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这个地市经济增速为何持续领跑?|经济粤评

经济粤评
+ 订阅

日前,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陆续公布。

粤评君发现,去年经济增速全省第一的汕尾,今年一季度再次以两年平均增长8.4%位居全省首位;与此同时,去年受到较大冲击的中山,GDP同比增速从去年一季度的-13.1%,逆转为+25.0%,同比增速位居全省首位。

记者梳理,还发现有这样三个趋势:

其一,复苏态势持续。广州、东莞等10个城市GDP同比增速超过全国平均18.3%;

其二,工业强则经济强。GDP同比增速高的城市,工业增加值增速也基本位居各市前列;

其三,经济增长的高光不止属于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的多个城市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哪个城市表现最好?

两年平均汕尾领跑,同比增速中山领先

同比增速外,今年经济数据还增加公布了两年平均增速。

有何玄机?

粤评君认为,同比主要看复苏,两年平均看实际增长。

例如,从同比增速看,中山的GDP增速从去年一季度的-13.1%,逆转为+25.0%——这也是10年来,中山同期GDP增速的峰值。惠州、江门则分别以23.2%和21.4%位居第二、第三。东莞、清远等市也超过全国和全省平均增速。这些城市的复苏势头,成为支撑广东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

也要看到,同比增速较快的城市,也往往是去年受冲击较大,导致经济基数较低。比如,中山、江门去年一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13.1%、-11.5%,也让经济复苏后的回升态势更加明显。

两年平均增速,则更能体现城市的实际经济增长

去年一季度,汕尾就以1.9%的同比增速领跑全省,也是同期全省唯一实现GDP正增长的城市,此后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分别以5.1%、4.6%、4.6%持续领跑。今年一季度再次以两年平均增长8.4%位居全省首位,表现又稳又快。

粤评君注意到,汕尾的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约四分之一,在疫情下受冲击相对较小。与此同时,投资保持高增长: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3%,比1-2月提高2.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24.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21.5%。

汕尾围绕产业培育转型,加快培育海上风电装备制造这一千亿级产业集群,做优做强海工装备制造基地,成为汕尾增长的强动力。

分析城市经济,看速度,也要看经济规模。

广州和深圳去年GDP合计超5万亿元,是世所罕见的超级城市双子星。一季度,广州同比经济增速19.5%全省第8,两年平均增速5.6%全省第5,在国内一线城市中位列首位。

规模和速度,全都要,这就是看似吃喝悠闲的广州。

去年,随着重庆与广州GDP差距的缩小,少数人再次“看衰”广州,甚至立下flag,认为重庆会很快超过广州。然而,今年一季度,广州GDP为6404.09亿元,重庆为5995.25亿元,两者差距从去年的241亿元增加到409亿元

相比之下,深圳受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更大,去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6%,今年一季度逆转为正增长17.1%,接近全省全国平均,已是殊为不易

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同样不乏亮点:清远、河源和汕头分别以GDP同比增长20.3%、20.3%、19.9%,位居全省前列,汕尾、阳江、韶关的两年平均增速也位居全省前列。

在经济增长发力的背后,是以投资补短板起到支撑作用。例如,河源一季度投资同比增速49.4%,全省第2;借助对接广州的区位优势,清远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6%,两年平均增长9.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达42.1%,位居全省前列。

高质量增长动能在哪?

产业链高级化,更好激活消费市场

今年,广东全省的GDP同比增速目标是6%以上。一季度的同比增速18.6%,但并不意味着实现全年目标就轻而易举:去年二季度经济复苏全面启动,意味着接下来9个月经济增长的计算基数将快速上升。

更重要的是,广东要在提升发展质量上为全国作出表率。动力在哪里?

得工业者得增长

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超全省全国的10个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都超过30%,有4个更是超过40%,其中清远增44.1%位列全省第一,中山增43%,河源增42%。

这10个城市还有一个共同特点:产业基础较好,拓展空间大,抢抓机遇快

这也符合经济规模:经济的高速增长往往出现在工业化高潮阶段

中山为例,去年4月,该市工业投资增速就从当年第一季度的-8.1%,拉升到7.2%,这在今年转变为实实在在的产出: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冲进全省前三,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9%,增速珠三角第1。

这远不是全部,一季度该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1.2%,两年平均增长42.7%。这样的增速,并不多见。

再看广州。近段时间,在知乎等网站上,不少网友“凡尔赛式”的抱怨:从黄埔到琶洲,家附近很多重点项目都在连班加点建设,带来噪音烟尘的生活烦恼,但也让人感到蓬勃的城市活力

是的,从总投资120亿元的玉湖国际冷链项目,到现代汽车集团的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销售基地,一大批面向未来需求的高水平产业大项目,让广州有了稳居一线城市的经济底气

工业水平很高而发展空间相对受限的城市,往往将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受国外经济形势的冲击,深圳一季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低于GDP同比增速1.5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集群遭遇挑战怎么办?深圳的回答是,更高水平的创新

近段时间,深圳市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深圳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经审议通过,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加速汇聚。

产业升级的同时,深圳作为超大城市的市场潜力也在不断释放: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4.2%,增速比1-2月份加快6.6个百分点。

类似的一幕正出现在更多城市。

一季度,珠海、东莞、肇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38.1%、34.6%、32.8%,很好发挥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循环的作用。

【记者】王彪 陈欣欣 罗丽娟

【实习生】林广豪

【制图】隋明润 林广豪

【出品】南方经济智库

编辑 李卓
校对 黄买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