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拒绝人从众!出游走高原,但又怕遭高原反应?咋办?

中山市卫生健康局
+ 订阅

  即将迎来五一黄金周相信很多人都按耐不住自由的心想要出去走一走

  而川西、滇西北、西藏...

  成为不少小伙伴的首选

  洁白的雪山、壮美的峡谷

  原生态的人文风情

  小伙伴们是不是想立马就出发了呢?

  别急!!

  除了要做好出行路线规划

  你还要了解下

  关于“高原反应”那些事儿

  01

  什么是高原反应?

  前往高海拔地区有时可导致健康问题,即“高原反应”。可发生于高山或高海拔城市(如西藏海拔4000多米,青海海拔3200米等)。

  高原反应的三种主要类型:

  急性高原病–为最常见的类型,可导致类似于宿醉的症状。

  高原脑水肿–比急性高原病更少见且更严重。

  高原肺水肿–也比急性高原病更少见和更严重。

  若正计划前往高海拔地区,可采取措施以预防高原反应。

  02

  有什么症状?

  取决于高原反应的类型。

  急性高原病可在前往高海拔地区的1日内发生,其症状可包括:

  头痛

  疲乏

  眩晕

  厌食

  睡眠障碍

  恶心,有时伴呕吐

  轻度劳力性呼吸急促

  若出现这些症状,则在好转(约1日左右)前停止前往更高处。少数情况下,症状持续数周,当上至更高海拔时急性高原病可能复发。

  高原脑水肿的症状通常开始于前往高海拔地区后的1-3日,包括:

  严重疲乏和无力

  站立不稳

  意识模糊和易激动

  嗜睡

  昏睡及最终昏迷

  高原肺水肿的症状通常开始于前往高海拔地区后的2-4日,包括:

  轻微干咳

  劳力性呼吸急促

  爬坡困难

  咳粉红色泡沫痰,咯血

  03

  可否改善症状?

  可以。出现轻度急性高原病症状后应该休息。在好转前停止前往海拔更高的地区。

  ▶若症状在1-2日后仍未消退,应转移至海拔更低的地区。

  ▶若出现头痛,可使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必理通)或布洛芬等药物止痛。

  ▶若出现如高原脑水肿或高原肺水肿等严重情况,应立即转移至海拔更低的地区并寻求帮助。

  04

  需要就诊吗?

  若前往高海拔地区后出现严重症状,应立即接受医疗救治。等待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问题,甚至死亡。

  05

  可以预防吗?

  可以。预防高原病的最佳方式是避免快速转移至海拔较高的地区。

  缓慢前行让身体适应:

  若需前往高海拔地区,可将行程拉长数日。可选择自驾游,由低海拔逐渐或阶段性爬升至高海拔。

  徒步旅行或攀登的最初数日不要进行剧烈活动,并避免饮酒和使用安眠药。

  可白天徒步前往海拔较高的地区,每晚返回至海拔略低的地区就寝。

  请医生为有高原病史者开具药物以防再次患病。

  首选乙酰唑胺,登高前一天125mg/12h一次,持续用药2天,可继续用药至到达最高海拔。可引起肢体末端神经感觉异常,多尿及代谢性酸中毒,磺胺过敏者禁用。

  需要短时间内迅速上升至海拔3500米以上,比如救援队,可在登高前服地塞米松2~4mg,一天4次,并持续至低海拔。

  供稿:中山市健康科普专家 区秀燕

  专家简介

  区秀燕

  中山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山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山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鉴定专家。

  中山市抗癌协会肺癌委员会委员。

  中山市卫生健康局编辑部

  编辑:刘姝晗

  二审:李永昌

  三审:陈伟铭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