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转型5年成绩如何?蓝皮书:有盲目设专业现象,核心竞争力弱

南方+ 记者

早在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共同颁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那么,在政策颁布之后的5年时间里,地方院校是如何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它们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是否已完成从传统的学术型本科教育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

5月6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高等教育蓝皮书: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报告(2020~2021)》回答了这些问题。蓝皮书指出,目前应用型高校转型尚未完成,人才培养呈现同质化倾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雷同化,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和个性,创新不足,核心竞争力较弱。

蓝皮书认为,对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是跳出传统精英教育的老路,重点培养服务地方或行业产业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人才培养转型并非贴上“应用型”标签那么简单,而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制度性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变革。

中山

《指导意见》的颁布,旨在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在传统本科人才培养的“学术型”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型”之间走出“应用型”第三条道路。然而,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很多院校由于没有有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盲目转型,没有对地方经济所需要的人才类型进行综合分析,所以在专业动态调整过程出现了新的雷同趋势。

蓝皮书认为,应用型高校在办学定位上仍未完成转型,仍然带有浓厚的“学术型”色彩,没有体现出自身的特色、优势,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特长、所设专业没有特色,脱离市场的实际需求,很难形成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采取简单模仿或照搬综合性大学经验的做法,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趋同现象。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严重,使得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核心竞争力不足,出现就业难、无法就业的现象。

在专业设置上,蓝皮书认为应用型高校也存在问题。首先,专业设置缺乏整体规划,热衷于开设“热门”专业,学校重视短期效益,在师资力量和办学资金都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仍然盲目跟风。其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仅仅追求“大而全”,或者为了简单迎合评估而增设专业。对于新设置的专业缺乏前期精准的调研,忽视该地区或者同类院校的设置情况,导致重复建设。

蓝皮书举例说,名列“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高校名单”的多所学校新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机器人工程”专业;在专业集群化建设过程中,也有多所院校将“信息类”作为发展方向。“异质性的不同省市地方本科高校,反而在新增专业方面追求同质化、发展相同的专业集群。”蓝皮书称。

蓝皮书建议,“转型”高校的专业设置调整要处理好基础与创新的关系。有些热门专业对知识和技术的要求较高,“转型”高校申报新专业应避免盲目追逐热门,最好经过论证和规划,在原有专业交叉、融合创新基础上发展新的应用型专业。

【记者】王诗堃

编辑 麦小华
校对 吴荆子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