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军贸背后的战略考量

姚忆江工作室
+ 订阅

印度阅兵式。 (新华社/法新/图)

印度阅兵式。 (新华社/法新/图)

2021年3月上旬,印度提出采购30架美制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总价值30亿美元。早在2020年11月,印度海军从美国租借了2架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租期1年。

军火贸易向来是国际社会中引人注目的大事。对于美国来说,向印度销售军火,大有打击俄罗斯的意思。这一点,让俄罗斯颇为不快,因为俄罗斯一直是印度的最大军火供应商。

军贸是卖家和买家关系的“晴雨表”——武器装备是一国军事战略和学说的物化,接受一个国家的武器装备,就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接受其训练体制、军事战略和战法理念。

美国军队曾有人说,“美国空军绝不和装备米格战斗机的国家合作”。然而,近年来,美国却大规模地向一个俄制装备数量巨大的国家倾销军火,这是为什么?

美印军售的小算盘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军售。美印军售发展如此迅速,跟美国现今推行的“印太战略”密切相关。

美国是“印太战略”的主导者和制定者。印太地区被美国认为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板块,鉴于该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国早在“亚太再平衡”战略之前就开始对其进行战略谋划,力图主导该地缘政治板块的国际秩序。

美印军售如此热络,有其各自的利益盘算。众所周知,俄罗斯的经济基础是两大支柱,一是能源,二是军火。印度是俄罗斯传统的军火市场,美国通过与印度的军事合作向印度大肆倾销军火,在获得巨额军火利润的同时,还将挤压俄罗斯的军火市场份额。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通过军火销售强化了对俄罗斯的遏制——断其财源。

对于印度而言,这桩买卖是稳赚不赔的。通过美印军事合作,首先可以提高印度对俄罗斯的要价。作为俄罗斯传统的军火用户,印度可谓是吃尽苦头:众所周知,俄系军火售后服务不佳,而双方在合作中俄方随意提价,更是让经济并不宽裕的印度苦不堪言,最典型的就是“戈尔什科夫”号航母项目。

其次,可以增加印度进行海上扩张的本钱。印度是印度洋沿岸最为强大的国家。自从独立之后,印度就以印度次大陆的主导国家自居,先后发动了针对中国的边境战争,并与巴基斯坦爆发三次战争后将其肢解,然后吞并了主权国家锡金,并控制了两个邻国尼泊尔和不丹,为其确立陆上“有声有色的大国”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海洋的战略地位得到不断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印度逐步推行了一种学界称之为“围栏”战略(ringfence strategy)的海洋安全战略,该战略的中心是印度所在的印度次大陆,以此为轴心向外延伸出三个半圆形战略区,并以这三个半圆形战略区打造一个所谓的“围栏”。这个“围栏”以孟买-亭可马里-科科岛为界限,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围栏”内分成三个部分,由内到外分别是完全控制区、中等控制区以及软控制区。完全控制区的纵深是500海里,起点是领海基线,终点是离岸500海里的海域;从离岸500海里再向外拓展500海里的辽阔海域被印度划为中等控制区;而软控制区则是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剩余的部分。

实施上述战略的基础,是能给夺取制海权。

以此为目标,印度从美国购买大批舰炮、反潜侦察机等海军装备,并对美国海军的舰载机技术和航母弹射器技术颇感兴趣。

但是,印度想把印度洋变成印度的洋的想法,让美国充满警惕——美海军第七舰队2021年4月7日发表声明称,美国海军陆战队“约翰·保罗·琼斯”号驱逐舰“在没有事先征得印度同意的情况下,在印度专属经济区内的拉克沙群岛以西130海里处维护航行权利和自由。

在美国看来,中国和俄罗斯对美国霸权构成了潜在威胁与现实挑战。尤其是中国,经济规模和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令美国倍感焦虑。美国因此出台了“印太战略”,意在阻止中国发展成为海权强国。

“印太战略”的支柱

美国在后冷战时代的地缘战略目标,是控制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防止该地区出现一个威胁美国霸权的国家。

而作为一个地缘政治战略,美日印澳四边安全合作机制是其核心,美国将印度拉入这个安全机制的重要手段就是军售。

近年来,美印军售贸易呈现出“井喷”态势:2016年11月,印度国防部批准以7.5亿美元向美国购买145门M777;同年7月,印度国防部签署一项合同,以11亿美元增购4架P-8I反潜巡逻机。

2018年6月12日,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DSCA)批准向印度出口6架AH-64E“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2019年4月3日 ,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DSCA)批准向印度出口24架MH-60R“海鹰”反潜直升机,总价值26亿美元。

2019年11月19日,美国国防部国防合作局(DSCA)对外公布消息,美国国会批准向印度出口13套MK-45 Mod4型127毫米62倍径舰炮。

2020年2月7日,美国国防部国防合作局(DSCA)通知美国国会,将通过外国军事销售(FMS)渠道,向印度出售多套“综合防空武器系统”(IADWS)。这笔订单主要包括5部AN/MPQ-64型“哨兵”X波段三坐标低空监视有源相控阵雷达、118枚AIM-120C-7型中程空空导弹、134枚FIM-92L型“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以及未透露数量的发射装置和指挥系统等。同年4月13日,美国国务院批准印度购买总价为1.55亿美元的空射型弹药。印度此次求购包括10枚AGM-84L“鱼叉”Block II反舰导弹和16枚MK 54“全能”轻型鱼雷。同年7月下旬,印度计划以18亿美元从美国再度增购6架P-8I“海神”反潜巡逻机。并将增加6架P-8I的申请信发给美国。

此外,印度将中国视为对手,而中国对俄系武器的装备非常了解,甚至推出比原版更先进的改进版(典型的例子是歼-11和歼-16系列)。因此,为了在未来有可能的对峙甚至是冲突中,不至于被中国了解自身的装备性能,印度加强了对美系装备的引进。

随着拜登上台,美国政府大搞意识形态外交,美印军售将因此得到加强。此外,近来俄罗斯在军事领域与巴基斯坦有互动,这无疑将激怒容易动怒的印度,美印军售在这种背景下有可能会迎来下一个高潮。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印军售从此将一路坦途。一旦印度军事实力因此得到加强,着手将印度洋变成“印度的洋”,美印军售可能将因此急转直下。从这一点看,美印双方的未来也不是双方描绘的那么美好。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