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戒毒所里的他,只听到父亲说:“只可惜我再也看不到你戒断毒瘾了”

广东普法
+ 订阅

毒瘾,让赵华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和良知,他想方设法甚至以死相逼让家人拿钱给他吸“白粉”……但是一双双圣洁的手,最终让他走向新生,重回幸福的彼岸。

赵华(化名),男

2010年进入戒毒所

一年后解戒

至今保持戒断未复吸

现在的赵华靠自己勤劳的双手

过着普通而踏实的日子

● 无知 少年失足深陷毒窟

赵华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父母很早就去了香港做生意,留下他和妹妹在家生活,父母时不时会寄钱给他们。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加上身上有钱,16岁读完初中便辍学在家的赵华,整天沉迷于打游戏、泡酒吧,游手好闲,并结识了一些不良朋友。一次,朋友拿了一样东西让他吸一口试试,说这东西很神奇,吸了之后感觉非常舒服。年少无知的他,经不起朋友的极力劝说和诱惑,出于好奇试着吸了一口,可没有想到这一试就再也放不下了。

从1989年尝试过第一口“白粉”之后,赵华慢慢地发现自己再也离不开它了。刚开始,朋友免费提供“白粉”,等到赵华再也离不开它的时候,朋友就开始收费了,从几十到几百、上千元不等。当时赵华没有工作,只能变着法儿向父母要钱。短短几年时间就花光了家里60多万积蓄,没钱便找亲戚朋友借,亲戚朋友被他借怕了,见了他就躲。从此,赵华成了一个人见人怕的“瘾君子”。

毒瘾,让赵华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和良知,他想方设法甚至以死相逼让家人拿钱给他吸“白粉”,家人无奈,只好把他送去戒毒所。赵华去了多家自愿戒毒机构戒毒,不仅没有戒掉毒瘾,反而变本加厉,吸得更加厉害。就这样,妻子因绝望离开了他,年迈的父母也被气得卧病在床。俗语说,从恶如崩。人一旦染上了毒瘾,境况就是如此。2010年,赵华被东莞市公安机关送到了三水某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

● 不弃 润物无声唤新生

刚进戒毒所的时候,赵华心灰意冷,情绪低落,沉默寡言,既不与其他戒毒人员沟通,也不愿参与民警组织的教育矫治活动。但是,民警没有对他失去信心,始终耐心地开导,一次又一次找他谈心,耐心地给他讲解国家的法律法规,讲解毒品的危害、人生的价值,想方设法帮他树立戒毒的信心和决心。一次、两次、十次、二十次……慢慢地,赵华紧闭的心扉被打开了,开始接受民警的教育矫治,思想态度比以前端正了,康复训练、习艺劳动也较之前积极了。同时,针对赵华因长期无家人到所探访,生活比较困难的实际情况,民警们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掏钱给他买了牙膏、毛巾等生活用品,一有病痛就陪他到医务所就医,这些行为都让赵华既吃惊又感动。

“心病还须心药医”。为帮助赵华戒除心瘾,戒毒所充分发挥心理矫治的功能手段作用,安排专职心理咨询师对赵华进行心理矫治和心理康复训练,帮助他增强戒毒动机,树立戒毒信心,逐步摆脱对毒品的心理依赖。在戒毒所的一年多时间里,通过科学系统的心理康复训练,赵华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戒毒动机逐渐得到了强化,遇事不会像以前那样容易悲观失望,应对挫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亲情是戒毒的一剂良药”。戒毒人员由于长期缺乏家人的关爱,更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如果能够帮助戒毒人员修复亲情,帮助他们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那么他们戒断毒瘾的决心会更大、意志也会更坚定。为此,戒毒所以帮助赵华修复亲情为切入点,通过组织开展传统国学教育、组织举办戒毒人员亲情情景剧观摩比赛,以及邀请赵华的父母、妹妹等亲人来所帮教等形式,进一步唤醒了赵华的良知,使他对自己过去的吸毒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忏悔,衍生出补偿亲人的心理。

那是一个令赵华终生难忘的电话。一天,值班民警安排赵华打亲情电话回家,电话中赵华得知在家中卧床不起的老父亲刚刚去世,父亲临终前只留了一句话:“阿华啊,我们再苦再累无所谓,关键是你能正正经经、踏踏实实地做人啊!只要能让你重新做人,哪怕赔上我这条老命,我也无怨无悔。只可惜我再也看不到你戒断毒瘾了。”听罢,赵华嚎啕大哭,捶胸顿足,连声说他对不起父亲,对不起家人,跪在地上久久不愿起来。

在戒毒所一年多的时间里,赵华深刻地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认识到了自己吸毒的原因和教训,学会了抵制毒品的诱惑,不良行为也得到了干预和矫正。不仅有了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身体也壮实多了,意志力也在增强。由于他积极努力戒毒,得到了减期奖励,2011年10月,在民警殷切的叮嘱中,赵华提前重返社会。

● 帮扶 回归路上有你有我

刚从戒毒所回归社会的赵华,默默地承受着家庭的贫困、对女儿的亏欠、亲友邻居的怀疑甚至漠视所带来的痛苦。为了彻底与以前的毒友断交,赵华平时很少走出家门。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家,为了女儿,一定要坚持住,只要勤劳,就一定能挣口饭吃。

由于在戒毒所时赵华参加过加工电子产品和玩具产品的习艺劳动,懂得其生产流程,而且做工手法娴熟。指导站的民警便积极与加工合作厂家联系,帮其在离家不远的一家玩具厂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赵华表示,这份工作他做了一年多,虽然每个月只有2000多元,但也能解决生计问题。他切身感受到在戒毒所学习技能带来的好处,一技之长让他有了立足社会的底气,坚定了戒毒的信心。

在工厂工作一年多后,经社区警务室尿检合格,赵华被安排到村委会当治安员,每月工资3000多元。不仅收入增加了,还得到亲戚朋友以及社会的认可,他戒毒的信心更足了。有一次,他无意中碰到以前的毒友,当以前的那些“朋友”在他面前吸毒的时候,他也不为所动,甚至有一种呕吐的冲动,再也不想沾那个东西了。临走时,他还以自身戒断的事实苦口婆心地劝告他们“毒海无边,回头是岸”。

现在的赵华生活自在充实,工作之余还常常参加禁毒社工的一些宣传活动。他希望通过亲身经历,帮助更多青少年和已经沾上毒品的人认清毒品的真面目和吸毒所带来的严重危害。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从开始强制隔离戒毒算起

赵华已经远离毒品多年

他的经历再次告诉我们

戒除毒瘾并不是神话

只要坚定戒断毒瘾的决心

拥有良好的所内矫治

亲人的理解支持和社会的关心

成功戒毒并不是口头说说

远离毒品,拥抱美好人生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