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潭规划之空间篇|提升公共服务配置,打造城市更新示范区

南方+ 记者

三江交汇,广府之脉。白鹅潭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区域、亦是广州千年商都根基所在。在紧扣“老城市新活力”的时代背景下,未来,白鹅潭将面向湾区辐射珠三角、联动港澳、引领广佛,成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核心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广州西部主引擎、服务珠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产业融合发展新高地。

为实现广州西翼CBD高质量崛起,4月27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荔湾区人民政府共同发布《白鹅潭地区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下称《规划》),打造以产业规划为主导,交通、公服、环境、土地整备与供应等为支撑的1+N专项规划,本次编制范围为白鹅潭3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30平方公里),北至大坦沙,南至三枝香水道,东至珠江三枝香水道岔口,西至海龙科创园东边界。

《规划》从产业、交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多方面视角,以多方位支撑的专项规划体系,为白鹅潭2020-2035年发展绘制了美好蓝图,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位,赋予白鹅潭地区新的时代命题。

白鹅潭沿江总部经济带核心区地块规划效果图。

提升公服配置,匹配产业生活需求

以城市更新为抓手,融合TOD理念,白鹅潭地区围绕传统国有旧厂、商贸市场等资源,不断突破土地权属束缚,统筹旧村、旧城,实现连片更新,优先释放滨江、轨道一线产业空间,带动旧村改造协同发展。

在结合规模产业用地需求时,按照“成熟一片、推出一片”的原则,纳入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优先保障民生、公共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用地。推行土地出让前置招商模式,以重点产业组团为支撑,引导地区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益。

在产城融合的城市更新背景下,以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打造“四宜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不仅能够匹配产业发展需求,还可以通过高标准配置生产性及生活性服务设施,打造服务于广佛两市人群的品质宜居“生活圈”,构建具有领先水平的智慧化服务设施体系,支撑白鹅潭地区产业发展。

白鹅潭沿江总部经济带核心区地块规划效果图。

一是匹配产业发展需求,高标准配置研发、设计、检测以及金融等生产性服务设施。针对总部经济,配套法务咨询中心、金融服务中心;针对医药健康产业,配套重点高校产学研基地;针对新兴服务业,配套人才服务市场;针对现代商贸业,配套大数据中心;针对文化旅游业,配套员工技术培训中心。同时,完善支撑产业发展的综合管廊、消防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市政基础设施,稳步改善水电气基础设施。

二是配置高品质生活性服务设施,打造服务于广佛两市人群的品质宜居“生活圈”。从助力广佛实现服务共享、满足创新型人才生活需求出发,高标准建设健康管理中心(高端医疗)、颐养中心、综合医院等大型医疗服务设施;交往中心、休闲中心、艺术画廊、博物馆等共享交往设施;大型体育中心、休闲游憩步道等康体设施;智慧数字电商体验店等商业服务设施;国际幼儿园、示范学校等教育设施。

三是构建新一代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建立白鹅潭城市智慧大脑,大力推进“5G+智慧城市示范区”建设,构建“万物互联、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城市大脑感知网络,搭建政府、企业、全民共治共管的互动平台,整合互联网资源,建设智慧社区,提供公共事务、健康管理、生活消费等服务,提升现代化城市治理水平。

营造品质宜居“生活圈”

《规划》提出,从空间营造、活动策划、环境保护等三方面出发,营造白鹅潭地区多样化公共空间,打造连接各大产业组团的活力纽带。在深入挖掘岭南文化时代内涵中,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化展示厅。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发扬岭南水乡特色,进一步塑造岭南文化商贸旅游品牌。

白鹅潭沿江总部经济带核心区地块规划效果图。

在空间营造方面,充分利用白鹅潭珠江两岸10公里岸线,打造充满现代气息的“滨水活力区”,促进建设“老城市新活力”典范。整合省“三馆合一”、广钢湿地公园、广船滨江公园等文化与生态资源,充分利用珠江后航道岸线优质景观和花地河生态廊道,借地区旧村改造契机,以规划15公里鹅潭湾翡翠项链(碧道)为基础,构建复合型公园体系,形成集休闲活动、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复合型公园环。重塑岭南特色鸟语花香的景观生态意境,结合产业布局,提升空间品质,吸引对环境要求高的企业集聚。

在活动策划方面,以文商旅体交织融合发展为主线,活化利用传统岭南文化资源,融入“网红”元素,打造超流量IP。以文商旅融合发展、活化利用传统岭南文化资源为主线,发扬以粤剧为代表的岭南文化,重点推进沙面欧陆风情岛等特色功能区建设,采用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融合“网红”元素,借势新媒体提升传播力,以产品推广与文化传播相结合的方式,打造超流量IP。同时,充分发挥15公里鹅潭湾翡翠项链(碧道)的文化交流功能,点线串联,结合广船未来港等项目,提升现代化展览的承办能力,塑造岭南文博品牌,争取高级别文化论坛在地区设立永久会址,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化展示厅。

在环境保护方面,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和环境空间管控体系。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深入推进大气、水环境综合整治,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和环境空间管控体系。

《规划》践行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白鹅潭地区将坚持提高环境设施和能力建设,通过分区分类,实施城市环境精细化管理。对规划范围内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及饮用水管控区、水环境超载管控区、严重超载河道的区域,强化水生态、水环境和水景观保护,建立完善的雨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生活污水三级深度处理系统,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削减生活污染负荷,同时强化海绵型园林绿地相关技术与景观的融合,统筹考虑内涝防治,打造海绵城市。

土地连片整备的城市更新示范区

在城市开发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的大环境下,荔湾区将统筹推进储改结合,形成“更新为主、储备为辅”的连片整备供应机制,融合TOD发展理念,提升区域发展品质,超前整备,预留产业发展空间,充分释放城市更新潜力,紧抓广佛新城建设机遇,带动旧村改造协同发展。

以城市更新为抓手,统筹“旧村、旧厂、旧城、旧市场”制定连片整备计划,扭转由于自主改造所导致的“撒面粉”式产业空间布局,注入产业发展思路,超前整备,严格把控已批项目产业招商方向。

坚持产城融合,统筹旧村、旧厂改造的产业布局,加大产业金融、新兴数字经济、高端医疗健康和文旅创意等产业导入力度,引导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滨水岸线、文化资源周边以政府储备为主,融合TOD发展理念,以轨道线网为支撑,重点推动西塱、广钢新城车辆段等轨道周边连片更新整备,结合产业发展时序做好土地支撑,近期重点统筹推进新隆沙、塞坝口、聚龙湾、石围塘等片区的土地整备工作,作为引导产业集聚发展落地的抓手。

在土地供应方面,结合龙头企业、规模产业用地需求,按照“成熟一片、推出一片”的原则,纳入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优先保障民生、公共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用地。推行土地出让前置招商模式,以重点产业组团为支撑,引导地区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益。

白鹅潭拥有21平方公里更新资源(《广州市荔湾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集中于滨江一线和轨道站周边,区位备受头部企业青睐。并且,大部分为连片成规模、权属较单一的国有旧厂、旧市场,整备投入产出比与效率优于旧村与旧城镇。目前,已纳入三年实施计划的旧村面积共10平方公里,力争在2023年底前全面启动建设。

白鹅潭沿江总部经济带核心区地块规划效果图。

【南方+记者】郎慧

【通讯员】穗发宣

编辑 李志颖
校对 杨远云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