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2日,在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大科副主任、脊柱微创中心主任陈博来教授带领下,经过前期细致缜密的技术储备专利器械工具研发,广东省中医院脊柱科李永津主任医师、苏国义主任医师合力完成广东地区首例颈椎单通道内镜水介质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Endo-ACDF)。骨科大科主任林定坤教授全程指导。
脊柱内镜技术,在腰椎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已经日趋成熟,并早已能完成内镜下的腰椎植骨融合术等过去需要“开大刀”的手术,使腰椎手术进入微创时代。但颈椎区域的解剖结构比腰椎更复杂, 存在重要的器官、神经、血管, 加上微创手术中存在非直视的操作过程, 极大考验施术者的技术,因此,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的风险不容小觑,这也是一直制约内镜技术在颈椎应用的“天堑”。
如何将内镜技术突破“天堑”、应用到颈椎融合手术中,是所有从事脊柱微创事业的医者、学者们不断思考的问题。广东省中医院脊柱微创中心主任、全国知名脊柱病学者陈博来教授带领团队,通过手术器械改良、手术入路优化,率先攻克了这一难关,再一次向颈椎手术的高峰攀登,完成广东地区首例颈椎单通道内镜水介质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Endo-ACDF)。
术中广东省中医院脊柱科李永津、苏国义在内镜下可直视直接完成减压、取出突出椎间盘,显露硬膜囊、融合器植入等多个步骤,突破目前颈椎微创手术存在内镜化操作的难题,单轴内镜水介质下高清视野下操作,提高了ACDF的安全性。广东省中医院脊柱科会继续以此为契机,不断优化Endo-ACDF手术操作,未来早日实现内镜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甚至颈椎前路椎体次全椎体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 ACCF)的目标!
▲李永津与苏国义在术中精准操作
▲C型臂X光辅助判断术中情况
▲Endo-ACDF术中内镜下手术全过程清晰可
科室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脊柱科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骨科专项能力培训项目广东基地、广州地区微创脊柱外科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目前拥有骨科手术机器人、德国椎间孔镜、后路椎间盘镜(MED)、脊柱融合微创通道、专用脊柱显微镜、全碳素可透视手术床、低温等离子消融系统、术中3D手术导航系统、术中神经监测系统等各种最先进的脊柱微创设备,现已成熟开展以显微镜技术、全脊柱(颈胸腰)内镜减压技术、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技术等为代表的系列微创手术,开展内镜下腰椎融合术等国内、省内创新微创技术多项,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展颈椎内镜、胸椎内镜与腰椎内镜的单位之一。
科室团队早于1999年率先开展腰椎间盘微创手术MED,2009年引进椎间孔镜(PLED),先后于2014、2017年在省内率先开展颈椎内镜Key-Hole手术及内镜治疗胸椎管狭窄症(黄韧带骨化),2018年开展省内首例“ISEE”直视内镜下椎间盘手术摘除术,并先后数十次受邀向全国同行进行手术直播推广。2018年底开展经皮内镜下腰椎融合术,在脊柱微创融合领域推出多套专利器械、并广泛运用于临床,同年引入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及导航系统,引进国际最新一代S8手术导航系统,开展国内、省内创新数字化辅助微创技术多项。2020年全年脊柱团队完成手术超4500台,过半采用系列微创技术完成,其中脊柱内镜手术超1000台,疗效显著,是全国脊柱病领域系列微创技术开展较早、手术量最多、疗效最好的单位之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