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典籍里的中国》第四期以《本草纲目》为切口聚焦中华医学典籍,通过“时空双向互穿”的独特方式,不仅让今人回到古代叩问先贤,也让李时珍穿越到当下,弥补了他未曾亲眼见证《本草纲目》刊刻出版的遗憾。一起来了解李时珍是如何不畏从医难、著书难和出书难,历经近三十年修撰巨著的动人故事吧!
中华医学典籍《本草纲目》是先贤李时珍历经近30年著就而成,可惜的是,他却未曾亲眼见证书籍刊刻出版。近日,在《典籍里的中国》节目,撒贝宁穿越千年时空,带领“老年李时珍”来到了《中华医藏》的一间资料室。白发苍苍的李时珍将《本草纲目》捧在手里,轻轻地将它翻开,动情道:“这一刻,我等了一辈子。”
历经近30年
李时珍著就《本草纲目》
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幼年时体弱多病,从小便深知生病的痛苦,立志要成为一名医者。跟随父亲行医期间,心中萌生了重修本草的想法,他书采八百余家,考证诸家本草,在前人的基础上增补内容,对记录的错误、封建迷信等发表自己的观点。
踏万水千山,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
李时珍历经近30年,终于修撰成这部医学巨著。
《本草纲目》全书共计52卷,近190万字,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这种编写体例,开创了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
写书难出书更难
《本草纲目》修订十年才刊印
令他没想到的是,刊印本草比修本草还难,由于刊刻工程浩大,李时珍数次寻找书商刊刻均被拒绝,为了《本草纲目》得以惠及百姓,李时珍不远千里,找到文坛泰斗王世贞求序,多次拜访虽得王大人作序,但事关百姓健康,李时珍决定对本草再加以修订,这一修就是十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本草纲目》刚刻成,李时珍仙逝,未亲眼见证书籍刊刻出版。
《本草纲目》引世界关注
达尔文称其“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书商胡承龙刊刻的《本草纲目》被后世称为“金陵版”。
此后《本草纲目》又历经多版,甚至传到了东洋、西洋,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多次引用,并将之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1953年,李时珍的肖像被镶嵌在苏联莫斯科大学新落成的校舍,和李时珍并列的还有牛顿、哥白尼、居里夫人、达尔文等科学巨匠。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5月公布的“世界记忆名录”中,《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一并被收录,也是仅有的两部中国中医药典籍。直至今日《本草纲目》仍是中医案头必备的典籍之一。
网友纷纷留言致敬
看到李时珍“穿越时空”弥补了毕生遗憾,无数网友纷纷落泪:“多希望他能真的看到”、“向李时珍前辈致敬!”■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中医药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