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决战姿态集中攻坚 打好营商环境翻身仗——奋力提升凤泉湖高新区营商环境

南方+

凤泉湖高新区。

凤泉湖高新区。

对潮州而言,优化营商环境已是迫在眉睫、人心所向、没有退路。”这是潮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释放出坚决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翻身仗的强烈信号。

近日,潮州市出台《潮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更为我们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凤泉湖高新区作为潮州市新兴产业平台,在政策叠加、服务效能、软件配套、硬件基础等方面可塑性更强、契合度更高,有着明显的后发优势,更应该乘势而上、起而行之,坚决走在“打好营商环境翻身仗”战线前列,以“壮士断腕、刀刃内向”的勇气和力度,主动对标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标准,与最好的比、同最强的赛,全力打造政策环境更实、软环境更优、硬环境更好的营商环境

顶层设计,解决“难点”,点燃“动能”

“各自为战”“找不到北”……这是企业不时的感叹,究其根源在于缺乏“一盘棋”的思想重视,未能形成真正强大的内生动能。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优化营商环境必须主动站位、主动补位,凤泉湖高新区第一时间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发展质量座谈会,研究部署高标准成立工作领导组,做到主要领导牵头冲锋,铸造“主心骨”;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统筹协调,充当“首席服务员”;党员干部主动下沉、靠前服务,形成“头雁效应”;探索在重点项目成立临时党支部模式,“把支部建立在项目上,让党旗飘扬在工地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构建起上下联动、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强大合力。谋划出台《凤泉湖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列出《行动清单》,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到位、责任到人。设立营商环境服务专线,探索建立营商环境“第三方”观察员制度,倒逼营商环境提升。建立“大招商”机制,建立专门招商机构,建强招商队伍,全方位、多维度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开展季度、年度考评,推进“以评促改”和“以评促优”,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前端发力,打通“堵点”,重塑“经络”

去年,碧桂园智能卫浴产业园“年产100万件(套)节水智能盖板生产项目”,创下了“单日办三证”新纪录,成为潮州市第一宗“拿地即开工”的建设项目,跑出独有的“凤泉湖速度”。这仅仅只是开始,后续仍需深耕细作,久久为功。

碧桂园智能卫浴产业园“年产100万件(套)节水智能盖板生产项目”,创下了“单日办三证”新纪录,成为潮州市第一宗“拿地即开工”的建设项目,跑出独有的“凤泉湖速度”。

“发力千钧,着力一点”,这一“点”便是快速便捷好办事。以此为着力点,继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推广“拿地即开工”模式,借力“潮州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系统”,平行办理,压缩时间,实现拿地即驶入建设“高速路”。瞄准“全市一流”目标,围绕“突出改革创新、突出业务流程再造、突出数据共享应用、突出利企便民服务”四个重点,建设“凤泉湖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植入一体化信息化系统,探索新技术在智慧政务建设中开展试点应用。强力推进“一网通办”攻坚行动,做到四个加快、四个转变,即:加快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行重点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加快推行帮办代办机制、加快推行“好差评”制度,探索推进政务服务从“并联办”向“套餐办”转变,从“跑一次”向“不见面”转变,从“找局室”向“找大厅”转变,从“现场办”为主向“网上办”为主转变,打造凤泉湖政务服务新高地。

宾至如归,消除“痛点”,传递“温情”

市场经济就是候鸟经济,哪里的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产业就在哪里兴。

凤泉湖致力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服务质量体现营商环境软实力。坚持从企业和群众需求出发,当好“店小二”,做好“引路人”,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支持,探索针对园区企业专门出台超出“普惠政策”的扶持政策。优化坐实“企业吹哨、部门报到”“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制度,完善政企沟通机制,举办“政企面对面”“茬话汇”等活动,以“开门找茬、现场问诊、帮办代办”方式,广泛征求企业诉求,解决疑难问题。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打造“人才驿站”,强化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动,帮助企业引进硕博等高端人才,积极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适时举办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潮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帮助园区乃至全市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深化诚信建设,开展“微笑相迎”“尊企爱企”等活动,加强信用信息归集梳理,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与信用奖惩体系,构筑诚实守信发展良好环境。

优化配套,打造“亮点”,争当“标杆”

经过多年发展,凤泉湖高新区从“一片白地”逐渐锐变为“一座新城”,可对标先进,仍有不少硬件短板尚未补齐

“水深则鱼跃,城强则贾兴”。如何拴心留人,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园区品质是关键。因此我们要从历史脉络寻入,找出源头、解开症结,推动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实施“接盘兜底”和“腾笼换鸟”工程,着力处理好土地盘活和项目烂尾两大遗留问题,给园区发展腾出空间,注入活力。围绕潮州市“打造千亿陶瓷产业集群”这一主线,加快推进陶瓷及先进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建设,以大平台建设吸引大项目建设,通过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切实提升园区吸引力和产业承载能力。以凤泉湖小学及附属幼儿园、卫生院、人才公寓、生态公园等“十大项目”为载体,不断完善园区教育、医疗、公共交通、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实施绿化、美化、亮化“三化”工程,全力优化园区功能配套,全面提升园区发展优势。在开发建设同时,融入人文关怀、低碳环保、生态宜居、5G互联等要素,打造高品质硬件载体,让“智慧”与“生态”成为园区新标准和新亮点。

凤泉湖致力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陈锦辉(作者单位:潮州凤泉湖高新区管委会)

编辑 甘甘
校对 黄买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