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荔湾和广雅的骄傲!这部微电影全国首映,一定要看

广州荔湾发布
+ 订阅

“那年春天,我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有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4月29日,广州市荔湾区在广东广雅中学举办“重温峥嵘岁月 跟着电影学党史”暨公益微电影《信仰 我的1927》全国首映式。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有关领导,荔湾区领导,区各部门、各街道代表,区教育系统师生代表,广雅中学学生代表参加。

紧抓青少年教育

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精品

《信仰 我的1927》是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指导,荔湾区委宣传部、区委组织部、区教育局、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策划,荔湾区青少年宫、区青少年语言与戏剧艺术团制作的公益微电影,是首部记录广州起义革命先驱、杰出的无产阶级女革命家宋维静同志青年时期真实事迹的主旋律影片。

信仰

我的1927

影片以1927年广州起义为时代背景,通过讲述女主人公宋维静在广州参加大革命、投身广州起义的奋斗故事,生动再现了一百年前汇聚在广州的共产党人青春的形象和他们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奉献和牺牲。

影片中,宋维静是广州起义队伍中年龄最小的女战士,年仅17岁,还是广东“省立一中”(现广东广雅中学)的学生;大革命失败后,她迎着血雨腥风,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立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革命理想高于天”,影片以回忆的电影艺术手段,让在场的观众们重温了建党初期的种种艰辛,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希望通过电影的表现形式,带领大家一起重温红色经典、重现革命历程、追忆艰苦岁月,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让广大青少年通过更直观更生动的画面学习党史,学习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荔湾区教育局党组成员、荔湾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督学罗锦虹说道。

精心打磨

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

首映式上,影片的编剧、导演、广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郭东文以及部分主演同观众分享了电影的背后故事。

影片的编剧、导演郭东文现场分享。

“从2020年11月开始剧本创作,奔赴佛山影视城、沙面、大元帅府、永庆坊、广雅中学、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等多地取景,并经市、区主管部门的多次指导和评议,历时近6个月完成;我本人也在其中扮演了宋维静的父亲。”郭导说道。

郭东文在剧中扮演宋维静的父亲。

郭东文表示,这次选择了“信仰”作为电影的主题,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正是无数共产党员孜孜不倦追求共产主义信仰的过程,他认为当大家有了信仰,革命者才会有不畏牺牲,不怕艰苦的那种精神的力量。

“在题材挖掘的过程当中,我发现了宋维静这位老党员,她是我们广州市党龄最长的革命家之一,有着75年党龄。1927年,她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以及“四一五广州大屠杀的背景下,依旧义无反顾地向党靠拢,并且参与到广州起义之中,这一段故事的信息量足够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信仰的追求,所以我们选择了以这个内容作为切口。”

——《信仰 我的1927》导演郭东文

《信仰 我的1927》剧照

1927年1月,宋维静加入了共青团,在白色恐怖笼罩下,她毅然坚持自己的信念,想尽一切办法向党靠拢,同年5月她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信仰 我的1927》中扮演青年时期宋维静的刘乐琳正是一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共青团员,电影中她将一个在革命斗争中积极追求革命理想的青年共产党员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种为了革命奋不顾身的精神令人动容。

刘乐琳(宋维静扮演者):

“拍摄完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我们应该要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因为当下的生活都是无数革命者、无数共产党员们用他们的心血和生命铸造而成的。我们作为青少年应该牢记历史,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

扮演青年时期宋维静的刘乐琳是一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共青团员。

活泼勇敢的共青团员林向瑾由年仅14岁的郭雨鑫扮演,她以少年人特有的执着表现了对先进思想和先进组织的不懈追求。郭雨鑫接受采访时表示,拍摄这部电影就像上了一堂红色的历史课,作为主演之一的她必须去了解到当时的历史以及人物当时的背景以及想法,这个过程让她得到了一次终身难忘的精神洗礼。

郭雨鑫(向瑾扮演者)

“参演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共产党员们的伟大,在国民党全力围剿的情况下他们依旧可以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工作。”

年仅14岁的郭雨鑫(左二)以少年人特有的执着表现了对先进思想和先进组织的不懈追求。

据了解,本片的主要演员均来自荔湾区青少年语言与戏剧艺术团,参演本片的还有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话剧演员胡炜,他扮演宋维静的老师,是带领宋维静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人物。

胡炜在电影中扮演宋维静的老师。

观影结束后,掌声雷动。在场的师生和观众们纷纷表示,电影感人至深,振奋人心。

在场的师生和观众们被电影深深吸引着。

俞懿容(广东广雅中学学生):

看完影片,我再次认识了信仰这个词。什么叫信仰?信仰就是宋维静对理想社会的坚守,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对铮铮誓言的满腔热血!

巫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荔湾实验学校教师):

我们要用“年轻人的方式”点燃青少年党史学习的热情,要用“青少年的话”,让青少年更好地与党史对话。

师生代表发表感言。

据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荔湾区充分运用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党史宣讲活动,打造了一批红色文艺精品,全面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信仰 我的1927》首映式选在宋维静同志的母校,就是为了进一步增强红色文化的影响力,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接下来,该电影还将在荔湾区各大影院、社区、文化广场、企业、学校等场合进行巡回展映,并登陆各大网络平台放映。

【来源 荔湾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作 荔湾区融媒体中心 张国荣、虞力瑞、王誉臻、古宝仪、张铭健】

【编辑 黄文浩 邓菲菲】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