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时,苏敏决定驾上自己的车,独自往南方开。
去年9月,疫情稍稳定,苏敏便迫不及待地出发。从郑州启程,途经成都、大理等20多个城市,累计行程7000多公里。
苏敏在桂林
她自学制作短视频,将旅途上的点滴发到网上。通过她所分享的日常,大家知悉她的自驾游,也从她的口述中得知,这是一个刚从前半生中逃脱的中年母亲。
苏敏离家自驾游,追求独立自我的故事渐渐走红网络。4月,她登上纽约时报,国内外无数网友为之感动,并鼓励她继续前行。
56岁离家自驾游
苏敏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是拿着摄像头拍帐篷外的风景。
“听见没有?叽叽喳喳的鸟叫声,还有潺潺的河水流动声,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如今的她已经能熟练地对着镜头分享起自己的感受。每天从不同风景中醒来,是她前半生从不敢想的事情。
今年3月,苏敏接拍了一支广告。在广告中,她和明星、作家、时尚博主同时出现,像此前30多年家庭生活中无数次上演的那样,她手里握着一只蒸汽熨斗。她对着镜头说:“我叠过73219件衣服,这一次,只为自己收拾行囊”。
去年9月,苏敏第一次为自己的远行收拾行囊。她参照网上自驾游博主给出的经验,有条不紊地准备行李:锅碗瓢盆、便携式煤气罐、小冰箱、太阳能蓄电池,四季的衣服……但具体要去什么哪里,苏敏其实心里没谱。
这些年,她一直着急地等待,等着退休,等着女儿长大结婚,等着孙子进入幼儿园。“再等下去,我不知道人生要怎么活了。”
苏敏说,独自一人自驾游的想法并非一时冲动,她一直都想要挣脱家庭的束缚。困囿在女儿、妻子、母亲、外婆种种身份,隐忍大半辈子,她感觉喘不过气了。
在37年的婚姻中,她时常遭受家庭暴力。丈夫常用挑刺的眼光看她,用打击的语气与她说话。有时一句话说得不中听,巴掌甚至会呼到脸上,她不敢反抗,只是不停哭泣。渐渐地,苏敏在沉默中患上了抑郁症,一度出现自杀的念头。
苏敏学会了冲浪
苏敏从网上得知做短视频能挣钱,算上自己2000元的退休工资,她想尝试自驾游,换个活法。在家里带孙子的空隙时间里,她偷偷买了个短视频教程跟着学。有时做着家务活觉得无聊,也会顺手拍上一小段练习。有时被丈夫看到,冷不丁会听到一两句丧气话。但是为了能出去,苏敏顾不了这么多了。
9月24日,苏敏从河南郑州出发。离家临行之际,只有女儿和女婿出门相送,丈夫在外打球。
7000多公里旅程
出发后的苏敏,睁大了双眼看家外的世界。原本第一站,她想去成都看望老同学,但在走高速路时无意瞥见了西安的旅游广告牌。念头一转,就在西安游玩了一个星期。这种“自作主张”的感觉,苏敏感觉是前所未有的。
苏敏在成都上书院
在家里,尽管她长期负责下厨,但一直迁就丈夫的清淡口味,逼自己不吃辣。晚上只有等丈夫休息后,她才有电视和沙发的使用权。在她出行后的第一顿饭,她便做了自己最爱的几道辣菜,后来便一发不可收拾。远行奔波的日子需要省吃俭用,但一切都能自己做主的生活,让苏敏觉得很快乐。
不过,未知的旅程也会有害怕忐忑的时候。
在昭通到昆明的旅途中,夜色逼近,苏敏跟着导航前往营地。但她似乎越走越偏,整条路上没有见到一辆车,路两边都是大山。夜越来越深,山越来越多。1.5小时后,苏敏到了目的地,没有路灯,伸手不见五指。导航提示苏敏,目的地在她的右侧,她往右边看了一下:只有几个小水坑和一些草。左边也是黑乎乎的,有两间房子,其中一间亮着灯。
她壮着胆子冲着有灯的房子喊:有人吗?没有回应。推门进去看,空无一人,只有一张圆桌子,有几把椅子。整个屋子笼罩着红红黄黄的灯光,有些诡异。觉得情况不妥,苏敏赶忙跑了出来,回到车上后,发现没有信号,也没法导航了,只能凭借记忆在漆黑的道路往回开。那天她很害怕,但这种害怕,与之前面对丈夫瞪眼、暴力的害怕完全不同。
苏敏每天的开车时间是5小时到8小时不等。除了长时间的驾驶,最大的困难就是寻找停车点。停车基地、房车营不是到处都有。有时实在找不到,只好花点钱停在地下停车场。“那里有保安看守,这样我比较安心。”
几个月来,苏敏都睡在帐篷里,只有洗澡时才会选择比较便宜的旅馆。帐篷比较薄,天冷了会冻着自己,风大了也不保暖,下雨了帐篷里外都会很潮湿。除了这些不理想的天气,其他时候帐篷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为自己而活
在西安之后,苏敏一路辗转成都、昭通、玉溪、丽江、香格里拉、保山等多个城市。因为经济能力有限,她没去特色景点“打卡”,只是看看沿途的风景,游览免费的景区。
苏敏
“在西安的回民街尝了肉夹馍、油泼面,在成都与十几年没见的老同学聚会、吃串串、话家常,在重庆逛了洪崖洞,去了丽江、大理古城……”苏敏称,这趟旅行不仅治愈她心灵的一些创伤,也让身体疾病有些好转。
两个月自驾游后,苏敏没想到会有媒体联系她,想了解她的故事。抱着好奇的心情,苏敏接受了一家媒体的跟拍请求。2020年11月,文章一经发表,苏敏的名字上了热搜。
苏敏的女儿与网友一样,通过报道才了解了母亲的过去。在女儿的眼里,母亲一直是个愁眉苦脸的家长。与父亲关系不和,家里气氛压抑让女儿对母亲心生怨念。“为什么我不能有一个爱笑的妈妈?”这个问题贯穿了女儿的童年乃至青春期。
夫妻俩实行经济“AA制”,多年来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孩子,苏敏已然没有太多力气维持本不圆满的婚姻。现在,女儿终于理解了母亲。原本每天生活在一起的母女二人,反而在分开后有了更多话题。
如潮水般涌来的网友私信,也让苏敏从过往生活的阴影中解救。她不再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人。
小时候身为家中长女,苏敏被要求洗衣、做饭、照顾两个弟弟,结婚后照顾家庭,女儿结婚后照顾外孙。“姐姐、妻子、母亲、外婆。我什么时候为自己活过?”她不止一次问自己。
现在,她每天都会抽时间回复各种网友留言。“每个人的处境不同,我只能鼓励每个人去追求自由,不要放弃。”苏敏说。
更多的远方
苏敏喜欢每一个能让她忘记过去的时刻。在房车营地里,她结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驴友,他们谈天说地,却不提及过去。“在外旅行的人不会在乎相互的过去,我们彼此都知道各自生活上都有些不如意。所以我们只聊未来的故事。”他们一起做饭、一起娱乐,有时结伴而行,有时互道再见。
苏敏在三亚
今年3月,女儿和苏敏在海南相聚,并一起体验了一天自驾生活。她发现母亲比以前更独立果断,也更开朗活泼。再往后,苏敏受邀前往上海迪士尼乐园。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副总裁的陪同下,他们一起体验游乐设施,看童话城堡。“我感觉我好像回到了童年,我终于做回一天孩子。”她对着镜头玩弄着卡通头套的模样,逗乐许多网友。在短视频里,她说那是她最开心的一天。
苏敏的迪士尼之旅
今年4月,苏敏的故事出现在纽约时报国际版的头版,一时感动了海外诸多网友。但苏敏觉得,她只是很努力地做回了“自己”。
见过大山大河的苏敏,总是感叹以前生活的狭窄。上班的时候,生活只局限于家和公司两点一线。不上班的时候,在家只能活动在方寸之间的厨房,和带着孙子到楼下转转。苏敏也不是没想过离婚,但想到最了解丈夫的人是她,将来丈夫老了需要照顾。再而,她也不想给女儿添麻烦。一想再想,也就放下了,还是先着眼于眼前的远方。
走红后,纷扰也多。近日,一些关于苏敏将回家照顾病重丈夫的消息在网上流传,苏敏多次辟谣都无作用。苏敏说,她的旅行计划还未有暂停,未来两年还会一直在路上。
下一站,苏敏想去西藏,她在那里度过了童年。此次回去,她想看看那里有什么变化,以一个全新的苏敏。
【记者】欧楚欣
【剪辑】欧楚欣 实习生 张婕
【图片】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