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内塔尼亚胡时代将终结?| 周观天下

观天下
+ 订阅

在中小政党林立的以色列,素有政治强人之称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其所在的政党利库德集团似乎总是“屹立不倒”。即使在经历2年间4次议会选举、多次组阁失败后,内塔尼亚胡仍继续以总理或看守总理身份留任。随着新的竞争对手“接棒”组阁,长达12年的“内塔尼亚胡时代”会否就此终结呢?


以色列史上最年轻、任期最长的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如今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当地时间5月5日,以色列总统里夫林宣布,由于内塔尼亚胡未能在最后期限前成功组阁,正式授权中左翼政党“拥有未来”党领导人亚伊尔·拉皮德组建新政府。

人们站在以色列拉马特甘一处内塔尼亚胡(左)与拉皮德的海报前。

人们站在以色列拉马特甘一处内塔尼亚胡(左)与拉皮德的海报前。

这已经是近两年来,内塔尼亚胡第三次组阁未果。2019年以来,以色列经历4次议会选举,新政府屡屡因党派分歧严重而“难产”。若拉皮德的组阁努力取得成功,那么内塔尼亚胡十余年的执政将宣告结束。不过,拉皮德面临着与内塔尼亚胡一样的困境。一旦所有组阁努力均告失败,以色列可能将迎来2019年以来的第五次选举。

反对声浪迭起

12年超长期执政或终结

内塔尼亚胡1996年首度当选以色列总理,2009年起再次出任总理并连任至今,是该国建国以来执政时间最长的总理。近年来,内塔尼亚胡所在的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屡次组阁失败,长达12年的“内塔尼亚胡时代”也因此陷入危机。

以色列议会共120席,成功组阁需凑满61席。今年3月22日,以色列举行2年时间里的第4次议会选举,利库德集团获得30席,在参选的38个政党和党派联盟中位居第一。然而,这一被内塔尼亚胡称为“重大胜利”的选举,并未为其组阁铺平道路。

3月以来,内塔尼亚胡在多个党派中游说,以获得组成联合政府所需的足够议席。与此同时,内塔尼亚胡因牵涉2019年发生的一系列腐败案,面临欺诈、背信和受贿指控,遭以色列检方传唤。

以色列第24届议会议员宣誓就职。

以色列第24届议会议员宣誓就职。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报道,以色列议会选举前,曾有数万名示威者在以色列街头参与反对内塔尼亚胡的抗议活动。今年4月,内塔尼亚胡在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出庭期间,其支持者和反对者在法庭外举行示威。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钮松认为,内塔尼亚胡涉腐案近日持续发酵,导致以色列右翼政党内部也分化为支持或反对内塔尼亚胡的两大阵营。这使得内塔尼亚胡联合右翼政党组阁变得十分困难。

“盟友”间分歧大

拉皮德组阁之路困难重重

5月5日,以色列总统里夫林宣布将组阁权授予“拥有未来”党领导人拉皮德。路透社称,在本次议会选举中,以“拥有未来”党为主的政党联盟,预计最多获得57席的支持,尽管多于支持内塔尼亚胡阵营获得的52席,但仍未满足组阁条件。

以色列总统授权中左翼政党“拥有未来”党领导人亚伊尔·拉皮德组建新政府。

以色列总统授权中左翼政党“拥有未来”党领导人亚伊尔·拉皮德组建新政府。

《纽约时报》网站报道,拉皮德2013年曾在内塔尼亚胡政府中担任财政部长,曾领导“新希望”党与中左翼政党蓝白党组成中间派同盟。以色列《国土报》报道,拉皮德在竞选中曾表示,将建立一个由左、中、右政党组成的广泛的团结政府。

在今年的议会选举中,获得议席数量一度赶超利库德集团的蓝白党,支持率大幅下滑,仅获8席。“拥有未来”党获17席,上升为议会第二大党,成为“反内塔尼亚胡”阵营的主要党派。但分析指出,拉皮德的组阁之路也将面临诸多困难。

钮松认为,尽管“反内塔尼亚胡”阵营在本次议会选举中具备与内塔尼亚胡阵营“分庭抗礼”的实力,但如果无法获得态度摇摆的统一右翼联盟等政党的支持,组阁也会无疾而终。拉皮德面临着与内塔尼亚胡一样的困境。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叙利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晋介绍,由于以色列政党进入议会的门槛低,该国政党林立、政治倾向复杂。同时,以色列社会高度网格化、碎片化,不同社团、政治派别和群体都拥有自己的政党。在此背景下,政党间的互相合作需要作出大量妥协,使得每一次组阁之路都十分困难。

路透社指出,拉皮德若想实现组阁目标,不仅要与统一右翼联盟合作,还需要争取到阿拉伯政党联盟“联合名单”党的支持,后者在数十年间从未在政府内阁中获得职位。

王晋称,以“联合名单”党为代表的阿拉伯政党大多为左翼政党。传统上,部分以色列的左翼政党不参与政府运作,影响力相对较弱。而以色列政治环境整体“右倾”,右翼政党影响力高,在议会中所占席位较多。拉皮德若想获得左翼政党支持,在说服这些政党破除“在野”传统时需花费较多努力。

两年四次大选

以色列政治僵局缘何难破

根据以色列法律,拉皮德拥有28天组阁期限,如届时不能完成组阁,可以向总统申请延长14天。若拉皮德无法按期组建政府,里夫林将直接把组阁权交给议会,任何一名议员只要能在21天内获得至少61名议员的推荐即可获得组阁权,否则议会将自动解散,届时以色列将迎来2年多时间里的第5次议会选举。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指出,以色列民众对本届政府组阁并不乐观。根据一项以色列智库4月发布的民意调查显示,70%的受访者认为,举行第5次议会选举将是必然的结局。

钮松认为,以色列的政治思潮多元、政党高度碎片化,同一阵营内部也存在政党间立场与意见的巨大差异。在此背景下,小党日益成为“造王者”,大党则在碎片化格局中被严重削弱,造成议会选举制度运转持续“卡壳”。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中东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楚楚认为,2年时间内以色列经历“马拉松”式的议会选举和组阁失败,既意味着该国在制度设计层面存在缺陷,也反映出该国社会撕裂问题不断加剧。以色列低门槛、高比例代表制的议会选举制度造成小党林立,增加了政府组阁难度。

以色列中左翼政党“拥有未来”党领导人亚伊尔·拉皮德抵达耶路撒冷以色列总统的住所。

以色列中左翼政党“拥有未来”党领导人亚伊尔·拉皮德抵达耶路撒冷以色列总统的住所。

张楚楚指出,无论拉皮德最终是否组阁成功,都将对以色列的内政和外交产生较大影响。目前,美国拜登政府试图改变上一届政府对中东的政策。若拉皮德组阁成功,其所在的“拥有未来”党或将进一步推动巴以和平谈判,但也会因“反内塔尼亚胡”阵营内部的分歧而出现诸多挑战;若拉皮德组阁失败,内塔尼亚胡可能为巩固权利、争取选民支持,对伊核问题等采取更为强硬的态度。

钮松则认为,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政策走势,与美国中东政策的调整和该地区总体安全形势紧密相关。即使拉皮德成功组阁,“后内塔尼亚胡时代”的以色列政府也难被视为“变左”。这一由立场迥异的政党糅合而成的联合政府,在巴以政策和中东政策上或难以发出立场鲜明的表态。


新闻链接

两年内举行四次议会选举

●2019年4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赢得以色列第21届议会选举,但内塔尼亚胡组阁失败。

●2019年9月,以色列再次举行议会选举,总统里夫林先后授权内塔尼亚胡和蓝白党领导人甘茨组阁,两人组阁均以失败告终。

●2020年3月,蓝白党和利库德集团达成妥协,共同组建联合政府——内塔尼亚胡在联合政府中首先出任总理,为期18个月,之后再由甘茨担任18个月的总理。由于双方存在分歧,合作破裂。

●2021年3月23日,以色列再次议会选举。4月6日,里夫林正式授权内塔尼亚胡组建新一届政府,但内塔尼亚胡未能在5月4日午夜的最后期限前成功组阁。

【记者】泠汐

【策划】李杰伦

编辑 李卓
校对 郭晓波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