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日记⑨|我们在非洲抗“疟”

医聊所
+ 订阅

我的援非日记

援非日记

每年的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疟疾是一种传染病,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全球估计有2.29亿疟疾病例,死亡人数估计为40.9万人。非洲区域占疟疾病例和死亡数的94%。

在非洲抗“疟”

赤道几内亚是非洲的一个小国,西临大西洋,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只有“夏天”,全年气温都是25—30摄氏度。雨水量丰富,植被茂盛,全国森林覆盖面积达80%,环境优美。

赤道几内亚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

赤道几内亚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

但这也成了蚊虫繁殖的温床,蚊虫很多,而疟疾就是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疾病。这里疟疾的发病率很高,人患疟疾后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死亡率很高。

我们刚到赤道几内亚不到一个月,这里就有一位华人因坐船出海捕鱼时患疟疾,由于在海上未得到及时救治,5天后回到陆地住院,虽经积极抢救治疗,但因错过最佳救治时机,不幸死亡。

在这里,疟疾发病率很高。

而静脉注射“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最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随着青蒿素的出现,数百万人的生命得以拯救,非洲疟疾致死率下降66%,5岁以下儿童患疟疾死亡率下降71%。

但是疟疾仍有较高的死亡率。

医疗队在驻地杀灭的大量蚊虫。 张振山 摄

医疗队在驻地杀灭的大量蚊虫。 张振山 摄

因此,来赤道几内亚已3个月,我们每天除了去医院上班为当地人民提供医疗援助之外,下班后在驻地也为当地华人提供免费的诊疗服务。

“疟疾”俗称“打摆子”,在这里很多华人由于对疟疾的恐惧,只要一发热,即使“疟原虫快速试剂检测”为阴性,都会去诊所常规行“打摆子”治疗。很多时候可能是普通感冒或伤寒或是新冠肺炎等其他疾病导致的发热。

为华人提供疟疾救治服务

患者一旦发热,首先考虑的不是伤寒,而是疟疾。判断是否患有疟疾,患者一般通过“疟原虫快速试剂检测”和“血涂片镜下找疟原虫(金标准)”确诊。

通过疟原虫快速试剂检测和血涂片镜,确诊为疟疾。张杰良 摄

通过疟原虫快速试剂检测和血涂片镜,确诊为疟疾。张杰良 摄

目前,非洲新冠疫情仍非常严峻,中国医疗队已接诊多例因伤寒、新冠肺炎导致的发热,却当疟疾治疗,导致延误病情的华人患者。

因疟疾有“反复出现高热”的特点,可在再次出现发热时复测“疟原虫快速试剂检测”或到更好医疗机构及中国医疗队就诊进一步明确,并需鉴别是否伤寒、新冠肺炎等其他疾病导致的发热,以免误诊及延误病情。

我们医疗队曾诊治一例较典型的疟疾病例,45岁男性患者因“高热、腰部酸痛、乏力半天”来驻地就诊,体温39.2摄氏度,急查疟原虫快速试剂检测和血涂片镜下找疟原虫均为阳性。

患者每日体温变化图。

患者每日体温变化图。

倘若,这样的病例发生在国内,我们为患者打留置针、配药、注射药物,这些操作一般由护士完成。而现实情况是,在驻地,没有护士,只能依靠医生相互配合操作完成。

梁森全医生在为患者打留置针及静脉注射青蒿素。

由于这里新冠肺炎疫情很严重,在治疗疟疾的同时我们还需做好预防新冠肺炎的二级或三级防护。经治疗后患者体温第4天降至正常,症状基本缓解,第5—7天改为口服复方制剂。经随访一个月患者未复发疟疾感染。

鉴于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特别提醒在非洲的中国同胞,既要做好新冠肺炎防疫措施,也不能忽视防治疟疾的相关工作,出现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或到中国医疗队驻地就诊,接受正规的检查及治疗。

世界防治疟疾日。

世界防治疟疾日。

【作者】中国第31批援赤几医疗队 吕智贵 梁森全 张杰良

【整理】南方日报记者 曾艳春

【栏目图】李姗恒

编辑 朱晓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