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一剪裁时光,一针一线缝岁月
一卷软尺,一支粉笔,一把剪刀……裁缝娇姐正在一块布上算量、裁剪,店里挂着各式精美服装和样板布料,吱呀吱呀声传来,缝纫机的机械磨合声荡满了整个屋子,与窗外的汽笛声形成鲜明对比。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倾听裁缝娇姐的故事,感受针线穿梭的传统手艺,体验布料成衣的优雅内涵。
“从统计转行裁缝 就是出于喜欢”
眼前这位面容恬淡,娇小玲珑的旗袍女子,便是故事主角——裁缝娇姐。由最简单的穿针引线、裁剪布料到单独完成一件衣服,娇姐接触裁缝这门手艺已经将近三十年。
娇姐作为一个传统的手艺人,经营服装工作室十三年,设计样式、制作服装是她的老本行。在她的店里,放置着一台华南牌缝纫机。这是娇姐妈妈的嫁妆,在潜移默化间成为了她步入裁缝行列的启蒙。一段藏在缝纫机的故事,便娓娓道来……
“我最初是做统计、出纳的,并不是裁缝”,被问到是为什么会做裁缝时,娇姐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出于喜欢”。
1993年,在“打工人”的浪潮中,娇姐只身离开家乡广宁去佛山寻梦。在一家大型的港资时装公司做统计,被公司生产的一批批精美高级时装所触动,由此萌发了学习裁缝制衣的念头。
这家公司以生产高档时装为主,产品大部分远销海外,因此对设计工艺要求很“精”。为了精益求精,公司每个月都会安排香港服装设计师来佛山工厂教工人裁剪、缝制。
每当这个机会来临时,娇姐总是认真地学习观察、虚心请教,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潜心摸索,渐渐地,她成为了一名巧手裁缝,由原来的普通工人晋升为公司的管理人员。颇丰的收入令娇姐初尝到成功的喜悦,但她明白这一切都只是开始。
“10平方小屋圆梦 巧手裁缝成服装师”
要想在激烈的大都市立足,满足于眼前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提升自己,谋求更大发展,努力刻苦的娇姐加入了自学成才的队伍,开始了一边打工一边勤学的日子。虽然每日早出晚归很辛苦,但是娇姐认为,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再辛苦也有回报。
1998年8月,娇姐将她酝酿许久的梦想付诸现实:离开公司,开创一份属于自己的裁缝事业。
她联络一位志同道合、正在一家制衣厂的广宁同乡,经过考察后,选择了在佛山叠南市场一间不到10平方的小屋,作为自己梦想的起点。这家小裁缝店以面向大众消费者的姿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慢慢站稳了脚跟。
从成立之初的顾客寥寥到今天的熟客不断,娇姐以亲切、踏实的作风,恰到好处的裁剪技术,以及同伴优良的缝纫手艺,赢得了附近很多街的街坊“回头客”。
从打工仔到做老板,从一家店再到两家店,从跑车间、选面料,到搜集服饰资料,手工缝制,修改纸样,盯质量做工,这期间有无法想象的艰难。
忆起这段经历时,娇姐眼里闪烁光彩,难掩嘴角满足的笑容。那段充实而忙碌的生活,在缝纫机起舞的梦想,令她度过了许多个筋疲力尽而又兴奋的日子,也刻进了她的记忆里。
“一件精做的旗袍 至少要十几道工序”
有人说,服装是一种言语,而裁缝就是用一双巧手,通过细心裁剪、缝制,满足人们对服装的特殊需求。在娇姐的标准里,一名有经验的裁缝不仅要“三好”(刀工好、车工工、手工好),还要有一定的审美和时尚追求。
专门定制服装的客人,追求的是品质,高雅与细巧,都想通过服装来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我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制作师傅,无论哪种身材,会根据具体情况做成最合适的尺寸突显其优雅与独特魅力,尽力满足客人追求的格调。”
一件漂亮的定制旗袍的诞生,至少要经过量身、选料、设计、裁剪、缝制、装饰等十几二十道工序。如果更讲究精致的话,就连一颗旗袍扣都需要三四个小时的人工钉做。
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娇姐说,不同要求的旗袍,所需的成衣时间也不同,“普通的两三个小时可以完成,如果要求高的话起码要一周才可以交货。”
对于曾经手裁几百件定制工衣的娇姐来说,订制日常普通服装,更是信手拈来。原本较为内敛的娇姐,来到熟悉的制衣台前,瞬间满电!
只见她执起尺,拿起粉笔,双手拂过面料,铺平理顺,刷刷地画出样板,握住剪刀又稳又快,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干净利落,一两分钟后一条男式西装裤的雏形就出来了。
脚踩踏板,转动线圈,嗒嗒嗒嗒......,布料来回翻飞,娇姐并不觉得枯燥,一脸恬淡的她,既专注又享受,享受着缝纫带来的乐趣。
“肯定会有很多人喜欢、传承裁缝这门手艺”
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流水线服装替代了手工缝制,固定的SIZE码数也替代了人工量度。娇姐淡淡地说,现在已经不太流行专门找裁缝定制服装,除非是特别的应酬或者场合需求。
但经过今年的一次四川考察,走访一家大型的私人订制公司,再度唤起娇姐心中的“裁缝梦”,她决心向更大的平台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衣服是穿在身上的心灵,而裁缝则是心灵剪裁师。裁缝之于人们的价值,不只完成一件件衣物,还有他们饱含情感、倾注审美、传承工艺去量出的一尺尺关怀,绣出的一针针心意,缝好的一款款独家。这种“一对一”的缝制,是有温度的,是不随技术、潮流改变而转移的。
因此,娇姐坚信,“裁缝”这门手艺是很有价值的,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继续热爱并传承下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