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资讯 | 分享促思,探讨促行——记映月第六小学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大会学习分享报告会

南海区家促会
+ 订阅

稿件来源:桂城街道映月第六小学     微信公众号

稿件录入:南海区家促会桂城办事处    周适

分享促思

探讨促行

映月第六小学第十四届

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大会学习分享报告会

班主任的成长,不仅需要自身的实践与积淀,更需要名师的引领。5月7日下午,由王惠乾老师为映月第六小学全体班主任带来了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大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新时代班级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德育一体化与班主任心理干预技能提升研讨会的学习心得分享交流报告会。

王惠乾老师对魏书生老师的《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李镇西老师的《学生教我当老师》、杨卫平老师的《家校共育,让成长更丰厚》做了细致深入的汇报分享,令在场的老师们久久回味。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魏书生

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现任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校长,辽宁省盘锦市魏书生中学第一校长。

魏老师认为所有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完成的,谈及自我教育,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首先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自我定向,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让学生找到起点,认认真真,不攀不比,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做好学习计划,把握学习节奏,掌控好时间的使用。

其次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每个人都有上进的一面,也有懒散的一面。引导学生分析自己,鼓励他们用大我管理小我,宽容的我管理狭隘的我,这就是迈出自我教育的第一步。一旦新我战胜了旧我,内心产生愉悦感、幸福感、成就感、尊严感,这些情感就会成为学生继续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从而迈出自我教育的第二步。

最后魏书生老师谈到了改革创新不能太急于求成,优点长处要微创新,一点点进步。将所有优点养成形成一系列习惯,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

《学生教我当老师》

李镇西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新教育研究院院长,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教师”。

《学生教我当老师》是李镇西院长带来的讲座,整场讲座没有高深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教育故事,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教育智慧串联起来。李镇西院长告诉我们“让学生教我们当老师”有两个途径,一是主动向学生学习,新生进校第一天,就请学生给他写信回答三个问题:

1.你以前的老师有什么值得李老师学习?

2.你有什么优点值得李老师学习?

3.你能够为新班做点什么?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李院长也经常邀请学生们给他写信提建议,一封信就是一面镜子,老师从中看自己的不足,也看到学生对老师的希望。

二是受学生监督。师生间要建立平等的关系,和学生一起民主地确立制度,把监督与约束机制建设作为民主教育的过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家校共育,让成长更丰厚》

杨卫平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河南省首届最具影响力班主任,全国知名班主任,河南教育新闻人物。

特级教师杨卫平老师讲座分享《家校共育,让成长更丰厚》,深度剖析了家庭教育现状,并提出家校共育五原则:及时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保护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共识性原则。讲座中,杨老师提出:家校共育是一门课程。教师应当打开心灵,获得家长支持,通过家校合力,促进学生成长,借助家长学校,创建交流平台,最后创造动人的共育故事。杨卫平老师自身的教育故事,细致入微地为教师的具体行动阐明方向,用爱温暖着学生,同时也感动着在场的所有老师。

在分享会的最后,周惠玲主任做了总结寄语:细节成就爱,做有温度的教育人; 提升自我,做有深度的教育人; 实事求是,做有高度的教育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漫漫教育之路上,

我们扎根在沃土,

走稳前进的每一步,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对于走过的每一天,

我们都动真情,付真心,

愿所有花开,都不负归期。

映月第六小学

行起于正  达成于雅

品质教育.学在南海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