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来啦!广州南站精准打击非法营运保障旅客“五一”出行安全

广州番禺发布
+ 订阅

今年“五一”假期,

铁路旅客运输客流高峰期为

4月29日至5月6日,

共8天。

“五一”选择高铁出行的街坊

要注意啦!

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广州南站加大运力投入,

增加78组动车组上线运行,

组织部分动车组重联运行,

加开长沙、湛江、潮汕、深圳等

热门方向列车。

南站出发站台

受假期天数增加、中长途旅游、探亲游等客流叠加影响,铁路部门预计,客流将有较大增长。8天时间,广州南站预计到发旅客483.1万人次,日均到发旅客60.4万人次,同比2020年预计增长127.4%。其中,预计发送旅客268.2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33.5万人次;预计到达旅客214.9万人次,日均到达旅客26.9万人次。最高发送日为5月1日,预计发送41万人次。最高到达日为5月5日,预计到达旅客36.2万人次。

南站候车大厅乘客有序候车

网上购票显示无票时

可使用12306“候补”购票功能

从目前售票情况来看,4月29日至5月2日,广州南站开往长沙、贵阳、南宁、上海、北京、怀化、湛江、潮汕等方向的车票比较紧张,其余方向尚有余票。网上购票时显示无票时,可使用12306“候补”购票功能,如有旅客退改签返网的车票以及铁路根据候补需求调整运输能力新增加的车票,系统将第一时间把票配送给候补状态的购票者。

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

为确保广大旅客节假日期间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广州南站最大限度开启售退改窗口、实名制验证口、安检、检票通道。注重做好重点旅客全程无忧服务,畅通网上网下预约服务,在各进出站通道、安检通道设置老、幼、病、残、孕专用通道和急客通道,并在“初心服务岗”加派志愿者做好爱心服务,保障重点旅客温馨舒适出行。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认真落实好测温、消毒、通风、个人防护等措施,加强对电梯、闸机、厕所等设备设施的消毒力度和频次,每日营业结束后对站场进行全面消毒。

南站出发平台

温馨提示

01

客流高峰期间,建议广大旅客合理安排好时间,提前到达车站,预留足够时间进站乘车。排队进站乘车时佩戴好口罩,保持一定距离。现已全面实施电子客票,可不用取纸质车票,直接刷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站乘车。

02

到达广州南站需要换乘其他方向列车的旅客,下车后可按照站台导向指引标识及广播提醒,从站台南端下一层中转换乘区换乘接续列车,无需再上三层换乘。

03

广州南站设置了高铁转乘地铁“单向免安检”通道:旅客乘坐高铁到达广州南站需要转乘地铁的旅客,到达一层出站层后,可按照导向指引标识,选择“单向免安检”通道出站,直接进入地铁,可免地铁安检;到达一层出站层后,如果选择常规通道出站,也可转乘地铁,但需要安检。目前,位于广州南站一层南端中转换乘区域的C、E、G地铁口和一层北端的L、K、J共6个地铁口乘坐地铁可“单向免安检”。

广州南站探索科技执法,精准打击非法营运

“只要‘黑车’进入到广州南站核心区范围,系统就会立即预警,如有必要,执法人员也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广州南站打击非法营运出动了“黑科技”!

非法营运是令全国各大火车站普遍头疼的老大难问题,定位为“世界上最好的火车站”的广州南站彻底改变以往人海战术的传统做法,探索向科技要执法力量,建立起非法营运大数据监管研判模型,对“黑车”实施精准打击。

数据显示,该系统运行以来,交通运输部门在广州南站地区查处的非法营运同比增长了528.8%,科技执法登台“唱主角”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如今,非法营运车辆在广州南站核心地区已基本绝迹。

争创“世界上最好的火车站”,广州南站地区开始探索向科技要执法力量。

难点:

打击“黑车”犹如“猫捉老鼠”

广州南站建成后,到发旅客数量不断攀升,10年间增长了近20倍,年旅客到发量最高达1.88亿人次,单日最高到发量达75.77万人次,远远超过原有设计的最大旅客到发量。今年4月3日,清明小长假第一天,广州南站旅客到发量65.4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42.3万人次,创开站以来清明假期单日旅客发送新高。目前,广州南站旅客到发量早已稳居全国第一,成了全球最繁忙的火车站之一。

一方面旅客人数的急剧增加,一方面部分规划项目尚未建成,广州南站庞大的客运市场吸引着非法营运。这些“黑车”长时间在车站周边道路上行驶,不仅严重加剧了交通拥堵,其高价或者强行揽客的方式也备受旅客诟病。

“以往我们打击非法营运主要都是通过传统的方式,用人海战术加强路面巡逻。”长期在广州南站地区参与一线交通执法的工作人员宋强介绍,以往主要靠在路面巡逻执勤,效率非常低。受限于人力巡查覆盖面窄,加上拉客人员与违法车辆抱团通气等情况,该区域的营运秩序整治一直是交通执法中的“难上难”。

“认定非法营运必须有乘客或者行李上车等必要的执法确认环节,那些黑车司机都十分警惕,我们执法难度相当大。”宋强表示,按照传统的模式,尽管执法队员们经常加班加点在路面巡查,但“黑车”司机总能换着花样“打游击”,打击非法营运就好像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难度非常大。

转变:

打击“黑车”主角由人变成科技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繁忙的高铁站之一,广州南站提出了全新的规划定位:建设“世界上最好的火车站”。广州南站地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世界最好不仅体现在硬件上,一流的服务管理能力更加重要。”

提高广州南站的管理水平,打击非法营运问题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如果仅靠传统的方式,在目前的人力条件下,要想彻底解决广州南站“黑”车猖獗的问题几乎不可能。从去年年中开始,广州南站地区管委会开始转变思路,将打击“黑车”的主角由人变成了科技。

“非法营运1902,非法拉客582……”在广州南站一个指挥中心内,番禺公安三维实景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BCO)上的数据不断跳动着。

广州南站地区管委会转变思路,将打击“黑车”的主角由人变成了科技。

“只要有拉客仔进入广州南站区域,就会立刻被识别出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广州南站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南站地区各执法部门通过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加强联动。通过优化打击拉客人员“技战法”,通过无人机抓拍、鹰眼扫描、人脸识别、卡口数据、建立拉客人员数据库等警务科技手段,深入分析拉客人员出行轨迹和拉客时间,做到精准打击。

数据显示,从去年7月开始至今,公安部门共处置拉客仔2587人,其中进行法制教育2112人,行政拘留475人。

成果:

查处非法营运同比增长528.8%

除了建立拉客人员数据库之外,广州市交通执法部门以电子执法平台为基础,在广州南站区域搭建起非法营运车辆大数据监管平台模块。

今年春运期间,南站南路P10停车场车来车往十分繁忙。一辆湘F号牌的车辆载着3名乘客经过附近时,被番禺交警截停。随后,番禺交通执法人员立刻赶到现场,经核查,该车辆涉嫌非法营运,被立案处理。

利用高科技执法系统,广州南站每个执法人员都是“火眼金睛”。

无独有偶,近日,一辆粤S牌面包车缓缓驶进广州南站明盛一路时,同样受到了执法人员的精准“特殊关注”:打开车门后,这台原本核载6人的面包车竟走下来了15人,有的乘客手上还抱着婴儿。乘客向执法人员反映,他们是经“拉客仔”介绍,准备乘坐该车去往东莞寮步等地,车费由司机收取。最终执法人员现场对司机驾驶该车从事非法营运的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并将车辆、司机移交番禺交警,由公安对该车非法改装和超载运输行为作进一步处理。

被查的车辆仅从外表看并没有可疑之处,执法人员的“火眼金睛”来自哪里?

“因为这辆车进入了非法营运黑名单!”广州南站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王勇军介绍,从去年7月开始,通过综合运用32个视频卡口和361个视频监控数据,建立非法营运大数据监管研判模型,对南站地区社会车辆进行标签管理,形成车辆管理“黑名单”,摸清“黑名单”车辆行车轨迹和载体时间段,对非法营运车辆实施精准打击。

广州南站地区搭建非法营运车辆大数据执法监管平台,可自动对“黑名单”车辆进行预警。

“粤ESR***,预警地点P6地库进口3,车主信息……”在广州南站地区非法营运车辆大数据执法监管平台指挥中心,记者见到只要有被列入的“黑名单”车辆出现,系统就会立即预警,如果车辆没有在预计时间内离场,执法人员就会根据情况直接到现场进行调查。“经过几个月时间的运行后,非法营运车辆大多已经不敢进入南站核心区域了。”王勇军介绍说。

打击非法营运,科技执法登台“唱主角”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数据显示,从去年7月开始至今年本月中旬,交通运输部门在广州南站地区共查处道路运输违法行为2431宗,同比增长53.3%。其中,非法营运371宗,同比增长528.8%。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