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最伟大的法学家之一萨维尼曾将“检察官”誉为“法律守护人”,这一职业不变的初心,是对公平正义的矢志追寻。今年是宋颖从事刑事检察工作的第十年,作为东莞市人民检察院二级检察官的她,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这既是一份荣耀,也是一份鞭策,激励着她继续带着初心前行。
秉持“过得硬、求极致”的精神
“我小时候喜欢看探案类的节目,崇拜华人神探李昌钰。他可以用蛛丝马迹重建案件现场、还原真相,进而让凶手俯首认罪,这种专业能力让我惊叹。”出于对刑事侦查的热爱,大学时宋颖报考了“小众”的刑事科学技术专业。
大学四年生活中,宋颖参加了模拟法庭、辩论赛等学习实践,渐渐发觉了自己在逻辑思维和思辩能力方面的优势,表达能力也较为突出。“我想如果我能把掌握的刑事科学技术知识融入到刑检工作,两者可能会相得益彰,所以一毕业就坚定地考入了东莞市人民检察院。”
职务犯罪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也是党和国家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职务犯罪手段的日益翻新,专业化、智能化的趋势明显,加之对象通常为高知分子,具有较强的反侦察能力,因此也对办案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十年来,宋颖办理了一大批有较大影响的疑难复杂案件。其中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办理某燃气公司董事长李某某等人的受贿案。
“当时的一审判决将李某某等人的受贿罪改判为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因为适用法律错误导致量刑畸轻,所以我们依法提出抗诉。”宋颖回忆当时的过程是很艰辛的,不仅要复核重要证据、自行侦查固强补弱,还要得到省检的支持,上下联动才能最终成功纠正。
“虽然前前后后为了一个案件用了7年时间,但效果是好的,彰显了检察机关反腐倡廉的力度与决心。”宋颖说。
“徒法不足以自行”,随着办理的案件愈多愈难,宋颖渐渐明白每个案件的背后都是靠人来支撑,她也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成就感和自豪感——作为人民检察官,对待每一个案件都秉持“过得硬、求极致”的工匠精神,用心用情雕刻法的尺度、打磨理的适度、释放情的温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检察官不只埋头阅卷,还要站起来能讲
翻开宋颖的履历表,除了多次荣获省、市级“优秀公诉人”、先后入选“广东省业务尖子人才库”“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检察人才库”、被评为“东莞市先进工作者”等本职工作上的殊荣以外,还能看到诸如“征文比赛一等奖”“演讲比赛一等奖”“普法宣讲先进个人”等“副业”方面的突出成绩。
宋颖认为,新形势下对于检察官能力的要求又上了台阶,不仅要埋下头阅卷,更需要站起来能讲,“不断到学校、企业去普法,职能才会更立体,也是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重要体现。”
为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时,可以更好地宣讲、落实保护民营经济11项检察政策;送法进企业的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司法诉求,帮助企业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仅2020年,宋颖就赴东莞万科公司、东莞以纯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企业开展普法宣讲数次。在她看来,这也会让自己立足于当下,激发更高远的追求。
对外,她是普法送法的“积极分子”;对内,她还是检察业务扎实的“学习榜样”。
针对如何在东莞地区构建高效、顺畅的监检法衔接机制问题,宋颖牵头制定《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东莞市人民检察院关于职务犯罪案件指定管辖的暂行规定》《职务犯罪案件办理的程序性暂行规定》等工作制度,更好地促进检法衔接;编辑《职务犯罪案件法律汇编》手册,解决职务犯罪检察工作工具书欠缺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两级院职务犯罪检察工作质效,她还以“大要案庭审应对”为主题,在2020年东莞市刑事检察业务培训班上作专题授课。
“在我从事刑检工作的第十年,能够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的荣誉,对我来说是非常受鼓舞的”,提及获奖感受,宋颖说,“我知道这份荣誉不只属于我一个人,我不过是成百上千的东莞检察人的缩影。我们每个人都饱含检察情结、赤子之心,同时也参与、见证、推动着中国法治化的进程,这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记者】于羽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