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贵州一名女孩在逛街时因为多看了一眼陌生人,竟发现走失10年的同村叔叔。
这样电视剧般的情节,同样在佛山上演!
4月22日上午,董先生来到佛山南海黄岐派出所,称其在送外卖的途中看到一名流浪汉在路边休息,靠近观察后发现对方疑似自己十年前离家出走的哥哥,但追问之下对方一直默不作声,希望民警能帮忙核实对方身份。
接报后,值班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只见一名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在路边徘徊,看到民警和董先生,流浪汉显得有些情绪不稳。
民警一边谨慎靠近,一边耐心与其交流,并细心地其披上衣服。
经过漫长的沟通,流浪汉最终平复情绪,并开始回应董先生。
或许是感受到了,董先生热切的期盼,也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流浪汉在言谈中,准确地说出了父母的名字,也证实了他就是董先生失散十年的哥哥。
随后,民警驱车带着董先生兄弟二人来到医院,为董先生哥哥作进一步检查。
医护人员为其修理头发
哥哥离家出走近十年,成为了董先生一家心中抹不了牵挂,如今这颗心头大石也终于放下,十年过去了,当初年轻的兄弟二人已经变了模样,但永远不变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看到董先生哥哥被妥善照顾,民警也落下心头大石,董先生表示等哥哥身体情况好转后,带他回云浮老家与家人团聚。
“回家”一个看似普通的字眼,但在有些人心里,却是一个期盼已久的愿望。
近日,一名离家二十余载的男子,在佛山三水警方的帮助下,也踏上了回家的路。
今年3月,三水区防疫医学观察隔离点,接收到一名从泰国回来的云南籍男子岩某(化名),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他却仍无家可归。原来,20多年前岩某到缅甸打工,却因证件丢失无法回国,只能辗转多地务工,最终在泰国落脚,岩某的家人以为他早已去世,注销了他的户口。
今年,岩某在驻泰国领事馆帮助下回到祖国,入境后被送到三水区隔离观察点进行隔离观察,可没有身份证的岩某属于“黑人黑户”,连回家的车票都买不到。三水西南派出所民警得知情况后,为岩某开具身份证明、买好车票,帮助他回到千里之外的家乡。
4月2日19时,民警将岩某送到车站,目送他坐上回家的客车。临别时,岩某难掩感激之情,连连向民警表示感谢,他20多年的漂泊生活,也终于画上了句号。
回家的路虽然艰难,希望民警的帮助,可以给他带来一丝温暖。
时隔26年
恩平警方帮助一名女子“起死回生”
1995年,来自湖北的阿云南下广州,邂逅了恩平男子阿能成为了一名恩平“媳妇”。4年多以后,不幸失去爱人的阿云带着孩子离开广州回到恩平生活,却没想到就此与父母、兄弟姐妹失去了联系。
阿云的兄弟姐妹曾经到公安机关报案,但20多年前的通信不像今天这样发达,找寻多时仍然一无所获。
其后,“失踪”多时的阿云被注销了户口,法律上被定义为死亡,家人甚至建坟立碑,每年祭奠。即便如此,阿云母亲心中
仍然时刻惦记着这个杳无音讯的女儿。
阿云带着孩子回到恩平,居住在恩城街道小岛社区厂前村,由于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她和年幼的孩子住在阿能破旧的祖屋里,也未能得到阿能亲人的帮助,生活举步维艰。
阿云没有身份资料,相当于“黑户”,生活的重担落在她一个人的身上。为母则刚,阿云在建筑工地上干过重活,做过餐厅的服务员,她用自己的双臂为孩子撑起一片天地。
孩子逐渐长大,入学、生活上遇到的问题都得到了小岛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社区帮助孩子入学读书,还帮母子二人办了低保,儿子初中毕业后就到工厂上班。
直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期间,恩城小岛社区工作人员上门采集信息,阿云的问题引起了关注。小岛社区与阿云深入沟通,让其提供具体的户籍信息,并将阿云提供的亲人名字等信息交给公安部门核查。在公安部门的努力下,终于联系上了阿云的家人。得知此事,阿云已经88岁高龄的老母亲激动万分,日夜牵挂的女儿要回来了。
4月18日,55岁的阿云终于在恩平市公安部门、恩城街道小岛社区的帮助下,成功与家乡的亲人取得了联系,阔别26年的兄弟姐妹在恩平团聚,漂泊无依的阿云回到至亲的怀抱。相见的这一幕,让人感动落泪。
4月19日,在恩平市公安机关的积极协调下,阿云的兄弟姐妹和社区工作人员,都来到户政窗口现场做旁证笔录,最终确认阿云的身份。
为尽快帮助阿云领取身份证,公安部门还迅速开通绿色通道,很快,阿云便入了恩平户口,领到了临时身份证,阿云终于告别了“黑户”,甚至“被死亡”的日子。
为感谢、点赞公安部门,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热心态度和办事效率,阿云的兄弟姐妹还制作了锦旗,送到恩平市公安局和小岛社区表达谢意。
愿所有的久别,都能等来重逢!
厅哥在此提醒,如发现亲人走失,请及时拨打110报警求助。
来源 | 南海公安、三水公安、江门公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