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堵车、下雨内涝一直是东莞的心病,也是广大市民的困扰。近年来,东莞市水务局一直将城市内涝治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4月28日上午,东莞市水务局组织现场观摩易涝点活动,向广大市民介绍全市易涝点的整治情况,并提醒大家出行注意事项。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截止2021年3月底,东莞登记在册的150个易涝点已完成整治105个,“雨天看海”的现象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十四五”期间,将全面完成全市150个易涝点的整治工作,以减少易涝点的“存量”,不断减轻内涝造成的影响。
目前易涝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遭遇超防御标准降雨时,依然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内涝。
为此,东莞市水务局提醒广大市民,在下雨期间,尽量留在家中,做到“不出行、少出行”。如必须出行,要照顾好一同出行的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做到“安全出行、安全回家”。
对于雨天行人出行,需要注意“吃人”井盖,如果发现路面有漩涡、突泉时一定要绕行,要留心路面上的特殊标志,这些可能是发现险情后提醒大家要小心的标志;远离电力设备,在积水路段,要远离电线杆、路灯杆等电力设备,以防出现电路浸泡后漏电。一旦发现电线断落在水中,切勿触碰,应当立即在周围做好标记,通知供电公司处理;避免在空旷地行走,雷雨天气时,不要在空旷地带、水池边等行走,不在室外接打电话。尽量避免外出,如需外出时,远离户外广告牌等,提防高空坠物等事项。
而对于司机朋友,出行时应提前减速慢行、多鸣笛和耐心避让。在夜间雨中驾驶时,地面因积水会反射光线,此时应适当地变换远近灯光,有助于及时发现前方障碍物;出发前规划好出行路线,提前查询天气状况和拥堵路段,遇到暴雨、雷雨时段要谨慎避开,注意错开上下班通勤高峰期;雨天路面湿滑,会导致车辆的制动距离加大,因此车辆行程过程中要低速慢行、保持车距,防止因车辆打滑与前车发生追尾事故注意低速慢行等事项。
【见习记者】唐卓
【记者】吴擒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