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周快评|西安的哥猝死后被贴罚单:遵循执法程序能保护司机也保护警察

南方周末
+ 订阅

▲ 2021年5月4日,西安警方第二次发出通报。 (小尘4x/图)

全文共1905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在这个意义上,警察若遵守程序,既能保护司机、在小概率意义上可能会挽救司机生命,也保护了自己。可见,守法、尊重程序既可以保护被执法者,也可以保护执法者。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陈斌

责任编辑 | 辛省志

“西安的哥猝死车内+被贴罚单”事件有了新的进展,2021年5月4日,西安警方第二次发出通报,称经调查,纠正违停过程中,当日涉事警务人员未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开展执法活动,简单粘贴违法停车告知单,存在执法不规范、工作不细致的问题,对责任民警警告处分,辅警通报批评,对中队负责人诫勉。

回看整个事件的发酵过程,不得不说,西安警方的回应是非常快的。

5月2日,有网友爆料称,5月1日上午10时许,西安市一名出租车司机在新城区康乐路附近被发现死亡。出租车司机人在车内,车门被贴了罚单。根据网友提供的视频,事发现场,出租车司机背靠在副驾驶座位上,座位向后倾斜;出租车四扇车窗均为打开状态,主驾驶位的车窗上被贴上了罚单。另一段视频显示,现场有医护人员正在为死者进行检查。

此事极速传播,引起诸多网友的愤怒与质疑。一些网友怀疑,如果当时贴罚单的警察/辅警看到出租车所有窗户都是打开的,看到司机在车内,与司机沟通,发现情况不对及时打电话召急救车,司机说不定能救回来。在舆论看来,西安的哥猝死车内的时间,与被贴罚单的时间,孰先孰后,对事情的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被贴罚单在先,的哥死亡在后,那贴罚单的警察/辅警就因为不遵守执法程序而导致一条生命的丧失;而如果的哥死亡在先,被贴罚单在后,那贴罚单的警察/辅警只是因为不遵守执法程序而没有沟通发现情况尝试施救、没有发现司机死亡,两者的冷血与不人道程度是不一样的。但无论哪一种情况,贴罚单的警察/辅警似乎都把罚款置于纠正违停、置于司机生命之上了,这才是引发如此关注的主要原因。

当日晚上,西安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官方微博第一次发出通报,称针对网上反映“出租车司机猝死车内”,网民质疑交警贴违法停车告知单时未及时发现的情况,西安市公安局成立由公交分局、法纪处、警务督察支队参与的调查组立即展开工作。

这个通报列举了详尽的时间线,称:经调取车内视频资料,5月1日凌晨4时57分,该驾驶员行驶至康乐路时停车,后转至副驾驶位,放倒副驾驶座椅后躺卧,出现呕吐、抽搐等症状。至9时42分之后,视频中该司机再无生理动作反应。10时19分,交警新城大队警务人员在执勤过程中,发现该车违法停放,在驾驶位B柱处粘贴违法停车告知单后离开,期间未注意到车内异常。10时43分,群众发现车内人员情况,拨打120,120到达后确认该司机死亡。随后,现场群众报警。

这是说,事件是第二种情况:的哥死亡在先,被贴罚单在后。那根据法律,当事的警察/辅警有何责任?现行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拖车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并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停放地点。

可见,根据法律,司机在现场的话,警察在罚款前是要与司机进行沟通的,而且是先要口头警告,不听从的才进行罚款。这个规定是非常合理的,体现了纠正违停、维护交通秩序才是目的,口头警告与罚款是达到这一目的手段。

而且,要求警察与司机沟通,确实也有助于发现一些异常情况,必要时可以救人一命。司机突发疾病或猝死或会表现为违停,但这种违停并非法律要制止的一般意义上的违停,不沟通就贴罚单显然也不是立法本意,就像刑法上的紧急避难有可能造成对别人财物的损害,但不能比照故意损害别人财物来处理。

所以,警察只要根据法律规定与在场司机沟通,是能发现异常情况,也不至于发生的哥猝死后被贴罚单的事件。如果本来可以挽回一条人命,但不遵守程序与司机沟通而错失时机,那就更难以原谅。纵然本次事情不是这样的,不管司机在不在一律贴罚单的做法也不合适。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警察若遵守程序,既能保护司机、在小概率意义上可能会挽救司机生命,也保护了自己。可见,守法、尊重程序既可以保护被执法者,也可以保护执法者。

至于不管司机在不在一律贴罚单的做法有什么利益驱使,一些网友怀疑有罚款任务。但据《财经》杂志报道,西安交警目前没有罚款任务,但是交警工作考核与纠正违法例数有关,有细化的各项执法量化考核指标。这样的KPI,会不会导致纠正违法例数的竞赛,为了“提高执法效率”,从而导致执法程序的“简化”与扭曲?值得反思。或许,西安警方把发现司机异常情况、挽救生命、赢得人民赞誉也纳入KPI,且赋予很高的权重,可能会让KPI变得更全面、更合理。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