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包虾饺,广式点心非遗走进小学校园

南方+ 记者

“四大天王”“一盅两件”“二厘馆”……“广式点心”非遗走进了校园。

4月30日上午,由越秀区非遗保护中心、广州包道餐饮文化有限公司主办,广州半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广府饮食知多D”——包道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在越秀区署前路小学开展。

活动分为“讲古仔”“郁手仔”“倾计仔”三个环节。广式烧卖制作技艺传人戴文青围绕广式烧卖制作技艺项目内容进行授课,用亲切欢快的语调讲述着广式点心文化故事。

为了教导同学们学习广式烧卖制作的方法要点,戴文青海准备了广式烧卖的制作工具和食材,通过手把手教学,带领同学们制作广式烧卖。一个个烧卖诞生在孩子们的手上,非遗文化随之走进了青少年。

在有奖问答环节,老师围绕“广式点心生活故事分享”和“课堂知识点回顾”两方面,引导同学思考生活中的广府饮食文化,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意识,深化劳美素质教育。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广式点心文化进校势在必行,必须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了解并熟悉我们优秀的传统饮食文化。”戴文青说。

“广府饮食知多D”包道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是越秀区非遗保护中心联合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与学校师生一同开展“非遗进校园”推广工程的重要实践。

署前路小学吴美婷校长表示,学校积极探索“劳动+非遗”劳动育人模式,构建非遗特色文化引领下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有效拓展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广度与深度,让学生在体验优秀传统技艺魅力的同时,既增强了劳动意识,又能将工匠精神植入学生心中,深切感受劳动的价值,实现文化育人,意义非凡。

播非遗传承之种,开劳动教育之花。

非遗的活态传承离不开新时代下青少年的支持,校园实践教学需要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底蕴作为支撑才能常态化发展。未来,广式点心文化传承与保护力量将更加集中于校园之中,带领青少年以学引思,以劳育美。

【南方+记者】郑慧梓

编辑 万映雪
校对 黄买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