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解“渴”!应急供水管道工程通水 镇隆群众不再“靠天喝水”

惠阳发布
+ 订阅

据悉,为解决镇隆镇缺水问题,全力保障民生用水,惠阳水务有限公司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史力行,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动力,投资约550万元奋战20天从新圩镇打禾岗村建设一条约4.5公里的DN400给水管至镇隆镇长龙村,将惠阳水厂出厂水引入镇隆镇。4月30日18时,镇隆应急供水管道工程如期完成调试通水,结束了镇隆镇群众靠天喝水的历史。

镇隆镇位于惠州市西南部,白云嶂南麓,北连陈江,西接东莞东与惠州市区接壤,南与新圩镇相依。下辖1个社区和大光、塘角、联溪等13个行政村。镇域总人口约7万人,户籍人口3.27万人。该镇属自资性缺水,一直以来群众饮水来源以水库为主。

由于去年秋冬今春连旱,镇隆镇遭遇超长无雨水期,该镇碗窑水库库容持续下降,大部分区域已干涸裸露出沙土。今年4月初,该水库库容已不足100万方,按日均需水量1.2万方、自然蒸发约1.8万方计算,镇隆圩镇片区、大光村、楼下村、楼寨村、高田村、井龙村、长龙村约8266户用水户、4万人口不久后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困局。

市、区水务,镇隆镇多次实地勘察、研究优化完善供水方案,决定实施镇隆应急供水工程。为确保工程尽快完工通水,该公司党委靠前指挥、周密部署,加强协调联动,带动党员干部及业务骨干深入工地,团结一心、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奋勇向前,多措并举力促工程提速增效:一方面做好施工统筹工作,多方联系厂商调集管材,确保材料、设备及时进场;采取“白+黑”“5+2”工作模式,多个地段同时施工。另一方面引领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史力行,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动力,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争分夺秒、抓紧时间施工。

该工程于4月12日进场施工,从新圩镇打禾岗村,翻越佛祖坳沿205国道敷设约4.5公里供水管道至镇隆镇长龙村,并建设加压泵房一座。工程于4月29日实现全线贯通、4月30日完成泵房通电调试并于当天傍晚顺利通水。

惠州水务集团惠阳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叶伟明:为了完成这个工程,我们联系了所有的材料供应商,大家共同努力,正常生产可能要一个半到两个月,但是我们从4月9日确定实施这个工程到通水只用20天的时间。我们得到了新圩镇委镇政府、镇隆镇委镇政府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我们供电局,大家看到的变压器,我们是4月13日才到惠阳供电局去申请的,当时他们立即答应了,通过从其他工程调配设备的方式,确保我们4月29日能够供电,达到我们设备调试跟供水的这么一个要求。

据了解,镇隆应急供水工程施工期间,为了缓解镇隆群众的用水难题,该公司党委还发动党员干部多次组织应急送水车向镇隆镇长龙大帽围小组、楼下村唐径小组等缺水区域应急送水49车次共计58吨水,竭力保障当地村民基本生活用水。

镇隆大冒围小组村民 :近段时间我们主要靠镇自来水公司他们每天派应急送水车给我们解决饮用水问题。

镇隆大冒围小组村民:经常天亮才有一点点水来,我们常常半夜起来装水,后来惠阳水厂工作人员组织应急送水车给我们村民提供应急用水。

镇隆应急供水工程刷新了惠阳水务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速度,见证了该公司不计经济效益保民生效益,进一步提升了该公司保障供水的能力,更体现了惠阳水务有限公司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担当。

惠州水务集团惠阳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叶伟明:我们在一线的党员同志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他们敢担当肯作为,主动地去面对问题,24小时连轴转,把我们正常要60天完成的工程建设缩短到20天左右完成建设,为我们镇隆告别靠天喝水历史现状贡献了一份力量,也树立了我们惠阳水务党员的一个良好的形象。

惠阳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周建妮 李丹丹

编辑:朱光阳 张丽华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