作任务,举全镇之力参与圩镇建设。全镇现划分有大网格1个、中网格22个、小网格98个、微网格120个,把全镇30个党支部、1093名党员划分到各级网格中。
该镇深入推进“微网格”治理,一是实施“雪亮工程”,在街道主要路口安装治安摄像头,由微网格治理服务中心实时监控;二是实现一张网全覆盖,将圩镇版图划分15个“微网格”,配备15名微网格员和45名联络员共同参与美丽圩镇建设全过程;三是创建“微网格”积分兑换超市,群众通过参与社会治安、公益美德、乡村建设等获取“积分”兑换奖品。通过三项举措最大化发挥“微网格、大治理”的效能作用。
如今,该镇美丽圩镇建设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城乡功能变“全”彰显“同建”;干群心属变“齐”推动“同治”;人居环境变“好”实现“同美”。去年以来,该镇成功承办全市党员教育管理暨镇(街)党校建设现场会、全市中小学研学时间教育现场会暨劳动教育工作推进会,被评为“广东省卫生镇”。圩镇内的桂圩村荣获全国基层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组织振兴试点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拟推荐对象)等4个“国字号”荣誉。
桂圩镇党委书记刘炳荣表示,该镇将认真贯彻落实《云浮市美丽圩镇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精神,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按照《桂圩镇美丽圩镇建设三年专项规划纲要》,以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精气神,纵深推进美丽圩镇创建工作。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王谢思齐
【通讯员】叶锦生
【供图】桂圩镇人民政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