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南海气温逐渐升高,同样升温的还有南海“功夫角”。几乎每个周末,由“南仔”、南海各大武馆和非遗传承人组成的“南海好功夫”强势阵容,都会亮相南海全民健身公园中心广场,为市民带来精彩的武术表演。
功夫角上,高度浓缩的“南海好功夫”精彩绝伦;功夫角外,快乐武术的氛围已充满南海的大街小巷。
南海“功夫角”为什么能走红?传统武术“出圈”密码何在?
全国冠军龙表演。
群众叫好
一场表演饱览南海好功夫
4月24日晚,南海“功夫角”表演如约而至,醒狮、舞龙、洪拳、伏虎拳、单头棍、太极等各式武术应有尽有,其中曾斩获全国冠军的“本地龙”表演“竞速舞龙”,表演时间不到一分钟,但却让全场欢呼尖叫。南海武术的魅力可见一斑。
“竞速舞龙”,顾名思义以速度取胜,参赛队伍完成规定动作和数量的时间越短,越有机会拔得头筹。据悉,当晚表演的全国冠军龙来头不少,它将代表南海参加五一期间的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并用最快速度完成快速穿腾4次、螺旋跳龙10次、直躺舞龙10次等规定动作和数量。
在南海区武术协会会长王冠艺看来,南海“功夫角”叫好又叫座绝非偶然。南海武术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现有武术馆238家,包括咏春拳、洪拳、蔡李佛拳、太极拳、龙形拳、白眉拳等54个代表性拳种,以及武术醒狮队2700多支,“这些都是南海武术的深厚家底,就像是一个宝藏,可以让功夫角表演有源源不断的鲜活素材。”王冠艺说。
王冠艺(中)和梁建波(右)参与电影《暗语者》的武术动作设计。通讯员供图
其次,每场功夫角的表演都是浓缩版的“南海好功夫”展示。“一场表演大约90分钟,我们希望做到既全面又有亮点,全面就是指节目丰富,不局限展示某一种武术,亮点是指吸引眼球,让人眼前一亮。”王冠艺表示,作为南海“功夫角”的承办方,南海区武术协会在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全力支持下,积极发挥镇街的统筹作用,每场功夫角表演由镇街轮流负责,并统筹片区内的武馆资源,往往一场表演就有多个武馆共同参与,可谓“优中取精,精彩绝伦”。
此外,南海“功夫角”还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交流,不仅要“好看”,还要“好玩”,让观众现场学、现场试,亲身体验传统武术的乐趣。
五年坚持
一群武艺人的侠骨柔情
南海的“功夫角”表演,最早可追溯至2017年。其时,佛山市提出建设“世界功夫之城”,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佛山功夫角”之南海专场应运而生,并通过走进社区、学校、商业体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展示佛山功夫魅力。
“那时候的功夫角表演不定点,有点像打游击战。”张志华今年60多岁,是佛山市非遗龙狮传承人、黄飞鸿第五代传人,从南海“功夫角”诞生之日起,他便经常带领武馆参与其中,“走遍7个镇街,有时在村居,有时在大型商场,有时在旅游景点,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寒,只要一声令下,武馆的人都会随叫随到。”
到了2020年,南海提出打造“南海好功夫”城市品牌形象,同年8月,南海“功夫角”开始“定点”表演,通过搭建一个常态化的舞台,供武术团体和武术爱好者展现武术技艺,并致力打造成南海武术文化对外展示宣传、对外交流推广的窗口。于是,南海功夫角示范点便设在人流密集的南海全民健身体育公园中心广场,并几乎在每周末晚上,定时上演高水平武术表演。
也是从那时候起,一群南海武艺人围绕着把示范点打造成市民网红打卡地,在展示功夫上越加精益求精。
以4月24日晚的表演为例,张志华堪称节目“总导演”,从接到通知开始,他就想如何让表演出精出彩。舞龙是中国最传统的民间习俗之一,也是大沥的一张文化名片,为了让观众眼前一亮,张志华把沥东女子舞龙队的2条“女龙”合二为一,尽管沥东女子舞龙队已斩获不少省级赛事奖项,但他还是“吹毛求疵”,从中选出最优队员进行表演。除了女龙,张志华还组织全国冠军龙、盐步职业技术学校舞龙队2条“男龙”出演。
沥东女子舞龙队表演。
无独有偶,在本月中旬参加了“功夫角”表演的九江中外周家振兴武术馆,也是一腔热血。从南海的最南端九江,到南海的城市中心桂城,周家振兴武馆有备而战,锣鼓、馆旗、各式刀枪等装了一货车。“很多人以为我们为了收徒,但家长一般都不会让孩子跑到九江那么远学武术,我们来,就是为了把南海的武术发扬光大,打响南海好功夫。”周家振兴武馆副馆长潘永生说。
在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南海“功夫角”之所以能持续推广5年,并且越来越受市民欢迎,起关键在于南海有一群有情怀的武者。“参加功夫角表演的人员都是义务演出,但南海的武馆很给力,往往不计报酬,争着来展示,南海的武者是一群可爱的人。”
线下火热
广场“武”掀起全民健身热
功夫角上,高度浓缩的“南海好功夫”精彩绝伦;功夫角外,快乐武术的氛围已经充满南海的大街小巷。
从2017年起,南海便大力推广武术进村居,武术进校园。目前,全区已有70所中小学设有武术醒狮队。当晚参加演出的盐步职业技术学校舞龙队便是其中之一,当中不少优秀学员在毕业后,仍然选择继续“深造”,并代表南海参加全国比赛。
张志华作为佛山市非遗龙狮传承人,经常到沥东小学、盐步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义务教学。“这次把盐步职业技术学校舞龙队带到场上表演,就是希望他们多学习,你看,全国冠军龙做的动作行云流水,这便是学习的榜样,通过比学赶超,让武术精髓一代传一代。”
盐步职业技术学校舞龙队。
当晚,11岁的表演者曹迅荥为观众表演路长拳。虽然只是孩子,但一招一式的路长拳已是虎虎生风。她的师傅陈金女是南海年龄最大的功夫网红,也是去年票选出来的功夫网红人气冠军。
在陈金女看来,传承武术的意义在于强身健体。“现在的年轻人,学习、工作压力都很大,我不要求我的徒弟每天投入多少时间练武,但只要肯练,我就教,慢慢地,来练的人也越来越多。”陈金女说。
据统计,南海武术人口已超过6万人,当中不少是非遗传承人。这些南海武者遍布各个村居,很多武者都把传承武术作为兴趣爱好,或是免费教徒,或者聚集一群爱好者自娱自乐。每天清晨傍晚,在南海的各大体育公园、体育广场都会看到“耍”武术的身影,太极、洪拳、扇子舞……一项项武术正与全民健身相融合,深受群众喜爱。
“把南海武术文化的内涵融入到生活,才是最好的传承与发展。”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南海还将建设30个功夫角,以武术表演为主题,与文化艺术表演相结合,着重展示武术、醒狮、龙舟、舞龙等民间民俗技艺,进一步打造“南海好功夫”城市品牌形象,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营造“人人参与,快乐武术”的氛围。
线上引流
“网红功夫”让传统武术“破圈”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传统武术这坛老酒,在新技术、新载体、新媒体的充足“加持”下,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2020年11月底,南海重磅发布 “南海好功夫”城市形象品牌,岭南功夫文化体验馆同步开馆。其中,吉祥物“南仔”采用卡通造型又萌有酷,深受小朋友喜爱。此外,南海还发布了“南海好功夫”微信表情包,该表情包凭着“国潮风”迅速在线上火爆,并让全国网友大呼过瘾。
事实上,在这以前,不少传统武术的“破圈”探索已在进行。
2019年,《王者荣耀》中的角色——鲁班七号,披上“狮舞东方”皮肤,受邀担任醒狮非遗推广大使,开创国内先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中旬,“鲁班七号”微信指数提升66%,“醒狮”微信指数提升30%,百度指数提升21%,有效提升了以醒狮为代表的南海功夫在《王者荣耀》玩家中的认知度及好感。
2020年,南海武术再次携手《王者荣耀》“出圈”。在半决赛中,南海“武林”分别派出“洪拳、咏春、蔡李佛、白眉”四大战队,为全国电竞玩家表演南海功夫;而在总决赛中,南海更是通过洪拳对战咏春,在电竞玩家中掀起“功夫热”。其中,总决赛覆盖了全国31个省份、289个城市,累计报名超过303万人次。
除了携手电竞界,南海武术还通过直播、短视频等传播渠道,吸引市民特别时年轻人的关注。
2020年3月,“佛山-武汉”——抗疫同心云上音乐会在南风古灶上演,而现场录制的南海区洪拳协会洪拳八式抗疫保健操、咏春抗疫功夫操更是在线上平台迅速走红,当天全网共有103.5万人次在线观看。
2020年,南海还举行首届南海功夫网红海选,通过抖音、快手、微视等网络平台发布参赛选手短视频及图片资料,共获得4.5万多人投票及点赞,累计访问量高达100万人次。
今年初,南海更是成功邀请亚洲女拳王、拳界“网红”胡蝶加盟南海搏击专业委员会,助力南海打造“网红”城市。此外,南海还通过“武术+音乐”“武术+音乐剧”“武术+电影”等方式,全方位打造“南海好功夫”城市形象。其中,已成功推出歌曲《南海好功夫》,参与电影《暗语者》的武术动作设计,纪录片《功夫洪拳》更是在央视播出。接下来,南海还将推出歌曲《我是黄飞鸿》以及同名音乐剧。
“出圈”,绝不是为了一时之“红”,而是为了更好地“入圈”。在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追逐流量效应不是弘扬南海武术文化的终极目标,南海武术氛围浓厚,名人辈出,是“一代宗师”黄飞鸿与叶问故里,有着深厚而独特的价值体系,“南海好功夫”不仅是武术文化本身,它还是南海精神的具象展示,是新时代南海向世界彰显文化自信、改革锐气的新载体、新场景。
2021“佛山功夫角”示范点周末功夫角之南海专场计划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