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氏股份发布了上市以来第六份社会责任报告,报告详细披露了温氏股份2020 年度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等社会责任领域的实践及绩效。2020年,温氏股份围绕“抢抓机遇,创新突破,筑牢五五规划基础”的发展主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锐意进取。猪业全力复产达产,禽业致力于转型升级,守护百姓“菜篮子”,筑牢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749.24
实现营业收入749.24亿元
399
拥有399家控股公司
805
总资产805.00亿元
截至2020年底,温氏股份在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拥有399家控股公司,拥有约 4.8 万户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员工 52809 名。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9.24亿元,总资产达805.00亿元。
乡村振兴筑牢脱贫攻坚成果
4.8
4.8万户合作农户
85.6
合作农户养殖收益85.6亿元
720
开展产业发展脱贫项目720个
温氏股份针对中国养殖农户缺资金、少技术、抗风险及市场开拓能力弱的现实情况,开创了启动易、风险低、销路稳的“公司 + 农户(家庭农场)”模式。通过“公司 + 农户(家庭农场)”模式,对接贫困人口到户到人,将其纳入到公司产业链条、共建共享体系之中,既切实提升农户收入,又增强了乡村养殖业发展内生动力。2020年,公司约有4.8万户合作农户(家庭农场),合作农户养殖收益达到85.6亿元。公司通过吸纳贫困人口进入当地分、子公司或养殖场工作,帮助57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就业。2020年,公司共开展产业发展脱贫项目720个,投入资金(含无息垫资、各项补贴、设备投入等)约5.37亿元,不仅扶贫效果显著,更可促进当地现代化养殖业基础建设升级迭代,扩大养殖规模。
科技创新助力现代养殖
1716
公司研发人员1716人
6.79
研发投入6.79亿元
5
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5项
作为国家创新型企业,温氏股份历年来在科研创新方面投入巨大,构建了业内一流的科研专家团队与完整的专业研发体系。公司拥有一支以20多名行业专家、80多名博士为研发带头人、700多名硕士为研发骨干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形成了以研究院(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五级研发体系。公司设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生猪种业现代农业创新中心、广东省生猪健康养殖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并与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长期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在畜禽育种、饲料营养、疫病防治等方面掌握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
2020年,公司研发人员达到1716人,研发投入达到6.79亿元,连续4年均保持上升趋势。公司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5项,新兽药证书4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
三产融合深耕食品行业
10.51
销售肉鸡10.51亿只
954.55
销售肉猪954.55万头
5692.8
销售肉鸭5692.80万只
温氏股份长期深耕食品行业,积极延伸产业链条,从养殖生产向食品加工等方面推进,通过三产融合、品牌强农等一系列措施,与合作农户、消费者、客户、伙伴企业、经销商、投资者一道,打造现代农牧食品生态圈。
2020年,公司销售肉鸡10.51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肉猪954.55万头(含毛猪和鲜品),肉鸭5692.80万只。养猪方面,公司积极布局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及城市分销中心,形成一条龙经营。养禽方面,公司积极加快转型升级进程,大力推动鲜品产业发展,2020年鲜品总销量突破1.4亿只,同比增长37.7%。
回报社会构建和谐社企关系
2.7
累计向基金会捐赠金额近2.7亿元
6000
向基金会捐赠6000万元
35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5项
温氏股份持续回馈社区、投身公益,为构建和谐社企关系贡献自身力量。公司的慈善事业主要通过北英慈善基金会、温氏志愿者服务队来开展,并结合公司的发展特色和资源优势,为社区提供基础设施投资与支持性服务,促进社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环境的改善。
目前,温氏股份和温氏员工的捐赠是北英慈善基金会主要的资金来源,截至2020年底,公司累计向北英慈善基金会捐赠金额近2.7亿元。2020年,公司向北英慈善基金会捐赠6000万元。2020年,北英慈善基金会在捐资助学、文教体卫、扶贫济困、优抚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持续投入,总金额达6403.4万元。2020年,温氏志愿者服务队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5项,累计服务时长3148小时,在白内障义诊、义务植树、留守儿童探访、困难及孤寡老人慰问等活动中提供志愿服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