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惠州出台融入深圳都市圈万字方案:支持深圳地铁延伸

大都市圈
+ 订阅

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主动对接深圳先行示范区,加强与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衔接……

加强惠阳区与深圳龙岗区、坪山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潼湖生态智慧区)与东莞松山湖,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深圳坪山区、大鹏新区,惠东县与深汕特别合作区,龙门县、博罗县与广州增城区、从化区的规划对接,促进与广州、深圳、东莞接合片区规划接合……

近日,惠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惠州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 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动方案(2021—2023年)》。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留意到,该方案全文1.2万多字,共35条,包括加强与周边城市空间及产业规划对接、承接大湾区先进城市产业外溢、借鉴复制“双区”改革成果等方面,并逐项明确了责任领导和牵头单位。

首次!惠州出台融入深圳都市圈万字方案

这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和都市圈背景下,惠州主动对接深圳的又一大动作,也是以惠州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的首个专门聚焦深圳都市圈的方案文件。点击观看惠州“融湾入圈”主题歌曲MV《追梦“双区”惠更好》

与深圳先行示范区融合发展

作为大湾区东部两个紧密相连的城市,深惠合作一直备受关注。今年以来,惠州在主动对接深圳方面更是动作频频。日前在深圳举行的深圳——惠州产业协同创新对接交流会上,共有72宗来自大湾区的项目签约,投资总额逾860亿元。

这背后是惠州正在唱响融入“双区”建设的强音。2月25日,惠州市委书记胡洪在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上强调,“‘双区’建设是总书记和党中央部署的重大国家战略,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和深圳都市圈重要成员,全力支持、积极融入既是我们鲜明的政治态度,也是惠州发展的必然抉择。”3月1日,惠州市市长刘吉在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发展新机遇,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深圳都市圈,深化与港澳广深等大湾区城市合作。

此次出台的万字行动方案,正是惠州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重大举措。其中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将影响甚至决定惠州未来发展走向。

根据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定位,惠州将推动实现与大湾区城市交流合作更加广泛深入,与深圳先行示范区融合发展更加紧密高效,努力把惠州打造成为世界级绿色石化能源基地、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重要板块、国家级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大湾区高端绿色农副产品重要供应基地、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花园品质城市,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重要支撑。

深惠将有多条轨道交通互联。图为厦深高铁经过惠阳区。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支持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延伸至临深片区

融入“双区”建设,交通要先行。

行动方案提出,加快“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建设,推动对接广州(知识城)、东莞(松山湖)、深圳(前海)和香港的“三横”交通轴线相关工作,尽快连通中心城区与惠州湾的“一竖”交通轴线。同时,大力推进惠州干线机场建设,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

方案还明确,加快深惠城际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开工,支持深圳将城市轨道交通延伸至临深片区。协调助推赣深铁路、深汕铁路、广汕铁路建设,携手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多年来,深圳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延伸至惠阳等临深片区的话题关注度颇高,但此前由于惠州市区常住人口达不到申报地铁的门槛而暂时搁置。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注意到,实际上,去年9月交通运输部在《关于深圳市开展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就明确提到“深圳14号线东延至惠州惠阳”。这意味着,随着都市圈建设以及惠州常住人口增长,除了赣深高铁、深惠城际等,深圳地铁延伸至惠州未来将成为现实。

指标落实情况纳入考核 强化追责问责

根据行动方案,在产业规划对接方面,惠州将建立与“双区”城市合理分工、高效协同的产业衔接机制,重点加强与深圳、东莞等市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与广州的装备制造、超高清视频、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规划对接,促进形成跨区域产业集群生态圈。

方案还提出,打造文化旅游名城,在保护好环境前提下,引进有影响力的大型文旅综合项目;参与大湾区“一程多站”旅游精品线路开发,争取开通深惠汕海上客运航线,争取开通粤港澳游艇自由行

惠州还将在干部创新理念方面加强与深圳对接。方案明确,定期遴选综合素质较好、有培养潜质的干部,到深圳市以工代训、跟班学习,提升视野格局,强化改革创新精神。

引人关注的是,惠州还把融入“双区”建设相关工作纳入考核。行动方案明确,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将重点任务、主要指标分解到年度工作计划中,指标落实情况纳入县(区)和市直部门考核体系,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同时,强化追责问责,严肃处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行为

南方+梳理7个关键词带你读懂《行动方案》

新鲜出炉的《惠州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 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动方案(2021—2023年)》有哪些重点内容?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梳理了7个关键词为你解读。

关键词1:目标定位

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重要板块

根据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功能,利用惠州区位、空间、产业、生态等优势,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主动对接深圳先行示范区,加强与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衔接,在区域规划上加强接合,在基础设施上加快协同,在产业发展上承接辐射,在创新创业上学习借鉴,在城市建设上对标提升,推动实现与大湾区城市交流合作更加广泛深入,与深圳先行示范区融合发展更加紧密高效,努力把惠州打造成为世界级绿色石化能源基地、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重要板块、国家级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大湾区高端绿色农副产品重要供应基地、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花园品质城市,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2:规划对接

促进与广州深圳东莞接合片区规划接合

在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对接方面,将加强惠阳区与深圳龙岗区、坪山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潼湖生态智慧区)与东莞松山湖,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深圳坪山区、大鹏新区,惠东县与深汕特别合作区,龙门县、博罗县与广州增城区、从化区的规划对接,促进与广州、深圳、东莞接合片区规划接合。

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对接方面,扎实推进“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建设,加快“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建设,推动对接广州(知识城)、东莞(松山湖)、深圳(前海)和香港的“三横”交通轴线相关工作,尽快连通中心城区与惠州湾的“一竖”交通轴线。配套规划建设“五横五纵”骨干快速路网,织密高速公路网。

在加强产业规划对接方面,将建立与“双区”城市合理分工、高效协同的产业衔接机制,重点加强与深圳、东莞等市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与广州的装备制造、超高清视频、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规划对接,促进形成跨区域产业集群生态圈。

关键词3:承接外溢

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打造大湾区产业升级协同区

根据方案,惠州将高水平建设“3+7”工业园区。做精做深石化新材料产业链,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打造成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大湾区新材料科技创新基地。发挥大湾区技术创新资源优势,将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打造成大湾区产业升级协同区。

同时,惠州将打造世界级绿色能源石化产业基地。对标荷兰鹿特丹、新加坡裕廊等世界一流园区,全面提升大亚湾绿色石化基地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恒力(惠州)PTA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高端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等中下游产业。

惠州还将联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协同广州、深圳、东莞在超高清视频显示、基础性面板、新能源电池等关键技术、高端制造装备与检测装备上取得突破,加快打造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实施稳链强链控链行动,搭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平台,支持 TCL、德赛、伯恩、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在加快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惠州将加强与大湾区城市在科研创新、创意设计、商业管理等领域合作,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出台相关奖补扶持政策,推进央企在惠设立南方区域总部。大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引导金融资源向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的聚集,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加强与深交所、港交所、港澳有关中介机构合作,鼓励惠州企业用好资本市场。

惠州还将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依托广州、深圳等大湾区先进城市的科研资源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着力培育壮大惠州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加快发展惠州海洋经济。

此外,将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质量建设环西湖、环罗浮山一南昆山及惠州湾重大文旅平台,培育大湾区文旅产业新龙头,共同打造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在精准招商方面,惠州将发挥驻广州、深圳等招商机构窗口和桥梁作用,主动宣传推介惠州投资环境,同时加大对香港、澳门招商力度,为大湾区中心城市创新资源、创新人才、高端产业到惠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对于建设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方案明确,推动潼湖生态智慧区充分发挥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的发展优势,强化粤港澳合作元素,积极引进粤港澳高端资源开展产业合作发展。支持惠阳区依托伯恩智慧互联科技园,积极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争取列入省推进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合作平台。

关键词4:协同创新

打造国家级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方案提出,积极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动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同位素放药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谋划同位素研发平台、高能量密度研究平台建设,加强核能科学与技术研究。

惠州还将打造国家级能源科技创新中心。推进稔平半岛能源科技岛建设,高水平建设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和惠州绿色能源新材料研究院,并发挥其科技引领作用。

根据方案,惠州将建设创新资源产业化集聚地。大力实施孵化器倍增计划,在广州、深圳等地设立异地孵化器,探索孵化器建设用房用地新模式,鼓励支持广州、深圳孵化器运营管理公司来惠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

方案提出,提升党政干部创新发展能力。增强广大干部学习深圳先行示范区创新理念和创新模式的意识和能力,深化拓展东江干部学院与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双方互设教学基地、共享师资课程资源、加强培训项目合作,提升干部专业化能力素养。

关键词5:城市管理

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打造高质量人才高地

行动方案提出,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支撑作用。对标大湾区先进城市,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性、严肃性、约束性和透明度。加快构建全域全周期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实施分层分级分类管理,严格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执行和监督,建立规范化制度,明确工作流程,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逐层传导落实。

在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方面,方案提出,围绕主导产业集聚高端人才,吸纳产业人口。借鉴港澳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经验和做法,聚焦“2+1”产业所需,深入实施“‘惠’聚优才行动计划”,制定“1+N”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打造高质量人才高地。

方案还提出,合作推动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合作,提升公共文化设施、产品和服务供给,积极参与“双区”文化共建共享。

同时,将共树大湾区文明形象。支持大湾区举办国际国内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和体育赛事,联动深圳办好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

此外,惠州将高质量打造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惠港澳合作平台。出台配套优惠政策,吸引港澳青年到惠就业创业。加快建设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构筑港澳青年在惠创新创业生态圈。

关键词6:绿色发展

打造大湾区的“生态游乐园”

根据方案,惠州将协同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海系统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保持在全国重点城市前列,保护好东江、西枝江水源水质安全,积极申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参与构建大湾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同时,将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探索建立与周边城市的绿色发展利益协调机制。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培育创建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方案还提出,以生态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发展独具岭东乡村文化特色的田园综合体等生态型旅游项目,培育山水相融、品质精美、管理规范的民宿精品,打造大湾区的“生态游乐园”

关键词7:改革开放

探索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留意到,方案提出,借鉴复制“双区”改革成果,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在复制推广“双区”先进城市改革经验方面,惠州将全面对标“双区”先进城市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经验,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清单管理制度,实施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制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法治化建设,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

根据方案,惠州将加强与“双区”先进城市协同开放。立足大湾区、面向全球,特别是利用好港澳、海外惠籍人士人脉商脉资源,吸引更多优质投资来惠。依托中韩(惠州)产业园等平台,探索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政策。

在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将发挥惠州在大湾区中连接粤东、闽赣门户枢纽作用和空间广阔优势,畅通内地与大湾区之间经济要素双向流通,为内地企业到大湾区发展提供空间。发挥惠州滨海区位和对外贸易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 RCEP成员国经济贸易联系,深化经贸合作,打造大湾区高端农副产品、石油等大宗货物以及工业制成品贸易集散地

【统筹】罗锐

【记者】周欢

【制图】钟仁敏

【摄影】梁维春

编辑 南小慧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