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国际车展,或许该改名为上海国际智能电动汽车展。
站在国家会展中心“四叶草”中庭,环顾四周展馆悬挂的巨幅广告,上汽智己、捷尼赛思纯电G80、奥迪e-tron、奔驰EQS、起亚EV6、上海大众ID.6X,车企把最值钱的广告位,全部留给了智能电车。
走入3H展馆,一侧的别克展台门庭冷落,对面的智己展台却人头攒动。
车企多为旗下电动汽车创建了新品牌新车系——比如梅赛德斯拥有EQ部门,大众拥有ID品牌,宝马使用简单的i,现代为电车新建了艾尼氪车系,丰田将纯电专属车型命名为bZ……
为了推介这些全新子品牌子系列,各大车企纷纷把自己的智能电动新车,放上了展台C位,看着此情此景,你只能进一步确信,智能电动汽车大势已成,就看谁能从这条全新赛道上杀出一个未来。
上海车展,几乎所有车企都宣称,他们的新车是基于智能电动汽车专属架构打造,可事实上,几乎所有架构都还处于研发初级阶段,远未进化完成。
那么,到底哪些新车和架构的含金量最高?让我们一睹为快。
比亚迪e平台3.0
上海车展,比亚迪展示了新款紧凑型电动汽车EA1和高端SUV概念车X Dream,两款车均在沃尔夫冈·艾格的指导下完成设计。
但是,比亚迪展台最亮眼的明星,并不是这两款新车,而是在上海车展正式发布的e平台3.0,这是一个真正的智能电动汽车专属平台。
一直以来,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都要兼顾EV版本和DM版本,就连汉EV都无法采用纯电平台。
虽然,比亚迪BNA平台可以同时兼容燃油车、混动车和纯电动车,比起“油改电”车型优势明显,但比起智能纯电平台依旧存在不足,也无法将空间利用到极致。
好在e平台3.0终于来了,用比亚迪的话说,它兼具了智能、高效、安全及美学四大优势。
智能方面,e平台3.0使用了比亚迪自主研发的车辆操作系统,可扩展、可升级,并向开发人员全面开放,提升了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的进化潜力,并将新功能的迭代速度,从两个月缩短到两周,这意味着e平台3.0车型的OTA频率更快。
高效方面,比亚迪为电驱动系统新开发了许多更小、更轻、更坚固、更高效的关键模块。
例如8合1电驱动模块,集成化、标准化了核心零部件,还采用SiC(碳化硅)材料,电控功率密度提升了30%,比亚迪称,基于该平台的电动汽车,百公里加速只要2.9秒,百公里能耗却降低了10%,NEDC续航里程接近1000公里。
e平台3.0标配了热泵技术,冬季续航里程延长10%。
e平台3.0还采用了800V电气架构,5分钟即可补充150公里续航里程。
安全方面,e平台3.0将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作为结构件直接融入车身结构设计,车身扭转刚度加倍。
美学方面,e平台3.0获得了更短的前悬、更宽的轴距、更低的重心和更多的空间,风阻系数可以降到0.21。
比亚迪称e平台3.0首批车型将“在不久的将来”推出,还会提供给第三方客户,比如丰田、滴滴甚至奔驰。
极氪001
极氪001也在上海车展期间亮相。
极氪001为中大型车,轴距超过3米,车身尺寸与保时捷帕拉梅拉相当。双电机版零百加速都是3.8秒,单电机版搭载100度电池包,NEDC续航712公里。
极氪001自动驾驶辅助套件搭载Mobileye第五代ADAS视觉处理器EyeQ5,还是双芯片,比福特Mustang Mach-E的EyeQ4领先一个世代,算力提升20倍,搭配全车15个高清摄像头、1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厘米级高清地图,可实现高速自主领航,2022年将通过OTA推出城市自主领航,价格按照选配补贴后为26.6万-34.5万元。
从极氪001的硬核配置来看,SEA浩瀚架构潜力可期。
SEA浩瀚架构是吉利历时3年耗资180亿人民币打造而成,这一模块化架构可以兼容轴距1900-3300mm的纯电车型开发,包括从A级到E级,轿车、SUV等全部车型,电机驱动最大输出功率600kW,可搭载800V高压系统,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120公里的效果。
SEA浩瀚架构融合了硬件、系统和软件生态,正是奔着“软件定义汽车”去的。此外,吉利还宣称,在2025年之前浩瀚平台可以实现开放道路上的完全自动驾驶能力。
如果市场反馈符合预期,SEA浩瀚架构很可能将成为吉利通过电气化占领市场的一大杀手锏。
凯迪拉克Lyriq
上海车展,凯迪拉克首次展示了其首款纯电动汽车Lyriq的量产版本。
凯迪拉克LYRIQ基于通用Ultium平台打造,定位为中型纯电动SUV,标志着凯迪拉克将从内燃机全面转向纯电动汽车。
外观方面,LYRIQ前脸采用黑晶光曜格栅,搭配分体式头灯、可发光品牌LOGO及多条放射状LED灯带,科幻感非常强。
内饰方面,LYRIQ采用了33英寸巨大弧面OLED屏幕,集成了导航、娱乐系统、灯光控制、HUD抬头显示设定以及通用最新研发的“Super Cruise”驾驶辅助系统等功能。
LYRIQ还拥有独创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可减少大量线缆,Ultium平台也可以通过整车OTA迭代升级,100千瓦时的电池组EPA续航预计超过将超过300英里(483公里)。
Ultium平台最大的特点是围绕Ultium电池组的超高扩展性。
在大众MEB平台上,电池限制了地板高度,地板高度又限制了车型组合,因此通用采用了新的电池软包设计,软包电池可以通过不同数量的组合实现更大的模组,模组不仅可以横向排列,还可以竖直排列。
比如,通用可以在一个底盘托板上放12组电池包,甚至可以叠加两层,通过24个电池模组的组合,实现超长续航和800V电压输出,带来非常强劲的性能,悍马EV就是这么干的。
依靠Ultium电池组,Ultium模块化架构实现了更高效率的组合,可以更快打造更多车型,可扩展范围甚至比大众的MEB架构还要广泛,轿车、SUV、跨界车、商用车甚至卡车都能在这个平台上生产。
此外,Ultium电池采用了NMCA镍锰钴铝的新配方,对钴的需求降低了70%,大幅降低了电池成本。
凯迪拉克Lyriq预计将于2022年上半年开始量产,同步引入国产,在美国起价为59990美元(约合38.9万元),低于奥迪e-tron 65900美元的起价。
野马Mustang Mach-E
福特汽车在电动化方向上也表现出了诚意。
上海车展,福特首款基于纯电专属平台GE1诞生的首款车型——Mustang Mach-E国产版本亮相,支持车机系统OTA升级,以及FOTA固件升级,后期可以不断改善车辆性能。
Mach-E的轴距为2984mm,比特斯拉Model Y更长,它具备198kW的功率和430牛米的扭矩,以及370km的续航里程,起价26.5万元。
虽然性能数据不及奔驰、奥迪的新平台亮眼,但GE1的优势在于电动车型落地速度快,Mustang Mach-E已经在美国从特斯拉手里抢走了大量订单。
长安福特Mustang Mach-E的智能座舱SoC选择了高通骁龙820A车机芯片,车内配备了15.5英寸的中控的大屏,搭载福特全球首款可视化语音助手VPA,并为中国市场定制了SYNC+智行娱乐信息系统,整车支持ADAS(高级驾驶辅助),理论上可以达到L3级别的自动辅助驾驶水平。
福特GE1平台是由福特C2平台深度改造而来,目前福克斯、锐际均出自C2平台。
为了迈向电动化,福特曾宣布到2025年将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上投资290亿美元,并将于2022年开始生产电动版本的F-150。
丰田bZ 4X
全方位电动化技术,是上海车展丰田展台最核心的主题。
4月19日,丰田在车展正式发布丰田bZ 4X概念车,量产版将在中国和日本生产,计划明年正式发售,这也是丰田全新纯电专属bZ系列的第一款车型。
bZ 4X概念车基于丰田e-TNGA架构打造,定位为中型SUV,由丰田与斯巴鲁共同开发,目前暂未公布电池、续航、动力等详细信息。
老实说,作为丰田首款专属纯电动汽车,bZ 4X概念车并未带来太大惊喜。
外观尺寸接近丰田RAV4,但车身更低、轴距更长、造型更锐利。
内饰方面,最大亮点是采用了异形方向盘和线控转向系统,通过电子信号操控车轮转角,可以大幅减少方向盘转动幅度,双手无需交替打轮。
别的设计就非常平淡上方的大bZ 4X内饰型触摸屏,几乎就是从亚洲龙、RAV4等车型上复制过来。
汽车智能座舱发展到今天,曲面屏、多联屏早已大行其道,bZ 4X的设计已完全落后于时代,也让人很难对bZ 4X的智能网联化水平产生过多期待。
一直以来,丰田都宣称e-TNGA是纯电专属架构,但说白了,这毕竟不是一个从0开始设计的架构。
丰田在上海车展宣布,计划到2025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出7款全新EV产品,同时也坦言e-TNGA虽能实现跨级别跨品类的研发制造,但要实现多样化选择,仅凭丰田自身的力量,会面临很多困难,所以,丰田会选择与志趣相投、在各自领域有独特优势的伙伴联合开发。
在中国,bZ 4X量产车型预计将采用丰田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的电池。
此外,丰田还透露,bZ系列与比亚迪联合开发的中国专属车型,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
不出意外,比亚迪丰田的首款bZ新车也将基于比亚迪e平台3.0打造。
文 | 黄天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