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养君子 以教育人才|化州六中学生因拾金不昧获赠锦旗

化州教育
+ 订阅

在波澜不惊的平凡生活中,总有一些温暖的人和事能带给你希望、快乐、惊喜和感动。4月21日,化六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陈先生带着一面锦旗走进化六中校园,要送给高一级的两位学生。

失主陈先生送来的锦旗

原来在4月20日,陈先生在路上丢失了钱包,钱包里面除了有现金外,还有银行卡、身份证、驾驶等重要证件。钱多钱少倒不重要,关键是里面的证件要补办起来很麻烦,也耽误陈先生办事。正当陈先生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的时候,接到了河东派出所来电,说有学生捡到了他丢失的钱包,交给了民警。

失主陈先生匆忙赶到派出所,他又惊又喜,丢失的钱包能找回来令他大感意外,对拾到钱包的陈华锋、严炜杰两位同学不停地竖起大拇指,对两位同学拾金不昧的崇高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

将钱包交还失主

陈先生觉得虽然只是区区几百元,但两位学生拾金不昧,急人所急的精神值得鼓励,很令人感动。于是陈先生便制作了锦旗送到学校,陈先生表示:善良如一面镜子,折射内心,见证品行,陈华锋、严炜杰两位同学拾金不昧的举动展现了其高尚的个人品质和学校良好的道德教育,也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班主任陈毅光老师代失主向两位同学赠送锦旗

为了不影响两位同学的正常学习,学校在4月26日的晨会上隆重表扬了陈华锋、严炜杰两位同学。高一6班班主任陈毅光老师代失主向陈华锋、严炜杰两位同学赠送锦旗,张文弓校长授予两位同学“六中好少年”的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

张文弓校长向两位同学颁发荣誉证书

张文弓校长指出,陈华锋、严炜杰两位同学用朴实的举止向社会诠释了一名当代中学生的新风尚,用高尚的人格昭示了六中学子满满的正能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六中“十德”文化。他们俯身拾起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昂首送还的是立德向善的六中精神!

化六中始终将以德育人放在首要位置,将德育全面渗透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规范一言一行,深化养成教育。陈华锋、严炜杰两位同学的事迹只是学校众多好人好事中很平常的一件,近年来化六中涌现出了全国好人吴振贵老师、拾金不昧好少年黄军豪同学、大爱青年李长春同学等一大批道德典型。

育人先育心,树人先立德。化六中将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笃、和”与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建设具有化州六中特色的校园“十德文化”,强化“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认知。将德育教育贯彻教育教学活动始终,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争做“雷锋式”的好少年,获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作者:梁绍聂 通讯员:欧利汉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