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开平有座泪目碉楼,墙上竟然有封绝笔书

赤坎古镇
+ 订阅

对于广东省开平市,想必网友们并不陌生,此地的“碉楼与古村落”已于2007年入选第31届《世界遗产名录》,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这些百年碉楼中西合璧,美轮美奂,且每一座都有其个性化的名字及一段沧桑的故事,耐人寻味,其中,在开平潭江边上有一座特别的碉楼,参观者既被感动得泪眼婆娑,又愤青得咬牙切齿,一起前往观摩一下。

开平南楼位于开平市赤坎镇腾蛟村,建于1912年,楼高七层,是当时开平司徒氏人为防御盗贼而兴建的。

但是,76年前,就在这座南楼里面,发生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件。1945年4月,日本鬼子投降、中国的抗战胜利已成定局,集结在海南、湛江一带的日军为了尽快逃离,必须打通南路干线,开辟直通阳江、阳春的捷径,连接成一条由雷州半岛向广州撤退的交通要道,再由广州往北撤回日本。

位于开平赤坎镇的腾蛟村,是三埠赤坎潭江河段的枢纽,是日军撤离路线的必经之路。就这样,面对凶残的敌人,赤坎人民组成自卫队进行誓死抗击,并掩护乡亲们撤退,其中有7名热血青年奋不顾身留在南楼上坚守八天七夜。

1945年7月16日晚上,因敌众我寡,南楼不幸被日兵包围并封锁了,7人就被围困在里面,外面的乡亲手无寸铁,不能前往救援。七勇士利用简陋的武器装备与敌人展开战斗,日寇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想劝降7名队员,又动用大炮小炮对南楼进行轰炸,开始是在对岸用小钢炮打过来,只是打了几个洞,但是没有攻下,后来就移到北岸,用大炮打过来,结果也没有打塌。就这样,敌人轰炸了几天,南楼上的勇士弹尽粮绝,甚至连一滴水都没有,即便他们在楼顶把空碗倒过来求援,都无济于事。

见南楼久攻不下,日寇广州总指挥部军官怒不可遏,无视国际公法,竟利用毒气攻楼,七勇士生命危在一旦。

此时,七勇士已经知道乡亲们顺利撤离了,自己也完成了使命了。南楼上留下了他们的亲笔遗书:“我等坚守腾蛟,历时多日,未见救援,敌人屡劝投降,我们虽不甚读书诗,但对于尽忠为国为乡几字,亦可明了。现在我们已毙敌十六名,亦已及相当代价,现在我们各同一心,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六月十五日自杀于腾蛟南楼,留语后人,祈敌退后,将此情况发表报纸上,则同仁死亦心甘矣。”

7人留下遗书后,估计是还未来得及自杀殉国,就被毒气弹熏晕,后被俘。日寇把他们押解到赤坎镇司徒氏图书馆前,吊在榕树上进行严刑拷打,最后竟全部残忍肢解,抛尸潭江。

就这样,七勇士壮烈牺牲,血染潭江,尸体顺江流下,乡亲们看到尸体捞起来,才知道他们全部牺牲了,大家都悲愤不已。

抗战结束后,为了让后人铭记南楼七烈士的故事,海内外的赤坎人一起筹款,建起一座纪念园,7个年轻人的名字,已经镌刻在石壁之上,他们的事迹也镌刻在赤坎人的心中,永不磨灭。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碉楼已千疮百孔,伤痕累累,可以从这些密密麻麻的弹孔想象到当年战斗的惨烈程度,当年悲壮的一幕似乎历历在目,参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南楼前,七烈士的遗像坚定地站在一起,目光如炬,充满着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七烈士与英雄的南楼一起,雄立于天地间,与山河同在!

来源:行走广东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